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城市软更新

2021-12-16周武忠李佳芯

中国名城 2021年12期
关键词:城市更新社区空间

周武忠,马 程,李佳芯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中心 上海 200240)

引言

近几年,我国的城市建设已逐渐由粗放型“大开大阖”的增量建设转为精细型“追求品质”的存量建设[1],城市增长方式出现重要的转变,如上海提出建设用地“零增长、不增长”的要求,深圳提出了存量用地规划理念等。追求品质的存量建设,不仅仅是对物质空间的硬性拆建,还包含了更多的人文要求。与此同时,城市建设也面临着国家政策与时代风向转变的要求。在文化领域,从世界范围的历史维度来看,目前人类社会正处于一个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的大变革、大发展时代[2]。自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开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阐述“国家文化软实力”[3]这一内容,并提出建设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华文化软实力。城市空间作为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是软实力的核心所在,在更新中,更应考虑文化脉络软性要素的传承与发展,彰显城市地格。在生态环境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意见》中提出的建设美丽乡村、推进绿色城镇化、发展绿色产业等,均离不开城市中绿色生态软性要素的恢复与修复。“显山露水”是城市软更新的显性特征,更多关注自然软要素对于市民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保障人民获取山水资源的权利,优化“市民-公园-城市”三者关系。在社会关系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曾提出“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要始终高度重视城市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增强社会的凝聚力。提升社会凝聚力,离不开增强城镇中的人地依恋关系,离不开城市更新建设中对人文要素、社会精神,人的情感与依托等软性要素的关注。如何通过软更新提高社会公平性,将城市更新中提高普通居民生活环境质量落到实处,是“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核心,弘扬城市精神品格的重要措施。

早在1 9 3 3 年,《雅典宪章》就将城市功能归纳为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类,而其中的游憩(recreation)功能显然在今天的中国城市中普遍重视度不够。不少城市当下似乎无法做到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城市中空地面积较少、加之过去一段时间的盲目扩张使得市郊许多可用作周末的游憩地点遭到毁坏。因此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要注意“留白”,同时城市附近的河流、海滩、森林、湖泊等自然风景幽美之区,应尽量为广大群众假日游憩之用。事实上,从人民的角度更新城市的同时,也是城市在塑造人民的精神文明家园,深化市民修身行动,厚植责任意识、契约精神、科学观念、人文素养,倡导重信守约、专业精细、认真务实、理性自律,把城市精神品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好展现市民充满家国情怀、引领风气之先、更加开放包容的形象。凡此种种,都需要我们从目前偏重硬更新的基础上来系统地谋划城市的全面更新。

1 城市软更新的定义和内涵

1.1 城市“软更新”的概念追溯

1989 年,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在《注定领导:变化中的美国力量的本质》书中首次明确提出“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软实力”的概念由此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20 世纪 90 年代,“软实力”概念开始引入国内,引起国内的学者关注[4]。2007年,有学者指出软实力的“力”与物理学物质客观上的“力”不同,不是用来化自然、客观的力,是用来化人类自身的力,而这种力被称为软实力[5]。“软实力”与“硬实力”是一组相对词,硬实力是泛指一切有形的、可量化的,表现为物质、资源、强制的力;软实力就是指一切无形的、难以量化的,表现为智慧、情感、精神的力,包括凝聚力、吸引力、同化力等,它应该是指涵盖人类社会除客观物质硬实力以外的,所有无形的、难以量化的,表现为智慧、情感、精神的力,如文化吸引力、道德感染力、形象塑造力等[6]。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构成是文化软实力,也是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体现出来的凝聚力、吸引力、影响力[7]。软实力是区别于人类社会物质空间要素的一种重要的精神、情感上的吸引力、凝聚力、认同力、向心力。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对形成地方文化认同、加强社会凝聚力、提高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而作为国家软实力重要物质空间载体的城市空间,如何实现城市的软更新,并疗愈城市病,则需要进一步探索。

