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的5G流量迁移方案研究与探讨

2021-12-16贾玉玮王云云程新洲曹丽娟中国联通研究院北京100048

邮电设计技术 2021年11期
关键词:套餐终端流量

贾玉玮,晁 昆,关 键,王云云,赫 欣,程新洲,曹丽娟(中国联通研究院,北京 100048)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5G 网络取得很大进展,目前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5G 网络。截至2021 年8 月底,我国5G 基站规模已过百万,占全球总量的70%以上,已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95%以上的县区及35%的乡镇;5G 终端连接数突破4 亿,是全球最大的用户群体,占比超过80%,遥遥领先日美韩等发达国家。

5G 网络的发展和5G 终端的普及使5G 业务流量快速提升,截至2021 年8 月底,在深圳、杭州、北京等重点城市,5G 流量占比已超过20%。然而从全国范围来看,4G 网络高负荷、5G 网络资源利用率不足的问题依然严峻。因此,运营商通过提升5G 终端的登网率,引导用户从4G 流量向5G 网络迁移,不仅能够降低4G网络负荷、发挥5G 网络价值,还可以有效提升用户感知体验。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5G流量迁移方案。该方案通过对运营商运营支撑系统(OSS)和业务支撑系统(BSS)域数据联合分析,定义了多个影响因子来识别5G 流量迁移高潜用户;之后,采用熵值法对各因子进行赋权,计算各用户的高潜指数,并按照定义的优先级划分5G网络流量迁移方案的目标用户;最后,针对高优先级用户,从终端、网络、业务、服务协同匹配的角度,输出牵引策略,为网络线各部门网络规划、建设、维护、优化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为市场线各部门用户引导、终端营销、套餐签转等策略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1 数据源介绍

运营商数据主要包括OSS 域数据和BSS 域数据。OSS域数据在多制式、多网元、多接口的复杂网络中流转,真实刻画了网络运行状况、用户行为偏好、业务感知体验、终端在网表现等。BSS 域数据则对用户的身份属性、消费行为、套餐使用情况有着详细记录。本方案联合分析OSS 和BSS 域数据,充分挖掘数据深度价值信息,推动运营商网络质量提升和运营服务提升。本方案涉及到的OSS 域和BSS 域数据源如表1 所示。

表1 数据源列表

2 方案描述

本方案首先对用户的网络流量分布、终端使用情况、业务类型偏好、套餐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判别,确定高潜用户影响因子;之后计算用户高潜指数并划分优先级,具体包括正负向影响因子归一化、指标熵值计算、指标权重计算等步骤;最后,从终端、网络、业务、服务协同匹配的角度分别提出站点规划补盲、区域专项优化等网络牵引策略以及终端营销、用户辅导、套餐签转等市场牵引策略。下文将对上述步骤进行详细描述。

2.1 高潜用户影响因子识别

通过定义多项指标,从网络流量分布、终端使用情况、业务类型偏好、套餐使用情况等维度进行判别,对用户的5G 登网及5G 网络驻留倾向进行全面分析。高潜因子如表2所示。

表2 高潜因子列表

2.2 高潜用户优先级计算

本文选取了熵值法对上述高潜用户影响因子进行权重计算。熵值法是一种根据指标反映信息可靠程度来确定权重的方法,避免了层次分析法由于主观判断带来的计算误差。

首先构造数据矩阵用于表征全部用户的各项指标信息,标记为A。

式中:

n——用户数量

m——指标数量

Xij——第i个用户的第j个指标的量化数值

然后对正负指标分别进行归一化。5G 流量驻留比属于负向指标,即指标越低,高潜用户指数越高。因为指标越低,说明当前用户的5G 网络流量占比较低,更需要被策略牵引向5G网络引流。负向指标Xij归一化后记为,归一化方法如下。

