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定理想信念,把稳思想之舵

2021-12-15申国华

中华魂 2021年12期
关键词:远大理想共产党人理想信念

申国华

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答好坚定理想信念这道终身课题,是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必然选择和必经之路。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始终是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党。这个理想信念,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党员干部有了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经得住各种考验,走得稳、走得远;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就经不起风吹浪打,关键时刻就会私心杂念丛生,甚至临阵脱逃。回望百年党史,千千万万共产党人为了理想信念不惜抛头颅、洒鲜血。走向绞刑架的李大钊,发出了“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的坚贞誓言。面对敌人屠刀的夏明翰,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雄壮诗篇。邓小平说:“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会坚强有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就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严峻,理想信念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总开关,理想信念动摇、丧失或缺失,会给我们党带来“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所以,信仰认定了就要信上一辈子,否则就会出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成坚定理想信念,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要在斗争实践中不断砥砺、经受考验。”这为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坐标。

形成坚定理想信念,需要不断加强学习。理想信念不可能凭空产生,也不可能轻而易举坚守,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常抓不懈,用一辈子学习进步,用一辈子改造提高。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坚定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追求的基础之上。这需要党员干部们始终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同时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百年党史中汲取养分,在红色基因中汲取信仰力量,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提升理论素养,筑牢信仰之基。我们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只有学懂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认识和准确地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从而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掌握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同新时代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丰富实践联系起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苦功夫,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深化认识中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尤其是在当下更加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中,更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党史观,夯实信念基础,进一步增强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形成坚定理想信念,需要纪律规矩约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主心骨’,纪律规矩是‘顶梁柱’,没有了这两样,必然背离党的宗旨,做人做事就会走偏走邪,思想就会百病丛生,人生就会迷失方向。”政治建设突出坚定理想信念是立党之魂,制度建设突出严明党规党纪是固党之基,两者在目标定位、实施主体、交互作用、基本归旨等方面存在根本内在联系,共同确保党的建设方向正确、效果持久。我们既注重解决思想问题、拧紧“总开关”,又注重解决制度问题、上紧制度规矩发条。推动形成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强化依规治党,维护法规制度严肃性和权威性,不留“暗门”、不开“天窗”,真正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思想理论是灵魂,制度建设是保障。坚定理想信念需要纪律规矩这样的“硬约束”,需要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支撑与保障。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十九届四中全会决议把“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放在“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首要位置,说明党始终注重发挥制度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将其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既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根本任务,把制度建设贯穿到党的各项建设之中。

形成坚定理想信念,需要经受实践考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一名党员干部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有客观标准的。”革命战争年代,检验一个干部理想信念坚定不坚定,就看他能不能为党和人民事业舍生忘死,能不能冲锋号一响立即冲上去,这样的检验很直接。今天,衡量一名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坚定不坚定,就看他是否能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政治定力,是否能树立牢固的宗旨意识,是否能对工作极端负责,是否能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否能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挑重担,是否能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这样的检验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下子、经历一两件事、听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要看长期表现,甚至看一辈子。虽然对理想信念的检验,和平年代不像战争年代那样直截了当,但依然可以分出优劣高低。领导干部的一招一式、一言一行,都有理想信念的影子。特别是在关键时刻和重大考验面前,公私是否分明,法纪是否严明,就是对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的最好检验。这些年,查处的许多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最后堕入犯罪的深渊,从根本上来说是理想信念的防线崩溃了。领导干部一旦丧失了理想信念,就会把握不住自己,就会迷失方向,不仅会越过做党员的底线,而且会越过做人的底线。理想信念不是拿来说、拿来唱的,更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只有见诸行动才有说服力。比如:信仰坚定、不怕牺牲的赵世炎,英勇善战、屡建功绩的王良,坚贞不屈、永不叛党的江竹筠,严守纪律、勇于牺牲的战斗英雄邱少云,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县委书记焦裕禄等,都是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信仰是具体的、实践的。所以,党员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检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言行,不断掸去思想上的灰尘,永葆政治本色。要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保持對理想信念的激情和执着,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懈奋斗。

(作者单位 河南省纪委监委)

猜你喜欢

远大理想共产党人理想信念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用对党忠诚诠释理想信念坚定
今天是您的生日,我想对您说
初心如磐
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红色家庭(二)
奋斗创辉煌
不忘初心 牢记党魂
为什么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从“两学一做”谈共产党人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