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担新使命,奋楫新征程
2021-12-14勒川
勒川
當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同时,科技创新正进入大科学时代,科研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科技与产业融合明显加速。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明确提出支持北京等地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并向全党发出号召,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列为全市重点专项规划之一。
今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向2021中关村论坛视频致贺,对北京科技创新和中关村发展提出新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明确支持北京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任务。北京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新引擎的目标。北京要率先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要落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这个“第一子”。
为落实蔡奇书记“率先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示要求,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牵头《规划》编制工作,注重大视野开门编规划及与其他规划多维度衔接,围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价值-目标-路径-效果”系统谋划,锚定未来五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思路目标、关键领域及重点任务,保持战略定力,力争乘势而上,实现占先突破。
科技创新,强力支撑
2014年以来,北京坚持和强化“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1》中位列第四,展现出蓄势待发、奋楫争先之势,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率先建成的重要窗口期已开启。
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北京市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6%左右,在国际创新城市中名列前位。基础研究投入占比提升至2019年的15.9%。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项占全国30%左右。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科研产出连续三年蝉联全球科研城市首位。涌现出一批世界级重大原创成果。
科技创新对北京高质量发展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发布高精尖产业“10+3”政策,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健康“双发动机”。出台促进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及“五新”行动方案。发布三批60项重大应用场景。“十三五”时期技术合同成交额超2.5万亿元。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总收入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近40%。在分子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药物等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贡献全国数量最多的源头创新品种。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地位显著增强。举全市之力筹建国家实验室。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进入快车道。设立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一批前沿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形成一批引领原始创新的战略科技力量。“十三五”期间北京地区单位牵头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立项数量和经费投入均居全国首位,为“天问一号”“嫦娥五号”“怀柔一号”“奋斗者号”等重大成果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显著增强。系统推进“三城一区”主平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阵地建设。加快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北京行动计划,中关村论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北京峰会等国际品牌效应已经形成。
创新生态环境优化显著增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创新“试验田”作用持续发挥,推动实施科技成果“三权”改革等政策先行先试。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出台系列法规政策。出台实施“人才五年行动计划”等政策,集聚培养一批战略科技领军人才。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落地。北京在2021年全球创业生态系统指数报告中位列世界城市第三,连续两年位居中国营商环境评价第一。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发布会现场
《规划》落地,大幕开启
对于《规划》制订,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许强介绍,一是明确总体思路与战略要求,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三城一区”为主平台,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主阵地,突出“四个着力”:着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高精尖产业新动能,着力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着力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建设全球人才高地,着力提升科技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推动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建设,率先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二是谋定发展目标,分两步走,到202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形成,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科学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国家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布局基本形成,基础研究学科布局与研发布局实现优化。“创新高地”建设实现新突破,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实现全球领先水平,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企业。“创新生态”营造形成新成效,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持续优化,科学精神倍受重视,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大力弘扬,科技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从这三个维度设定了14个发展指标。展望2035年,提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全球领先。
