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朝清供
2021-12-14王艺凝
王艺凝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自汉代以来,便把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当作新年的第一天,称为“岁朝(zhāo)”,即一岁之朝。人们喜欢在这一天摆设花果蔬食等供品在案头,以祈求新一年的福气。由于寓意吉祥、清新高雅,很多画家也在新年之初创作“岁朝图”来应景。其中一些佳作流传至今,让我们也有缘一睹古时岁朝清供之美。
岁朝清供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由供奉天地神佛的习俗演变而来。只不过供奉的内容以香花果蔬替代了杀牛宰羊,供奉的位置也从神前香案转移到了书房案头。
清供用的花果大多名字里含有祈福之意。梅花和山茶,是新春时节绽放的花,插在与“平”字谐音的花瓶里,寓意“新春平安”。柿子往往成对出现,如果还配有灵芝,就是“事事如意”。白菜因为寓意“百财”也深受人们喜爱。后来又因为文人雅士的追崇,逐渐发展出包括文房书画、古器盆景等一切可供赏玩的文雅物品。
案头摆放的供奉之物往往丰俭由人。在宋末元初的画家钱选创作的《岁朝清供图》中,供奉的物品精致丰盛,反映出当时官贵人家的古雅情调。不仅有象征高洁的梅兰,也有寓意多子多福的石榴,更有寻常百姓家难得一见的画卷和精雕玉琢的文房。画面虽然隆重,但也不会过分奢华。
既是清供,意在清雅。相比之下,明代陈洪绶的《岁朝清供图》就更符合人们对“清”的理解。古铜花瓶中插着梅花、月季数枝。画面勾勒精细、色彩浓郁。没有太多的繁杂,仅点缀水丞一盏,强调出文人的气息。
若是山野人家,瓦罐里插上梅花一枝,或是摆放些田间瓜果、山中菌菇,亦是一种情调,也是岁朝清供雅俗共赏的魅力。齐白石老人的《岁朝图》,就十分接地气儿。大红的灯笼红红火火,碗里有鱼(有余)、杯中有酒(长久),一双筷子好事成双,鲜花爆竹辞旧迎新……画面满是喜庆吉祥的气氛。
岁朝清供,不仅是文人的雅好,也是寻常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时值隆冬,年终岁尾,小讀者们也可以为自己的岁朝清供筹备起来。除了前文提到的诸多吉祥之物,我们还可以就地取材,准备些无需花费的物品。比如将白菜、萝卜放在碗碟里,加水培植出绿叶,为萧瑟的冷冬增添一丝鲜嫩的新意。再配上一份字迹工整的作业、一张取得进步的成绩单,便是对新的一年更进一步的期许。开动脑筋,为自己准备喜迎新年的仪式吧,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寓雅于俗、热爱生活的态度,值得我们称颂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