参照“硬实力与软实力”,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的城市更新,偏属于“硬更新”,多是政府引导的自上而下的,遵循 “规模求大、推进求快、利益求高、配置求全”的思路和方法的,多关注于城市物质空间更新的,公共参与次数较少且阻力和难度较大的更新方式。这种在城市物质空间更新、经济价值追求引领下的城市空间建设,往往忽视了人的高级需求,城市空间不仅应当满足衣食住行的基本生理需求,并以经济为标尺来量化判定哪些人享有更舒适、更高级的城市空间,还应当差异化地满足各类人群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因此,城市软更新势在必行。

软更新中的“软”是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基础设施等硬实力而言的,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因素。“软”更新中的“软”既包括地方文化、地方情感、社会服务系统营造的观念,又包含自然、环境等不以直接经济价值为目标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理念。从城市更新第四阶段开始以来的,诸如“有机更新”“微更新”“公园城市”“城市双修”“生态修复”“都市农业”“绿色城市”“城市荒野化”等理念,均属于城市软更新。因而,城市软更新有别于对城市物质空间自上而下的、硬性的大拆大建,而是人性化、自下而上地把城市空间视作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一个由人和其他生物共同介入所构成的完整的生态系统,逐步代谢和调整恢复的更新方式。软更新更关注于社会凝聚力、地方认同感、文化自信心的软性要素,从而促使城市空间达到自然生态、文化生态和社会生态的动态平衡。城市空间软更新的目标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在城市空间中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从而疗愈已有的城市病。

1.2 城市更新内涵的变迁

学者阳建强曾指出自1949—2019年,我国城市更新主要经历4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7年),在财政匮乏的背景下,以改善城市最基本的卫生环境、安全和生活条件为主要内容,旧城改造的重点是解决城市职工的基本住房和生活设施的问题,实行填空补实。第二阶段(1978—1989年),在《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城市规划条例》《城市规划法》等文件颁布的背景下,以解决城市住房紧张和改善基础设施为主要内容,提出城市旧区更新改建应当遵循“加强维护、合理利用、调整布局、逐步改善”的原则,并逐步改善居住和交通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综合功能。第三阶段(1990—2011年),市场经济推动的土地有偿使用和住房商品化改革的背景下,涌现了一些城市更新涉及的深层社会问题,如:居住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超负荷、环境污染与生活不便等严重问题,如何在城市更新中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平衡是这一阶段值得探讨的。第四阶段(2012年至今),我国的城镇化已经从高速转为中高速增长,进入以人为本、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工作重点和高质量发展城市的新阶段。城市更新需要更关注城市内涵发展、城市品质提升等重大问题[8]。城市规划转向从“增量”到“存量”乃至“减量”的空间规划,并注重以内涵提升为核心[9]。现阶段涌现了大量的城市更新的研究理论和实践活动,通过城市更新来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和激发社区基层行动,注重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综合效益,如倡导城市有机更新和微更新[10]。张悦提出了“开间更新”“违建置换”等城市微更新模式。顾大治提出从法规、社会、社区、人才力量和实体平台搭建五个方面提出保障社区微更新的运作机制[12]。王竹提出了基于“城市针灸”并结合“城市修补”等相关理论,来解决城市更新中城中村问题新的思路[13]。张超越试图从公园城市建设的视角来探索城市有机更新的体系[14]。张晓东尝试运用“城市双修”理论构建老旧社区更新框架,并提出修复生态景观、建设海绵社区、开发低效地、培养社区意识等策略[15]。目前,我国城市更新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仅仅关注于对城市物质空间如建筑空间、基础设施、附属设施等客观要素的更新和改造,还更多地关注了非物质空间要素,如人文、社会、经济、生态等软性要素。