三是系统部署重点任务。
第一,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聚焦“卡脖子”技术攻关和战略科技力量,充分体现“北京担当”。
一是“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加速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加快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及在京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化发展,构建国家实验室体系;加速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持续支持已经布局的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在前沿技术领域谋划布局建设新一批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发挥高水平高校院所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积极构建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
中关村科学城努力当好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和排头兵,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
二是“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勇担关键核心技术攻坚重任”。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支持原创性基础研究,健全问题凝练和多元投入机制;瞄准“四个占先、四个突破”,推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生物技术等领域前沿技术占先;突破集成电路、关键新材料、通用型关键零部件、关键仪器设备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布局生物育种、空天科技等前沿领域;适应科学研究范式变革趋势建设五大平台。
第二,围绕积极探索首都高质量发展有效路径,聚焦产业新动能培育和全域应用场景构建,更好体现“首都特色”。
一是“聚焦‘三链融合,加速培育高精尖产业新动能”。面向经济主战场,突破底层核心技术、应用技术以及融合创新技术,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健康“双发动机”产业领先发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支撑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等“先进智造”产业创新发展;前瞻布局类脑智能、量子计算、6G、未来网络、无人技术、超材料和二维材料、基因与干细胞等未来产业;以巩固提升工程技术服务和科技金融优势行业,打造研发服务、科技咨询和检验检测支柱行业,培育设计服务、技术转移等潜力业態,发展科技服务新业态新模式等为抓手,推动科技服务业跨越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构建充满活力的产业生态。
二是“构建新技术全域应用场景,支撑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围绕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坚持“数字智能技术—数字智能经济—数字智能社会—数字智能城市”主线,面向人民美好生活重点领域需求,实施应用场景建设“十百千”工程,推进新技术新产品示范应用。突破数字底层核心技术,赋能产业、消费等环节,加快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聚焦社区治理、城市安全、交通等环节,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强化碳减排碳中和科技创新;加强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科研力量布局及战略储备能力,建立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科技快速反应体系,推进智慧医疗发展,构建公共卫生安全科研攻关体系;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实施科技冬奥专项计划。
第三,围绕国际化特点和需求,聚焦创新要素优化配置以及开放创新生态营造,体现“高水平改革开放”。
一是“优化提升重点区域创新格局,辐射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三城一区”主平台,加强“三城一区”协同联动和引领带动;加快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阵地;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加强对全国创新驱动引领作用。
二是“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提高人才的宽度、高度和厚度,激发人才活力。增强国际化人才吸引力度;加大青年人才等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加快人才评价制度改革;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环境。
三是“构建开放创新生态,走出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新路子”。打造具有首都特色的开放创新合作机制,构建政府间国际创新合作机制,加强“一带一路”创新主体合作;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科学计划、科技抗疫创新成果为切入点,探索符合新形势新要求的国际合作新路径;释放“两区”政策叠加优势,探索推动国际创新合作政策突破,打造全球科学思想和创新文化荟萃地,构建高质量的开放创新环境。
四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引领推动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建设”。把中关村打造成为科技自立自强、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深化政府科技管理改革;充分发挥金融对科技支撑作用;优化惠及创新主体的营商环境;加强科研诚信体系和作风学风建设。
中关村科学城:当好排头兵
中关村科学城立足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自主创新主阵地功能定位,对标《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努力下好“五子棋”,始终走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最前头、走在中关村先行先试最前头、走在全市高质量发展最前头,当好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和排头兵,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
中关村科学城“十四五”主要目标是: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达11%以上,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科学城,在大信息等领域涌现一批前沿科技成果,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综合经济实力和产业竞争力、劳动生产率和地均产出明显提高,经济总量突破1.3万亿元并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1.2万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50%基础上,保持年均增长8%以上,基本形成特色现代产业体系,南北区域均衡协调发展。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林剑华介绍,“十四五”期间,海淀区重点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进一步强化基础前沿布局。立足于支撑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服务中关村国家实验室建设,支持智源、微芯、量子、通研、数原、启元实验室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和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发展,建好超大规模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平台、区块链先进算力平台等重大科技平台。加强对接,服务好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