消费行为、流量使用情况、终端受限流量占比、流媒体业务流量、游戏业务频次、套餐饱和度、终端机龄属于正向指标,即指标越高,高潜用户指数越高。因为指标越高,说明当前用户对5G 网络的需求越强烈,越容易成为5G 流量迁移的目标群体。正向指标Xij归一化后记为,归一化方法如下。

然后计算第j指标下,第i个用户占该指标的权重Pij和第j项指标的熵值ej,计算方式如下。

式(5)中k=1/lnn。最后计算得到第j项指标的权重wj以及第i个用户的高潜指数Si。

本方案通过对高潜用户指数Si排序,定义5G 流量迁移高、中、低优先级目标群体,分阶段进行策略牵引。

2.3 网络策略输出

本方案网络策略输出的步骤如下。

a)对高优先级用户的常驻区域进行识别并标签化。对于流量常驻区域,汇总统计时间段内,发生在目标区域的业务量占比,对占比超过一定门限的区域打标签。对于时间常驻区域,汇总统计时间段内,有用户业务记录发生的时段数(例如13、14 点均有信令记录发生,则该值标记为2),对占比超过一定门限的区域打标签。

b)分析打标签常驻区域的5G 网络覆盖情况。判断一定距离内是否存在5G 基站,如果存在则判定为5G 覆盖良好,反之则判定为5G 弱覆盖。对于5G 弱覆盖区域,应通过网络精准规划,建设站点,提高5G网络基础覆盖水平。对于5G 覆盖良好区域,结合投诉数据,进一步分析用户端到端业务感知情况,对于投诉量大或业务感知差区域,交由一线网络优化人员进行问题排除,制定专项网络优化策略,推动网络质量持续提升。

2.4 市场策略输出

本方案市场策略输出的步骤如下。

终端是用户与网络交互的入口,终端是否具备5G能力直接关系到用户能否使用5G网络。因此,首先对高优先级用户的终端能力进行判别,结合以旧换新、终端补贴、合约机、金融分期等手段,进行5G 终端营销。对于手持5G终端的用户,识别其5G开关情况,通过下发短信、客服致电、公众号宣传、手机营业厅信息推送、营业厅业务员现场指导等方式进行用户行为辅导,协助用户打开终端5G开关。之后进一步引导用户打开独立组网开关(Standalone,SA),同时积极推动终端厂商推送5G SA默认打开的手机系统版本。

之后,在确保用户具备5G 登网条件后,还要采取相应策略引导用户使用5G网络。具体地,运营商可以通过公众号、手机营业厅、地推等渠道引导用户5G 套餐签转,提高用户黏性。同时,还可以通过业务推荐及权益增值方案,培养用户使用习惯,提高用户5G 驻网率及驻网时长。

3 结束语

在移动互联网巨大需求的推动下,我国通信网络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各运营商竞争非常激烈,而让用户获得良好的业务感知是竞争中胜出的关键。在当前3G/4G/5G网络共存的背景下,引导用户更多地驻留在5G 网络,将业务流量向5G 迁移,一方面可以大幅度提升客户感知,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5G 网络利用率,降低3G/4G 网络的负荷。本文通过对运营商OSS和BSS 域数据的联合分析,定义了多个影响因子并设定判别准则,识别出5G网络流量迁移的高潜用户群体并对其进行优先级划分。之后,针对高优先级用户,从终端、网络、业务、服务协同匹配的角度,输出牵引策略,为网络线各部门规划、建设、维护、优化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为市场线各部门用户引导、终端营销、套餐签转等策略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猜你喜欢

套餐终端流量
直播助农冲流量 勿忘质量
从电话到自媒体终端——信息的力量
复杂线束在双BCI耦合下的终端响应机理
张晓明:流量决定胜负!三大流量高地裂变无限可能!
《加什么不要钱》
寻找书业新流量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三大运营商下架多款4G套餐
过去的一年开启了“流量”明星的凛冬时代?
“吃人不吐骨头”的终端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