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021-12-15刘福强
□刘福强
(邹城市中心店镇人民政府 山东 济宁 273500)
农业经济管理指针对农业生产过程当中涉及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采取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协调控制措施,同时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激励,最终达到符合预期目标的一系列工作的总称。值得注意的是,农业经济管理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密切,具有相辅相成、共同进步以及发展的关联性[1]。
由此可见,为了带动农村经济稳步、可持续发展,围绕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1 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农村经济发展是一个目标性概念,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依赖于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有序、高效开展。从实践工作经验来看,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1.1 体系保障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能够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体系保障作用。一是通过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使人们更好地掌握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在整理分析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深入了解,进一步健全经济管理体系,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保障[2]。二是在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规范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而使农民的农业生产行为更加规范,推动农业经济稳步发展。三是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合理配置农业资源,有效提升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进而带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1.2 理论指导
通过农业经济管理,可以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理论指导的作用。一方面,大部分农民对经济信息缺乏了解。在农业生产缺乏有效的经济信息作为支持的条件下,会抑制农村经济发展。而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加强对农业经济信息的宣传能够加深农民对经济信息的理解,使农民结合经济信息优化农业生产路径,带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在发展农村经济时,农业经济纠纷问题较多,为了解决相关纠纷,需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利用制度、法律条款、合同等手段,公平、公正地解决纠纷问题,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进而促进农村经济良性、可持续发展。
1.3 环境支持
在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基础上,为农村发展提供环境支持作用。比如通过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结合各地区农村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当地农业建设的相关政策,对农民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帮助,提升农民参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进而带动农村经济稳步发展[3]。
此外,在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优化人才路径,通过择优招聘、岗前培训、上岗后绩效考核等方式,提升相关管理人员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及责任意识,有效提高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质量,进一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带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2 农业经济管理现状
农业经济管理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显著。但是,从目前来看,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
2.1 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部分地区农村经济管理体系不完善[4],在缺乏完善、有效的农村经济管理体系支持的前提下,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点,影响农村经济管理效率。
同时,农民了解相关农业经济信息方面的机会较少,容易引发各类经济纠纷,不利于农村经济良性、可持续发展。
2.2 信息流通程度有待提高
在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各行业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及时效性明显提高。但是,我国各地区农村受传统经济管理理念的影响较深,在网络技术方面的学习引导工作落实不到位,使农民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农业活动的机会较少,降低了信息流通速度,难以保证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及科学性。同时,由于农村信息基础建设方面投入不足,未能构建完整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网络系统,使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及发展受到阻碍。
2.3 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近年来,在各大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考虑到保护城市环境,一些工厂从城市搬迁到农村郊区,占用了大量农业用地。而工业生产会产生大量污染,严重破坏了农村地区的环境。
与此同时,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不力的情况下,相关部门针对工业工厂污水、废气、废料的排放缺乏有效的管理及控制措施,使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及质量,进一步使农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不利于农业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协同发展。
3 优化农业经济管理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问题会影响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成效,进而阻碍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需采取有效策略,优化农业经济管理方式。
3.1 构建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
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是确保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关键,具体如下。
一是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意识水平的培训管理工作,鼓励其学习农业经济管理相关知识及技术,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及技术体系。加强管理人员的知识和业务能力培训,提供对外交流学习的机会,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确保其能够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发挥实质性作用。
二是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开展期间,针对发生的经济问题,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应对农业资源进行整合,采取合理划分地块、耕种补偿等措施,解决并减少经济纠纷[5]。
三是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应以身作则,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对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设备支持,使农民的农业生产意识得到有效增强,利用新技术、新设备开展农业生产活动,进而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2 提升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水平
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成效。所以,提升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水平是当下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一方面,科学合理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比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农产品市场信息和实时的农业经营数据进行分析;利用信息技术收集销售渠道信息,进而为编制科学、可行的农业经济管理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另一方面,在科学合理地应用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上,有必要针对农村农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构建信息化经济管理模式,科学合理地应用计算机技术及相关信息管理软件,统计分析农村土地信息、土壤成分、经济作物信息等,使农业经济管理的内容及目标更加明确。通过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严格执行管理任务,全面提高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质量。
3.3 强化各方主体的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是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若未做好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会影响农村经济生态效益的发挥[6]。因此,应强化各方主体的环境保护意识。
一方面,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应认清我国现存的环境污染问题,在开展管理工作期间,对农民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可通过广播、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渠道,扩大环境保护的影响力及传播力,使各方认识到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规范相关人员的行为,加大保护力度。
另一方面,对于从城市搬迁至农村的工业企业来说,应加强环保意识,规范工业废水、废渣、废气排放流程及标准,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农村环境造成的污染。农民需发挥主人翁作用,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技术指导、设备支持、资金扶持的基础上,加强农作物区域保护,最大限度地控制污染源,使农作物具备良好的生长环境,确保农业经济长远发展[7]。
4 结束语
农业经济管理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密切,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应从农业经济管理入手,明确农业经济管理的价值,理清管理问题,构建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提升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水平,强化各方主体的环境保护意识等,从而优化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内容,提升工作效果,为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