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究

2021-12-15□原

山西农经 2021年10期
关键词:职业培训特色产业新冠

□原 媛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 300387)

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多地政府为防止疫情大范围扩散而采取了阻断交通、限制人流量等举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发展。新冠肺炎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后,各级政府和经济主体迅速采取措施推动各行各业有序复工复产,经济秩序得以逐渐恢复。农业和农村的稳定发展在国家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具有保障粮食等农产品生产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能够减少进城务工人员大规模流动和促进乡村居民就近就业。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以乡村振兴为主要抓手,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乡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在后疫情时代和抗疫常态化背景下,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脱贫户不返贫、边缘户不致贫,有效推进乡村振兴进程,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新冠肺炎疫情对乡村经济的影响

1.1 农副产品销售困难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除生活急需物资和医疗物资外,其他物流运输基本停止,农副产品销售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大量蔬菜水果滞销积压,农民的仓储成本增加,增收困难。春耕期间仍未解除交通管制,农民春耕所需的物资供应严重不足,农业作业无法正常开展,农民来年的收入无法得到保障。除此之外,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地加强了畜禽养殖管理,牲畜家禽等销售情况较差,导致养殖户经营收入受损[1]。

1.2 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影响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企业开工时间不断推迟,有些中小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破产风险上升,务工人员的失业风险加大。各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交通管制,外出务工人员外出需要经过层层审批,导致春节假期结束后本该外出的务工人员无法外出务工,增收困难,现有经济收入难以维持家庭各项支出,导致贫困户外债增加,甚至出现已脱贫农户返贫的现象[2]。

1.3 乡村旅游产业受损严重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许多旅游景点、休闲农场、三产融合园区纷纷关闭,客源市场流失、行业竞争加剧、游客的消费需求下降等不利因素导致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阶段性受阻。尤其是民宿行业,在前期经历一系列大棚房整治活动、基础设施投入与再建、餐饮住宿方面的改善后,投入资金因为疫情原因无法收回,农民收入锐减且短期内增收困难。

2 后疫情时代乡村振兴的路径

2.1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扶贫攻坚的核心是发展扶贫,而发展扶贫的本质为发展产业。因此在后疫情时代,通过巩固扶贫攻坚成果,发展特色产业来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2.1.1 优化顶层设计和产业布局

结合当地资源禀赋、政策环境和市场机遇,进行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全局规划,选择相应的产业发展项目,不仅要考虑到当前收益,还要考虑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产业布局要坚持多样化原则,发挥当地比较优势和资源优势,找到符合当地发展的特色产业,提高产业整体效率和市场把控能力,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3]。

2.1.2 发展产业链和价值链

一方面,拓宽产业链的广度,积极寻求本产业和其他相邻产业的合作与发展。乡村地区要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等,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还可以发展生态旅游、特色加工等新型产业,实现产业链的横向延伸。另一方面,加深产业链的深度,不断完善特色产业的纵向产业链,重视上下游产业的分工协作,不断推动单一产业链向上游和下游纵向发展,促进特色产业一体化运作,提高特色产业纵向发展水平。

2.1.3 大力实施品牌化战略

产品和产业的地域品牌是提升市场价值和知名度的重要因素。不同乡村地区的产业特色不尽相同,由于具有区域性、资源稀缺性、产品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使得品牌化战略成为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的突破口。只有具备独特的品牌价值,才有可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具备一席之地,成为当地的优势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要转变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以品牌为导向,实现从关注规模到关注质量的转变,对特色产业加以扶持和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逐步淘汰效益低下和市场竞争力弱的产品及行业。同时,将品牌化渗透到产业链中的每一个环节,以实现产业化[4-5]。

2.2 发展电商助农新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地的实体经济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而各大电商平台则利用自身优势,解决了部分农产品滞销问题,通过发挥互联网的优势,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推动振兴乡村经济进程,为后疫情时期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近年来,农村地区发展电子商务的优势明显,能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乡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解决一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

2.2.1 以电商平台为媒介,推进特色农产品供应链和产业链的数字化发展

一是鼓励电商的垂直化发展。一方面整合农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充分发挥当地农产品优势,推动特色产品细化发展;另一方面关注目标人群,抓住特定人群的核心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二是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一方面积极推动传统农产品市场进行数字化改造,推进生产、运输、贮存和销售一体化建设,连通供应链、生产链和价值链,从而建立大型农产品电商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引导线上大型经营主体采用新零售模式,充分发挥线上平台的优势,结合物流运输向线下实体店延伸。

2.2.2 建立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实现资源统筹利用

针对乡村地区快递物流水平较低的问题,应大力推进区域电商物流集散中心建设,将下级乡镇快递物流服务站点作为中转点,确保行政村快递物流末端网点全面覆盖,共同构建乡村地区电商物流网络。同时,针对快递物流资源统筹问题,可以通过整合区域资源,统一调配,采取定时、定点、定线路等方式,统一将产品配送到乡村地区,从而提升服务效率。针对部分地区快递量少、距离远的特点,可以引导交通和邮政合作、邮政和快递合作、快递和快递合作等,实现资源共享。

2.3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培训

目前,我国乡村地区居民存在学习意识和动机不强、教育培训机构和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而新型职业农民问题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因此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职业教育与培训,促进新型职业农民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提升,从而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是后疫情时代振兴乡村的有效路径之一。

2.3.1 多主体共同协作,构建高效化、多元化的培训机制

政府和企业家、公益组织、相关机构等共同构建协同合作机制,为农民职业培训提供资金支持。通过税收减免、专项资金补助等优惠政策,鼓励乡村居民和企业参与培训。建立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培训管理机构,统一对各培训机构进行资源统筹调配管理,从而提升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培训管理机构的专业化和高效化水平。

2.3.2 建立农民职业培训激励机制

职业培训管理机构制定一系列绩效考核制度,鼓励农民积极参与职业培训,对于接受相关职业培训并获得认证的农民给予相应的补贴,同时享受相应的创业专项资金支持。

2.3.3 应用多元化的培养模式

为不同类型的农民提供不同内容的分阶段周期性培训,教学形式包括集中理论教学、远程教学、现场观摩学习等多种方式,使农民能充分掌握和理解相关技能知识。

3 结束语

后疫情时代,在社会各行各业有序复工复产、经济平稳运行的同时,乡村经济的恢复与繁荣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通过分析疫情防控期间乡村经济遭受的冲击,从发展特色产业、电商助农新模式和加强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3 方面为乡村振兴提供路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路径的选择要结合乡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等综合而定。同时,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政府要承担起市场监管主体的责任,创建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后盾。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从而为进一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职业培训特色产业新冠
安徽宿州灵璧县: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
新冠疫苗怎么打?
山西农谷农民职业培训学校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聚焦新冠肺炎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请参加天津万里路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
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