以创新之“心”育创新之“星”
——访长郡中学科技创新竞赛教练彭世文
2021-12-16秦银银方郁芝
◆本刊记者 秦银银 方郁芝
图1 彭世文参加第115届巴黎国际发明展
中秋节前夕,在百年名校长郡中学,记者见到了综合实践教师兼科技创新竞赛教练彭世文。
从参加工作之初担任偏远农村中学的基层物理教师,到如今享誉三湘乃至全国的创新教育名师,彭世文完成了职业生涯的转变,不仅自己在创新教育领域获奖无数,还为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输送了大批优秀学子。
如果说当时改行是彭世文的一腔热情,那么近20年的学习、实践与沉淀就是他的一种情怀,一种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情怀。
改变,难在跳出舒适圈
1988年,刚毕业的彭世文被分配到湖南省醴陵市枧头洲中学任教初三物理。在这所农村中学,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他从实验入手,利用有限的资源带领学生一起动手做实验,渐渐地,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学习主动性都提高了不少。不仅如此,“来找我修电视机、电风扇的村民越来越多。他们认为我这个物理老师的动手能力强,便不去修理店,专门找我修。”当时的彭世文有些哭笑不得,但对求助的村民来者不拒。
图2 彭世文带领学生参加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担任初三物理教师期间,彭世文将成为学者型教师作为自己的目标,在教学中坚持兴趣引导、激发学生潜能、因势利导的教育教学方法,他执教的第三届学生在醴陵市中考中获得了物理平均分第二名的成绩。之后,他又参与了市级课题《初中物理三段五环教学模式研究》的主要研究工作。在理论的指导下,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有了质的提升,多次为县、市的物理老师上示范课,广受师生好评。
2000年,中南大学教授肖云龙一堂主题为“让创新的智慧闪光”的讲座改变了彭世文的教学生涯。“这堂课让正在思考如何突破应试教育的我醍醐灌顶,好像一下子坚定了我从事教育的方向和意义。”就这样,他果断放弃轻车熟路的物理教学,立志投身创新教育。
工作,贵在数年如一日
2001年,彭世文调入醴陵市第二中学,改教劳动技术。在教学中,他根据当地农村实际和学生需要,自编了多套校本教材,还以研究性学习课程为阵地,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黄彦均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他在目睹一起血淋淋的交通事故后,希望发明一种让司机一眼就能看到并及时减速行驶的限速标志。在彭世文的鼓励和指导下,他利用自己美术生的绘画优势,设计了《立体式公路限速标志》,获得第十八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彭世文在醴陵市第二中学的6年间,学校的创新教育声名鹊起。2007年,通过人才引进,他被长郡中学这所久负盛名的三湘名校招揽旗下。
来到长郡中学,氛围变了,但培养学生的目标没有变。还没来得及适应新环境,彭世文便一头扎进工作中。报到不到10天的他接到了任务——15天后带领学生参加长沙市第二届“奇思妙想闯七关”竞赛活动。“该项竞赛中,设计的7个环节既要有一定科学原理,又要在比赛现场全部被完整呈现,过程还要完整衔接。难度太大了,而且我从来没做过。”于是,他来到长沙市第九中学“取经”,回来就组织学生成立了一个4人团队,买材料,设计实验,调整思路,每天都忙碌到深夜。
“白天学生去上课,我就在办公室里敲敲打打,当时我还不知道,楼下就是校长办公室。”提及当时的经历,彭世文有些不好意思。在比赛现场,凭借创意十足、科技含量高的设计,以及学生们的稳定发挥,长郡中学一举夺魁。
首战告捷后,一战成名的彭世文更加忙碌:成立学校科技创新社,创办校级科技创新类刊物《创新乐园》,组织策划校园科技节,承担《研究性学习》和《通用技术》两门课程一周19节课的教学任务,为每个参赛学生写推荐信……
《长郡中学科技创新教育五年发展规划》是彭世文刚进学校时根据学校目标和实际情况制订的,他还提出了“普及+提高”的科技创新教育方案,形成了“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激励学生成功”的教学模式。
受惠于这些措施,长郡中学捷报频传。迄今为止,彭世文指导学生完成科技研究项目近 1000 件,共有52人获得全国一、二、三等奖,指导学生取得 10 余项实用新型专利,26人被保送或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双一流大学。其中,学生许令玮在第 63 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中获二等奖,并因此出席了2012 年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因为在创新教育领域成就斐然,长郡中学先后被评为长沙市首批创新型单位、长沙市知识产权试点和示范学校、湖南省科技创新教育优秀基地、全国科技教育创新十佳学校。