1.3 城市硬更新与软更新的相互关系

根据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任何一种社会,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会生产出特有的空间”,那么人所生存的城市空间是人“化”的结果,是被生产出来的[16]。人对城市空间的塑造有着能动的主观作用。而根据诺伯格·舒尔兹(Norberg Schulz)提出的“存在空间”(existence space)理论,说明任何空间知觉均有意义作用,空间与人的身体与行为感知有着密切的关系[17]。环境决定论认为通过物质环境的空间布局可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质量,进而影响社会意识[18]。良好的空间对人有着启示、教育、暗示等诸多作用[19]。通过城市空间合理的再营造可以增强社会凝聚力、增强人地的情感链接,同时可以进一步增强地方的向心力、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我国的城市硬更新主要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以政府为主导的,通过投入资金人力,对城市一个区域进行整体的空间改造升级。然而传统的硬更新受到技术和经费投入的制约,往往过度追求施工速度以及投入产出比,使得更新后的城市愈发趋于雷同,导致“千城一面”的现象愈发严重。而软更新是用文化杠杆来带动城市硬更新,把居民的责任意识激活,使其主动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城市更新方法。

我们不妨借鉴一个日本用锦鲤文化治理污水从而促进软—硬治理关系转化的例子。1968年,改造农村运动在日本古川町的濑户川地区率先发起。面对周边恶臭熏天的河流。他们的办法是,将3 000多条锦鲤直接放入之中。因为锦鲤在日本深受大众喜爱,是心目中的神灵,更有水中“活的宝石”之美称,所以当地居民从自家门前做起,每天两次自发去清理河中的垃圾,到了冬天,民众还把锦鲤打捞起来送到较深的水塘里过冬,顺便再次彻底清理水塘,春天时再把锦鲤放回。养锦鲤成了当地居民的公共事务。经过几年的坚持,曾经臭气熏天的河流成为清澈见底的锦鲤乐园,河流干净了,道路也跟着干净起来,美丽的濑户川自然成了大家共同的骄傲,锦鲤也化身为当地的一种图腾,连下水道的铁板上都印有锦鲤图案。这样的治理方式也渐渐地在日本普及开来。

设想此类情况如果用硬更新的方法来处理必定是劳民伤财且旷日持久,人民非但没有参与到城市更新和治理的活动中去,反而因为没有良好的水环境保护习惯而成为无意识的破坏者。城市中建筑空间、基础设施、附属设施等物质要素与人的感知、文化的体现、社会的情感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城市空间的硬更新和软更新相辅相成,城市空间环境与城市精神品格可以捆绑式地提升。

2 城市软更新的主要方式和负面清单

早在2003年,笔者在主持扬州瘦西湖新区规划设计过程中,就从创新活化的东方设计视角,进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人居环境提升、文脉传承的城市软更新实践[20];2009年,笔者以“绿色与艺术提升城市品质”为主题发起申办并成功获得第三届国际景观与城市园艺大会主办权,从绿色经济与绿色城市的角度讨论城市软更新路径[21]。现主要从自然生态、文化生态和社会生态建设的三个方面,提出关注和实现城市软性品质提升的城市软更新策略。

2.1 自然生态软更新

在城市建设中,盲目扩展土地建设和追求经济指标,会引起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低效利用等问题。对绿色生态软性要素关注的不足,造成原有的生态系统严重破坏,引发雾霾、城市热岛效应、河湖污染、城市内涝、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问题。生态环境的破坏,致使城市公共安全受到了一定的威胁,城市人工化生态系统的抵御和韧性调节能力已经严重降低。

2.1.1 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22],在设计中顺应自然法则

绿地系统规划先行,从大尺度对城市空间的绿地系统网络进行整体规划,增强城市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稳定性和韧性,提升城市绿地空间的生态服务功能,增强城市绿地空间的防灾、防疫功能。丰富生物物种多样性,有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因此,在城市空间内注重构建绿色生态廊道,连接城市中破碎化的绿地斑块,恢复城市生物通道,实现城市空间的荒野化。

2.1.2 以绿色作为城市基底[23],构建绿色城市

增强绿地空间的可达性,建设绿色基础设施。提倡绿色出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等,实现绿地空间的自行车交通和步行距离的可达。在郊区,尽可能地保留湿地、林地和生态绿地;在城市中心地区,见缝插针地建设便利的公共绿地,如口袋花园等,做好城市绿地空间集中与均布的兼顾。同时,通过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坡面绿化、公共空间室内绿化等多种绿化形式,增加城市空间的绿视率,缓解居民焦虑紧张的情绪。

