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Cu/SiC复合材料及组织性能研究
2021-12-14马会中冯圣尧陈梓轩
马会中,冯圣尧,陈梓轩
(郑州大学 力学与安全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铜是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有色金属,被广泛地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工业、国防工业等领域,在中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耗量中仅次于铝。铜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并且导热和导电性能较好[1]。
碳化硅由于化学性能稳定、导热系数高、热膨胀系数小、耐磨性能好,用以制成的高级耐火材料,耐热震、体积小、重量轻而强度高,节能效果好。碳化硅的硬度很大,莫氏硬度为9.5级,仅次于世界上最硬的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10级),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是一种半导体,高温时能抗氧化。因其3.2 g/cm3的密度及较高的升华温度(约2700 °C),在任何已能达到的压力下,它都不会熔化,且具有相当低的化学活性。由于其高热导性、高崩溃电场强度及高最大电流密度,在半导体高功率元件的应用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2]。
弥散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耐疲劳等性能优点[3-5]。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具有加热均匀、升温速度快、烧结温度低、烧结时间短、生产效率高、产品组织细密均匀、可保持原料的自然状态、可烧结制备梯度材料以及复杂工件等优点[6]。本文选用铜-碳化硅复合材料作为研究对象,以碳化硅增强铜基体,预期将该复合材料应用于车载发动机散热器。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基体材料选择高纯电解铜粉(纯度99.9%),增强体选用碳化硅粉(纯度99.9%)。将铜和碳化硅分别按照99%和1%,97%和3%,95%和5%,93%和7%,91%和9%的配比置于行星式球磨机中干磨2 h,使粉料混合均匀。后将混合均匀的原料粉末置于圆柱模具内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以制得不同含量的复合材料样品。烧结温度为900℃。烧结时间为5 min保温,烧结压力为30 MPa。烧结样品的直径为30 mm。将制备所得样品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以下简称SEM)进行形貌观察。再用HV-5 小载荷维氏硬度仪测量复合材料的维氏硬度,测试载荷为1N,加载10 s,每个样品测试4个点以上取其平均值。采用旋转摩擦实验来测量摩擦磨损硬度,摩擦载荷为5N,旋转速度为200 r/min,单样测试时间为30 min。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微观组织
不同含量Cu/SiC复合材料的SEM微观表面形貌图像如图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Cu/SiC复合材料中,SiC颗粒整体分布都较均匀,说明高能球磨能够有效改善增强颗粒在基体中的均匀分布,烧结样品质量较好。随着SiC颗粒含量增加,颗粒在样品中分布更为均匀,团聚现象明显减少增强效果明显。但当SiC颗粒含量提升至9%时,可以看出SiC颗粒之间形成了纹路状结构。SiC属于空间网状结构原子晶体,C与Si原子都与多个原子相结合。纹路状结构的出现说明较高SiC含量下SiC的原本结构受到一定的破坏,生成了新的C-C和Si-Si键。此时SiC的含量增加,但结构被破坏,导致增强效果减弱。
图1 不同含量的Cu/SiC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Fig.1 Micro morphology of Cu/SiC composites with different contents(a)纯铜;(b)1%SiC;(c)3%SiC;(d)5%SiC;(e)7%SiC;(f)9%SiC;
2.2 性能
表1为不同含量的Cu/SiC复合材料硬度。从表中可以看出,SiC颗粒的添加能大幅提高复合材料的硬度。这是由于SiC的高硬度极大强化了复合材料。随着SiC颗粒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硬度迅速提高,当SiC颗粒含量由1%提升至5%时,复合材料硬度升高幅度较小。这是因为当SiC颗粒含量达到5%时,SiC颗粒与铜基体的结合程度较好,致密度较高,表现为稳定的硬度值。随着SiC颗粒含量继续增加,Cu/SiC复合材料硬度继续提高,且变化幅度较大。同时致密度下降。
表1 不同含量的Cu/SiC复合材料的硬度Table 1 Hardness of Cu/SiC composites with different contents
从中可以看出,当SiC颗粒含量偏少时,增加SiC颗粒含量可在球磨期间形成较多的细小SiC颗粒,可提高复合材料的致密度。而进一步提高SiC含量时,会出现大量SiC颗粒的团聚现象,导致复合材料致密度反而下降。
下图为不同含量的铜-碳化硅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曲线,在碳化硅含量为7%时,摩擦系数最低。碳化硅含量超过7%时,与纯铜和碳化硅的摩擦系数相比,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出现显著增大。该现象说明该含量下,复合材料的自润滑性降低。
图2 不同含量的SiC/Cu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变化图Fig.2 Variation diagram of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SiC/Cu composites with different contents(a)纯铜;(b)1%SiC;(c)3%SiC;(d)5%SiC;(e)7%SiC;(f)9%SiC
表2 不同含量的Cu/SiC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Table 2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Cu/SiC composites with different content
结合图表可以看出,相比于纯铜,含少量SiC的复合材料样品表现出较高的摩擦系数,说明此时界面结合较差,致密度较低。随着SiC含量增加至7%,SiC粉末更加广泛地分布在铜基体中,产生更加优良的致密度与耐磨性能。当SiC含量增加至9%,摩擦系数出现显著提升。说明了此时SiC含量过高,样品润滑性能下降。
3 结论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制备了不同含量的SiC增强SiC/Cu 复合材料,观测了复合材料的组织性能,研究了SiC颗粒含量对复合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
(1)高能球磨能促进增强颗粒的均匀分布,减少团聚现象的发生。放电等离子烧结具有烧结温度低、保温时间短的特点,可有效减少甚至避免基体与增强体有害反应的发生。烧结样品中增强体分布均匀,增强效果明显。
(2)当SiC颗粒含量较低时,随着SiC颗粒含量增加,颗粒分布更加广泛,且团聚现象减少,复合材料致密度提高,复合材料硬度与耐磨性均提高。当SiC颗粒含量超过7%时,SiC结构发生变异,原子间结合变弱,导致增强效果降低,润滑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