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农实践”有深意
2021-12-15中国农资赵光辉
《中国农资》记者 赵光辉
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安庭认为,城市化的进程、生活方式的变迁,让城镇里的孩子们极易疏离农业和农村,互联网条件下的城市生活,让学生们更容易沉溺于电子产品,从小患上“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城市病”。因此,他建议鼓励大中小学定期开设学农类实践活动,传承“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的精神。
安庭的建议得到了很多网友的认同和支持,对孩子、对下一代的身心教育谁都关心,何况大家都面临着共同的问题:随着城镇化的提升,孩子们离自然越来越远,从自然中获得的身心滋养也越来越弱。因此,能提供改变的“学农类实践活动”就显示出特有的价值。今天提议的“学农类实践活动”和过去有一个本质的不同: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对孩子的身心教育。因此,需要重新设计、落实。
首先,一定要注重农事活动具有的身心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需要学校和农业农村部门携手来谋划。其科学性是指把植物作物种植生长、生产管理的植物学、农学、环境保护等观念融入其中;还可以在每学期规划好的课程点,把学校里相关课程的教室移到户外、移到田间,做到知识学习与实践体验结合,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这样一定有助于他们抗拒电子产品的过度吸引。其次,要从教育体系的补充完善出发,增加农事实践课程的分量。目前我们的中小学教育过多、过早与高考衔接,正是这样的弊端才造成不仅是农事体验这类课程很少顾及,就连体育、手工等列进课程表的内容,也很容易被挤占、被边缘化。因此,需要教育从顶层设计为这个课程制定清晰的功能、目标、要求,起码要厘清这个课程是干什么的。
记者从农业采访中感受到,这个活动乃至课程,它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自身成长。通过农事体验课程提升作为自然之子的人对自然、植物、作物的认知认识,提升动手能力;进而,通过自身的农事实践,体验感受人与自然、人与农业、人与作物的关系,既感受到来自自然和植物的力量,也认识农业与科技的作用;最终,有助于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农业、人与劳动的和谐生命观。如果能实现这个目标,这不是孩子们在培养自我、强大身心方面最大的收获吗?
“三农”领域的供销合作社、农资企业,对此都应该有所关注、有所行动、有所贡献,因为他们具有先行先试的行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