教育,胜在登高又望远
2012年,全国科技教育创新十佳学校评选委员会的评委收到彭世文递交的参评材料后,来到长郡中学进行实地考察,离开学校前,他们对彭世文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你所说的,比你递交的材料更丰富;你所做的,比你说的更实在。”
“朴实,沉毅”,这是长郡中学的校训,将这两个词用在彭世文的身上,也很贴切。“可能有很多人对长郡中学有所误解,认为这里的学生只是文化成绩好。”彭世文向记者介绍了自己来这里的初心,“事实上,学校一直践行高考与素质教育‘双轮驱动’。”在彭世文看来,长郡中学的学生知识基础相对更扎实,他对这里的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创新精神,更要有科学家精神,能站在太空思考能为地球做些什么。
润物细无声。每年高一的第一堂研究性学习课堂上,学生们听到的一定会是彭世文讲述的“为什么要开这门课程”。为了渗透科技创新活动的深远意义,他不仅订阅了大量的科技创新类期刊,还搜集了热门社会事件、科技事件,并将其结合,讲述给学生听;为了给学生解析案例,彭世文深入研究了近十年来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获奖作品,并将其汇成《关于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数据分析报告》,将其应用到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慢慢地,一大批具有科学家精神的长郡学子出现了。
图3 彭世文参加本刊举办的“科技创新进校园”走进吉首科普公益活动
2017年,学生李其升在幼儿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教室里热闹非常,同学们正在叽叽喳喳讲着什么,但突然变得鸦雀无声。彭世文鼓励他去查资料,开展探究。李其升得到幼儿园的同意后查看了监控,又开展数学建模,最后形成论文《“天使飞过”现象的数学分析与实验》。“他能从很偶然的现象中抓住细节,发现课题,最后进行研究,撰写论文。这就是科学家精神的体现。”彭世文毫不掩饰对学生的偏爱,“上大学后,李其升在学校一直开展科学研究,还承担了一些项目。”
年过半百,彭世文依旧奋战在创新教育一线,也经常在“长郡科技创新实验室”QQ群里与学生们交流。“学生中有能从事科研工作的或者能成为科学家,我觉得我就很成功了。”如今,大病一场后的他不仅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还积极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与学校青年教师结为师徒,培养创新教育骨干,还作为长沙市送教下乡志愿者,坚持为学生做科普讲座、为科技老师开展培训。
“我还有一个梦想,希望能有一颗以学生名字命名的小行星。”彭世文告诉记者,“这就需要学生在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中有好的表现。我的学生会继续努力,我也会。”
名师档案:
图4 2019年,彭世文在长沙市青少年科技竞赛培训活动上作专题讲座
彭世文,正高级教师,长郡中学综合实践教师兼科技创新竞赛教练,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专家。先后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师、株洲市劳动模范、湖南省十佳优秀科技教师、全国创新教育优秀教师、全国创新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创新教育教学科研先进个人等。
课题《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系统构建与实施的研究》获湖南省基础教育成果奖一等奖,论文《积极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培养农村学生终身学习能力》获全国科技辅导员论文评选活动一等奖,在《实验教学与仪器》《教育创新研究》《湖南教育》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参与《科技活动》《科技创新项目实施指导》等教材、图书的主要编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