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
2021-12-15李丽娜
李丽娜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焦作 454000)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危重症,多合并其他损伤,病情复杂,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颅脑损伤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部分严重昏迷患者由于丧失咳嗽及吞咽反射,致使呼吸道分泌物无法排出体外,容易逆流引起窒息及肺部炎症[1]。肺部感染是颅脑损伤高发并发症之一,虽然随着治疗方案及护理服务的调整,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有所改善,但由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具有感染程度重、持续时间长、耐药性高等特点,依然是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的原因可能与患者长期卧床需气管插管、吸痰等侵入操作相关,上述护理操作可能损伤机体免疫屏障,增加肺部感染几率[2]。本研究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策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2月~2020年7月共收治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15例,其中男69例,女46例,患者平均年龄(65.12±1.36)。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和非感染两组(一般资料见表1)。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及住院期间疾病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合并症、气管切口、营养不良及休克等。营养不良定义:具有消瘦和(或)水肿等特征,体重明显下降,体重减低至少15%,腹部皮褶厚度为0.8~0.4 mm。参照欧洲危重病医学会(ESICM)休克及血流动力学监测共识定义休克。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术后肺部感染单因素分析(见表1)
表1 术后肺部感染单因素分析 例
2.2 术后肺部感染多因素分析
调整协变量年龄后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症、气管切口、营养不良及休克是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术后肺部感染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重度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危重症,临床病死率在30%~50%之间。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常伴有意识障碍,患者咳嗽及吞咽反射消失,无法有效排出呼吸道分泌物,需要切开气管改善氧饱和情况,而气管切开容易增加肺部感染风险[3]。气管切开联合呼吸通气辅助治疗破坏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使呼吸道黏膜抵御细菌侵袭能力降低,并加重黏膜干燥,这是造成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此外,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需要利用器械康复治疗,医用器械消毒不彻底或使用不规范也增加了肺部感染风险[4]。本研究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症、营养不良是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研究发现,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若合并2种以上基础疾病时,其机体抵抗力通常较差,特别是合并肺部疾病时,患者术后更容易发生肺部感染;营养不良患者其机体通常处于应激状态,免疫功能降低,容易出现慢性无菌性炎症,一旦遭遇外来病毒微生物侵袭则极容易发生感染。临床针对这部分患者需要加强对症治疗,另外在护理上需要增强营养补充,护理人员应该督促患者每天食用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积极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帮助患者提高自身免疫功能。另外,护理人员应该保持患者病房空气流通,定期病房消毒,为气管切开患者创造一个干净清洁的病房环境。本研究同时发现,气管切口数、休克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与杨欣刚等[5]结果一致。气管切开更容易增加病毒微生物经口咽进入呼吸道感染机会,有条件的医疗中心可使用可冲洗套管降低肺部感染风险[1,2]。此外,护理过程中应该保证患者气道湿润,除了规范吸痰操作以外,尽量限制陪护与探视人员数量及频率,加强病房隔离也是降低吸入性肺炎的重要措施。休克影响肺组织抵御病菌的侵袭能力,缺血状态破坏肠壁机械屏障功能。因此针对出现休克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应该重视口腔护理,避免误吸;患者清醒后鼓励患者自主咳痰排痰,锻炼肺功能。另外,加强护理培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也有助于降低肺部感染风险。 综上所述,针对该群体患者应该加强营养支持,重视口腔护理,规范吸痰操作,以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