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勇担关键核心技术攻坚重任
搞活未来科学城,加快推动“三链”融合
第二,引领产业高能级发展。瞄准“四个占先、四个突破”,提升人工智能、区块链、集成电路设计、基础软件等优势领域的引领能力,抢占5G、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产业制高点,加紧布局空天、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探索具有重大产业变革前景的颠覆性技术培育和发现机制,开展颠覆性技术识别、评价、资助研究,储备一批有可能对未来发展方向产生重大影响的新一代技术。实施数字经济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引领区。
第三,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研发投入倍增计划,撬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发挥自然科学联合基金作用。優化创新型企业分类服务机制,帮助其提升核心竞争力和优化布局,吸引更多增量项目落地,形成领军企业集群,扩大产业带动力与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成为各个行业的隐形冠军。优化初创企业服务机制,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涌现更多独角兽、准独角兽。打造统一的科技投资平台,组建中关村科学城科技投资基金,支持一批高精尖产业项目。
第四,完善“创新雨林”生态系统。优化人才结构,增加投资人、技术经理人等科技服务人才比重,持续实施“海英”计划,高标准推进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放大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作用,建设北京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统筹发展空间,建好北区的同时,强化南部四季青、玉渊潭等区域产业布局。建立市场淘汰和政府撬动淘汰机制,推进产业园区运营升级,进一步提升中关村软件园、东升科技园等精品园区的产业集聚效能。着眼于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合作共建落实好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战略任务。
第五,深入推进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巩固中关村科学城制度创新高地优势,率先推进新一轮先行先试。深化开展“两区”建设,建设中关村综合保税区,同时,在数据开放、数据交易、数字贸易、数字治理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制度改革成果,将“国际信息产业和数字贸易港”建设成为中关村科学城开放合作和国际化的重要基地,办好中关村论坛,以开放创新进一步提升在全球创新枢纽中的桥头堡作用。
未来科学城:做实“科学+城”
昌平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面向”,加快“五子”联动,打造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北京市昌平区委常委、副区长、未来科学城党工委书记杨仁全介绍,“十三五”时期,未来科学城围绕“搞活”下功夫,规划范围拓展至170.6平方公里,上升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枢纽型主平台,纳入“两区”建设主阵地,挂牌建设国家实验室,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
一是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创新能级全面提升。国家实验室、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等一批大国重器,面向全球广泛聚集高端人才、科研机构和核心要素;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脑科学和类脑研究中心等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成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一面旗帜,在乙肝病毒致病机理、细胞焦亡、细胞凋亡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原创性发现。
二是聚焦“两谷一园”战略布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生命谷进入重大创新成果爆发期,相继产出抗肿瘤创新药、人工生物心脏瓣膜等全球首发产品。能源谷入驻央企积极承担“卡脖子”技术,涌现出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3300伏IGBT芯片和模块等自主创新成果。三一、福田康明斯成为北京仅有的2家全球“灯塔工厂”。创新驱动高精尖产业发展壮大,有力支撑了“十三五”末昌平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跨入百亿行列,国高新企业突破2000家,上市企业突破30家。
三是高标准推进“两区”建设,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统筹推进去中心化临床试验(DCT)试点等63项创新政策落地。全国首家国际研究型医院主体封顶,新引入新生巢、飞镖加速器等国际创新平台,探索实现了“拿地即开工”的小米模式。做实“科学+城”,建好国际人才社区,保护好绿心,营造一流生态。进入“十四五”时期,未来科学城将秉承“攻关未来科技、发展未来产业、集聚未来人才”初心使命,围绕落实“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聚焦“三个突出”,全力支撑北京2025年率先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一是突出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保障国家实验室建设,持续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在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先进能源、数字制造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更多从“0到1”突破,抢占科技制高点,加快形成“核爆”效应。
二是突出科创中心枢纽型主平台作用,充分释放创新动能。生命谷实施生命技术赶超工程,加快布局基因编辑、脑科学、人工智能技术筛选药物制药等前沿技术;能源谷聚焦绿色能源、能源科技、能源互联网等新赛道,开展重大科学问题攻关,打造国际先进能源产业集群;高教园加快高校院系学科整建制迁入,支持北大产教研融合创新中心建设,打造世界一流的科教及产业融合新城。
三是突出搞活未来科学城,加快推动“三链”融合。发挥“三区”叠加优势,加快空间规划实施,储备万亩产业用地资源,持续打造一批创新联合体,不断强化创新生态黏性,构建混合型多元主体融合创新格局,支撑北京率先建成高水平人才高地。
怀柔科学城:建设“百年科学城”
怀柔科学城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之一,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中承载地,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对标《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相关任务要求,正努力打造成为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
怀柔科学城正努力打造成为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