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引领城市软更新的“靓丽名片”,是突破城市生态瓶颈的重要措施,也是引领城市软更新的核心步骤。在保障城市公园生态性的同时,通过发展其游憩功能充分发展人民性,让城市更新成果惠及更广泛的人民群众。进而大力推进城乡公园体系建设,修复城市边缘因过度扩张而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并通过建设郊野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的形式交还给人民,进一步提升城市游憩功能服务水平。

2.1.3 治理城市污水系统,恢复城市生态水系

对滨水空间进行合理的规划,提升滨水空间的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因地制宜地建设海绵城市、雨水花园,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维持和保护城市空间的自然水文功能,缓解因城市不透水面积过多造成的雨季洪峰流量增加、城市内涝、面源污染负荷等问题。

2.2 文化生态软更新

基于人与空间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文化生态主要是指人在创造、形成文化的过程中与自然环境及人工环境的关系和谐有序的状态[25],合理地掌握文化生成与文化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26]。生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的过程,不是静止而孤立的。人是推进文化衍生的重要主体,在城市空间的营造中,应该注重人文关怀,文化在环境中的体现不能割裂人而存在,文化的进一步传承与发展、创新与活化都离不开人[27]。文化生态软更新不能片段式地对地方文化符号简单提炼并运用于设计,或是抄袭其他地方城市空间。而应更加关注城市文化形成的动态过程、其中的人文特征和民俗习惯,在设计中需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进行一定的留白,让当地的居民进行文化的延续与创造。保持城市空间中的文化活力。

2.2.1 历史文化引领城市软更新

上海以一大会址及其红色基因为内核,建设成为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是利用城市文化内涵引领城市软更新的经典案例。为此,有关方面运用了一系列城市软更新的手段,如整体策划红色主题,设计红色旅游产品;联合打造红色平台,触摸红色旅游景观;科技创新展示手段,拓展红色旅游空间。终于将其打造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扬州在瘦西湖新区规划建设过程中,深挖历史文化,聚焦二十四景,建设成唯一的国家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也是利用城市文脉进行城市软更新的著名案例。

2.2.2 花文化推动深圳、常州城市软更新

花卉是美好与和平的象征,花文化的精髓就是重视花卉对人情操的陶冶,也是人民热情好客、敢于创新的精神象征。弘扬发展花文化对提高人民素质和精神文明建设会有重要作用,并且在发展花文化建设的同时,也需要重视市花文化的创意产业发展,开发市花文化的相关产业,让花文化的经济价值得以体现,并发挥其在物质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使花文化的价值不仅仅是局限于城市品牌软实力的提升,更重要地体现在城市经济建设之中,以此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深圳虽然是一座相对年轻的城市,但是通过花文化植入,营造了“城市花园—城市花廊—城市花圃”三位一体、点线面相结合的大园艺格局。其中,城市花园指公园和风景区等具有独特花卉景观的园区;城市花圃指向全市提供服务的花卉研发和培育基地;城市花廊指利用大型城市绿带,通过确定主题花卉,增加花卉数量和品种,建成大尺度的带状花卉长廊。通过花文化引领城市建设,打造深圳为世界著名花园城市,树立起崭新的城市品牌形象。

常州则用花文化丰富市民生活,彰显城市生机和活力。1983年3月,常州正式确定月季为市花,每年举办月季市花展,打造花文化品牌,形成市民赏花月历,市内公园、道路成为花事活动的重要场所,城市成为市民的乐园。发展城市花文化有助于提升城市品质,在满足人们对宜居环境的需求、城市品牌形象塑造的需要的同时,也是促进城市内部资源优化互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引导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习惯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常州成为继广州、深圳之后,内地的著名花城。

