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淀: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

2021-12-14萧惑之

中关村 2021年11期
关键词:千里马海淀中关村

萧惑之

综合国力之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走创新发展之路,必须要集聚创新人才。没有强大的人才队伍作后盾,自主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日前,在《中关村》杂志上读到封面文章《人才,海淀最美的风景》,浮想联翩,倍感亲切,发人深思。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人才更加重要。

多年前有一句流行语,“世界看中国,中国看中关村”,影响了一代创业创新“第一个吃螃蟹”的“饕餮客”。这些先行者,笑慰昔日,牢记初心,怀念“铺路石”,感恩海淀默默耕耘的老圃,感谢那只“看得见的手”之温柔。联想世界,四通八达,双海无垠,新浪击水,紫光方正,小米雷人,新东方的曙光和爱国者的情义……与时代同行,呈现一派生机。陈春先的远谋,柳传志的勇气,王文京的稳重,刘迎建的执着,俞敏洪的志气,王志东的坎坷,雷军的脚步……都是“中关村人”的骄傲!今日的海淀,经营擘画新的蓝图,智慧之旅,科学之城,“双创”的旗帜蓝天飘红!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海淀区政府始终用这一观念更新思维,武装头脑,落实在行动中。海淀政府提出并贯彻的“支持创业,鼓励创新,容忍失败”,无数草根为之动容,感慨万千。是年的海淀区领导,诸如贾春旺、张福森、胡昭广……永驻“中关村第一人”陈春先、“联想的缔造者”柳传志等“知识英雄”“知本家”的记忆中。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才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中关村核心区海淀之所以能立足在改革开放的神州大地之前沿,主要原因就是重视人才的发掘和培养。实践说明,中关村呈现“千里马”奔腾的壮观局面,是与海淀具有慧眼的“伯乐”们分不开的。“独角兽”是千里马中的佼佼者,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和氛围。我们高兴地看到,海淀被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评定为“新型工业产业示范基地”,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这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宗旨的体现。更让人欣慰的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已然着眼于未来接班人才的培养。“伯乐”不仅具有发现“千里马”的慧眼,更在有胆识远望未来,着眼大局,海淀的管理部门在“体制机制”创新、“组织管理”创新等方面都敢于投石问路并有建树提供经验。想当年“自筹资金,自由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四自”方针,赢得无数“知本家”从茫然中解脱放开手脚勇于拼搏结出硕果。

“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强调的这一要求,具有深刻的内涵,既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更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从而才能实现“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新陈代谢新老交替是历史的发展规律,科学创新的人才更替更是如此。业界有人把中关村尤其是海淀核心区比喻为“孵化器”,表象是学界不断推出科研新成果,市场接连奉献新产品,甚至惊叹高楼拔地而起,而“孵化器”的底蕴真谛却是人才辈出一茬接一茬,知识的积累和传授,精神的发扬和光大,队伍的成熟和成长。记者动情地讴歌道,改革开放40年的中关村大地海淀沃土,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科学家和企业家,孵化出了一批又一批全球顶尖人才和创业创新领军人物,锻炼出一批又一批的“为他人做嫁衣”的公务员。那双“看得见的手”显示出神奇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多年前在一次会议的讲话中动情地说——“用好人才,首先要用好科学家。我记得当年拿破仑就格外重视科学家,在遭到敌人猛烈攻击时,他首先想到的的是保护科学家,因为他明白科技就是战斗力。”这些年来,海淀薪火传承,新老干部一以贯之地重视知识,尊重人才,筑巢引凤,提供生活保障;制定英才计划,开设“海英之星”奖学金。最让人暖心的是,“锐意改革,鼓励创新,容忍失败,以人为本”,这一思想武器打破了“知本家”的精神枷锁。从而“走出象牙塔”,把论文写在中关村大地上,用科技经济硕果印证了“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唯物辩证法。

猜你喜欢

千里马海淀中关村
海淀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WILD RIDE TO XANADU
“海淀青少年们,欢迎回家!”
停课不停学 海淀青少展风采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海淀 “一盘棋”统管区域卫生
中关村离硅谷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