近期怀柔科学城建设全面加速。一是科技设施平台集群初步形成。已布局的29个科技设施平台,9个土建完工,其中7个进入科研状态。20个在施的科技设施平台中,9个年底前土建完工,11个计划明年上半年土建完工,明年进入科研状态的科技设施平台总数将达到13个以上。“十四五”时期布局的人类器官生理病理模拟装置、太阳能高效转化利用科技基础设施以及科教设施加快落地。二是“聚人气、聚科研气”的创新生态加速形成。创新主体加快集聚,中科院18家院所入驻;纳米能源所整建制搬迁,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挂牌运行,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迁入;德勤大学签约落户,提前办学正式开课;国科大怀柔科学城产业研究院、中科脑智创新产业研究院、创业黑马科创加速器落户;在怀工作生活科研人员超过3000人。深化与国家部委和行业协会合作,加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与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国家科学中心國际合作联盟、“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落户,国际综合性科学中心研讨会、亚欧科技创新合作论坛、全球创新经济论坛等成功举办,怀柔科学城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北京市怀柔科学城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丁明达说:“今年我们编制完成了《‘十四五时期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成效凸显,由建设为主向建设与运行并重的阶段转变,源头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创新生态体系逐步完善,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城市框架基本形成、示范效应明显、承载能力全面增强,有力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突破怀柔科学城”是《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的要求。怀柔科学城将强化以物质为基础、以能源和生命为起步科学方向,深化院市合作,加快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营造开放共享、融合共生的创新生态系统,努力打造成为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聚力建设“百年科学城”。加快推进现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交叉研究平台建设,面对战略必争和补短板领域,预研和规划一批新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现一批符合定位的中科院研究机构整建制搬迁,支持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推进国家科学中心国际合作联盟建设。打造城市客厅、雁栖小镇、国际人才社区、创新小镇、生命与健康科学小镇等重要区域节点,为入驻怀柔科学城的高校院所开展创新活动提供高质量服务。打造怀柔科学城产业转化示范区,重点培育高端仪器与传感器、能源材料、细胞与数字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下一步,我们将牢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支撑的使命担当,紧扣国家重大科技战略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需要,坚持改革引领,为强化国家战略力量、实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丁明达说。
北京经开:构建创新型产业生态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对标《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相关任务要求,以“创新驱动、体系支撑、服务保障”为总体思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国际高端科技要素资源,营造一流创新生态。
“十三五”时期经开区创新硕果累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9.6%,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045.4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30%;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22%,连续4年保持第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9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28家,是“十二五”期末的2.8倍。国家级经开区排名自2016年起跃居全国第四,始终处在第一梯队。建成全球最大的重组蛋白库,拥有全球首张用于临床诊断的致聋基因检测芯片,一类新药“罗沙司他”成为首个中国本土孵化和获批的全球首创原研药。
北京市经开区副主任刘力表示,“十四五”时期,经开区将围绕“四区一阵地”的区域定位,充分发挥产业生态优势,努力实现七个“新”,切实支撑好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即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紧扣“十四五”目标,经开区谋划提出五个聚焦:
聚焦国家战略,增强产业自主可控能力。服务科技安全,积极推动通明湖信创园建设,支持设立国家级信创产业联盟、信创投资基金和专业孵化器。依托北方先进工艺研究院,打造先进工艺研发和验证平台,实现国产装备验证。开展北京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推动一批自动驾驶应用场景开放。
聚焦头部企业,加快构建创新体系。更好发挥头部企业引领带动作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发挥GE与清华工研院共建“G2创·中心”优势,建设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生态圈。依托中芯国际打造集成电路产业链优势,推动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尖端科技项目落地,建设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高地。依托奔驰和百度,搭建升级版的高端汽车整车制造及关键零部件供应体系,打造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支持新能源汽车集群发展。
开启“十四五”新征程,经开区未来可期
聚焦产学研用,完善创新转化链条。出台“科创20条”,专项10亿元带动经开区科创加速跑。依托北方华创、悦康药业等26个国家级创新平台,畅通核心技术与产业发展的融合。依托清华、北大、中科院等顶尖高校及重点产业资源建设产教融合基地,统筹人才、基地、项目,实现全球科技竞争赶超优势。
聚焦开放共赢,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鼓励高水平引进来,吸引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外资研发机构、重大创新平台入驻,加速一流创新要素集聚。鼓励高质量走出去,支持集创北方、百普赛斯等优势企业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建设离岸创新中心。深入实施“亦麒麟”人才品牌工程,打造全域“类海外”生活环境,加快建设瀛海百万平米的国际人才社区。
聚焦“七有”“五性”,着力建设宜业宜居绿色城区。建设场景之城,以“创新无处不在,处处皆为场景”的创新理念,深入实施“科技应用场景示范工程”。建设惠民之城,持续做好基本无“大城市病”的标杆,补齐新扩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优质供给节点。
“开启‘十四五新征程,经开区未来可期。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努力构建生机勃勃的创新型产业生态,加快推动科技创新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助力经开区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代表,成为首都开放创新的代表。”刘力说。
“到2025年,北京‘科学中心建设将取得新进展,‘创新高地建设实现新突破,‘创新生态营造形成新成效;到203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全球领先。”许强表示,“我们将抓好《规划》落实,广泛开展《规划》宣讲,健全央地、市区同心同向联动机制,确保‘硬规划‘真落地。”创新的大幕已经开启,惟有勇担新使命,方能奋楫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