2.2.3 城市家具可以糅合城市硬更新和软更新

值得一提的是城市家具。笔者主持编制《雄安新区城市家具导则》的过程中,把城市家具看作是建设有温度的城市的重要举措,是从环境中自然生长起来并与街道构成独有的风景和城市记忆,成为人们认知与解读一个城市的“乡愁”元素。对此,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功能需求,以人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家具的易用性、通用性。第二,文化传承,追求艺术。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追求艺术,创造历史。第三,绿色生态,节能环保。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绿色低碳、环保宜居的城市。第四,智慧创新,智能体验。坚持以国际一流的理念和物联网等智能高效的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规划设计、管理实施,不断提升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着力建设绿色智慧新城。第五,协调统一,和谐整体。在景观层次,城市家具应结合周围环境、景观、建筑进行设计,对道路、桥梁、绿化等设施进行统筹考虑。虽然千年雄安是新区的设计,但把这些原则用在城市更新中,显而易见城市家具是城市硬更新和软更新的最佳结合。

2.3 社会生态软更新

乡愁记忆是人与空间的互动所形成的人地依恋关系,需要社会凝聚力的提升加以强化。社会生态的稳定性是由一个个基础单元的稳定来实现的。在费孝通看来,社区就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28]。要提升社会整体的凝聚力,离不开社区环境的营造。社区具有三个达成共识的基本属性,即地域性、互动性和共同性[29]。共同性是指共同的生活经验,共同的利益、价值观念等;互动性则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组织上的、功能上的、情感上的交流和互动[30]。在城市中异质性突出的社区里,居民的情感交流、共同记忆、活动氛围显得尤为重要。在社会生态软更新中,关注的不应仅是对活动场地硬件设施的改造建设,更多的是在依托物质空间基础上侧重对机制、公共管理和组织等软性要素的设计,通过“自下而上”多元化的参与主体,对社区进行有效的培育,尝试在“旧”的基础上,发挥“新”的价值,实现社区共建共享。在更新中要着重对居民在社区中的兴趣度、参与度进行设计,增加居民交流互动的可能,增强社区凝聚力和信任度(表1)。

表1 城市更新负面清单(从软更新的视角)

3 当前城市软更新推进应聚焦社区

城市社会的细胞是社区,如同农村社会的细胞就是乡村。一个个健康有活力、有精神品格的社区凝聚在一起就是一个健康有活力、有精神品格的城市。而社区又是小型的社会,在城市发展工作中,城市治理与社区治理的不平衡发展会导致社区内部社会关系混乱、社区凝聚力降低、邻里之间冷漠等一系列问题。

3.1 城市发展与社区发展不平衡,社区生活范式发生变化

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很多地区建设了大量的公共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的名片和窗口,如电影院、文化展览馆的建设,或对城市空间进行了整体的美化工程。这些公共建筑与设施多数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考虑城市居民群体公共利益、公共需求的城市空间的基础性建设;或是围绕经济发展的目标,为城市直接带来经济价值的,追求城市空间中功能性、便捷性、实用性的建设。长期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社会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并让潜在需求显现,社会需求已呈现多元化的特征[31]。医疗、教育、交通等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已经很难满足人们个性化的多样需求,城市中的贫富差距、地缘经济差异等也导致了政府政策的执行很难满足对社会需求的全部供给。

同时,作为城市中基本单元的各个社区的发展往往具有一定不平衡性,局部地区很难与城市的发展相匹配。由于社区治理中领导能力的发挥运行效率、资金的保证往往相对较弱,城市中仍然存在很多老旧小区,设施配套跟不上,只进行了面上的围墙、建筑外立面等物质空间的美化,并未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心理、精神和情感上的软性需求。

