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细胞分布宽度和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价值

2021-12-15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强直性单核细胞脊柱炎

张 成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无菌性炎症疾病,以骶髂关节、脊柱及外周关节等中轴骨骼为常见病变部位,高发于中年男性患者。AS患者脊柱呈渐进性发展,强直性脊柱炎可以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其中炎症导致的心脏及肾脏疾病是患者死亡主要原因[1]。因此,早期评估AS患者炎症反应、监测疾病活动度有助于快速诊断疾病,及时进行治疗管理。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是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诊断指标,但较易受其他因素影响,特异度及灵敏度较差。研究显示,系统性炎症与血细胞水平变化具有相关性[2]。其中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能够预测慢性炎性疾病的院外死亡率,并能评估风湿性疾病病情发展;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则在肿瘤疾病中应用广泛,本研究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和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3月~2020年8月收治的风湿性疾病患者140例,男104例,女36例,年龄13~64岁,平均(46.2±12.0)岁,根据上述标准将患者分为强直性脊柱炎组和非强直性脊柱炎组,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均P<0.05);同期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入组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

1.2 方法

采用罗氏MODULAR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红细胞分布宽度、白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采用贝克曼SZX2 ILLB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红蛋白,采用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率分析仪检测红细胞沉降率;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白蛋白,检测试剂盒德国Roche Diagnostics GmbH公司;M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基线资料比较(见表1)

表1 3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利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采用LR法调整混杂因素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C反应蛋白后显示,红细胞分布宽度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独立因素。

表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2.3 红细胞分布宽度及MLR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

红细胞分布宽度、MLR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3.2、0.23,AUC面积分别为0.696(0.603~0.756)、0.702(0.615~0.823),敏感度分别为77.3%、58.6%,特异度分别为66.8%、63.5%。

3 讨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RDW可以用于指导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疗[2,3]。本研究通过对比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多项生化指标发现,风湿性疾病患者RDW、MLR、ESR及CRP水平均高于正常人群,提示RDW可以作为风湿性疾病的诊断标志物。而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是一种可以反映机体炎症状态的标志物,由于骨髓受炎症刺激可以产生单核细胞并释放炎症介质参与炎症反应,淋巴细胞则是参与炎症反应的重要免疫组成部分,两种指标在血生化检测中可常规获得,目前在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疾病中应用广泛。既往研究发现,MLR、RDW可用于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2]。本研究利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显示,红细胞分布宽度、MLR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独立因素,表明MLR、RDW可作为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指标。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发现,MLR、RDW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均较好,提示两种指标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能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强直性单核细胞脊柱炎
单核细胞亚型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最新研究进展
标准化管理模式对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尿酸水平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关系的研究
单核细胞亚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推拿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经验体会
强直性脊柱炎的部分影响因素分析
移植单核细胞对中枢系统不同病变趋化作用的PET/CT示踪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