3.2 城市社区异质性社会结构的加强导致社会凝聚力降低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深,纵向的阶层分化与横向的人口向城市的集聚流动,导致了以传统农业社会地缘血缘结成的社会关系逐渐瓦解。而城市的内部,因业缘、地缘关系逐渐形成的城市社区关系在不断增加,城市人口的流动性的增加,加剧了城市内社区社会关系异质性的发展。这种异质性体现在,人们的生活习惯的不相同、语言交流的不通顺、从事行业的多样化、喜好性格特征的差异化。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位,其内部的异质性作用于居民的观念和行为,对城市社区融合、凝聚力都产生重要的影响[32]。社区内群体异质性越高,社区信任越低[33]。在社区内多样性背景的人群中的社会互动、交流会有助于社会信任的形成[34]。但是由于城市房价较高,很多开发商为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满足法定规划的基本要求下,挤压社区公共空间中可供交流的场所[35]。即使设置了相应的物理活动空间、设施,其交流互动的内容和质量也很难被保障,而短暂、浅显的交往方式,也很难让居民产生归属感和地方认同感,不利于社会凝聚力的形成。通过探索城市软更新的策略来解决现有的城市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社区要重视凝聚力问题。志愿者管理、物资的分发,特殊群体的照顾、应急反应程序等都体现着社区凝聚力的重要性。让社区成为人民的社区,而不是城市监管下的权力机构,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才能杜绝社区层面的权力腐败,激发社区活力。

3.3 社区花园动态的且可交互的设计特性成为城市软更新的“星星之火”

国内外城市社区更新实践中,有不少案例已经开始体现了软更新的思想。比如日本东京谷中地区的“社区魅力再造”运动。该地区成立了永久的社区营造委员会,实现地方政府、非营利组织、企业、高校、居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进行社区空间、人文魅力软更新,其更新强调的是一种历史型生活文化的培育。更新内涵主要源自3个“安”,即安心(拥有健康、家人、朋友等软资产)、安全(具有交通安全,防灾空间,防犯罪设施,避难所等硬资产)、安宁(具有熟悉的小店、本地的工厂、历史的寺庙以及社区邻居的声音和其他共享的记忆资产)。对社区中空置的老旧建筑采用4种活用方式:商业型、住宅型、工作室型和共享型,并通过多种合作方式在空间、社会经济、文化多个领域实现更新策略。对商业型的社区空置的老旧建筑,是将建筑保留和修缮并改造为咖啡馆等,实现商业功能,创造收入,形成公共交往空间,在保护建筑历史风貌的基础上植入现代商业、时尚文化;对共享型的社区空置的老旧建筑,在保护建筑风貌和修缮的同时,将建筑用作商业店铺或住所,在功能上实现一周内不同日子有不同用途的可交流互动的公共空间,提升社区归属感与凝聚力[36]。

国内目前城市社区软更新也得到了重视。社区花园作为一种社区绿地的组织形式,具有将居住区的绿地变为动态可交互的设计性质。基于这个特点,社区花园提供了种植体验、园艺耕作的机会。而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人们的活动轨迹退守至社区,社区空间成为居民最重要的场所,人们变得敏感,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被重新定义,这为社区空间的活跃和社区公共性重构成为可能。位于上海杨浦区五角场街道创智天地园区西侧的创智农园是社区共享绿地软更新的典型案例。创智农园采用共建共享“大众花园”[37]的模式,提供了城市社区绿化植物“认建认养”的新方式,有效降低绿地管理成本,居民获得一定的产出,同时参与平衡绿地维护成本。社区花园鼓励居民多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生成共同的社会经验,进而增加交流、增强情感互动,让当地的居民从陌生到认识再到熟悉,加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4 结语

2021年6月,《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意见》和《上海城市更新条例》出台。前者对上海城市精神城市品格引领下的城市软更新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总体要求,后者的重点依然是在“硬更新”上,这愈发显示出“软硬兼施”系统谋划城市更新的重要性了。

城市软更新的自然生态、文化生态和社会生态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城市更新不仅仅是对城市空间物质要素的硬更新,而是更多地关注城市的软性品质,更多是对城市的韧性、文化发展和社会凝聚力的关注。理顺自然地脉,延续城市文脉,重塑城市地格,探索城市软更新策略,引领社会绿色健康发展,实现多元参与和社区自组织的可持续,增强人民文化自信,提升国家软实力,实现中国伟大的复兴梦,是每一个规划设计师应尽的责任。

猜你喜欢

城市更新社区空间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社区大作战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TOD/城市更新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