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2021-12-14张玉鑫

山西农经 2021年15期
关键词:高素质农产品电商

□周 楠,刘 欣,朱 晶,张玉鑫

(塔里木大学 新疆 阿拉尔 843300)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农业生产和农业发展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互联网+”农业成为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农业存在基础结构脆弱、产出效率低和竞争力不足等问题,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在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大大促进了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创新,更有利于农业经济高速发展,为提升农业生产利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

农业经济改革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作为新时代促进生产模式变革的动力,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将为农业发展带来新技术,为农产品销售带来新途径,从而实现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目标。

1 “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如今,“互联网+”是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也是促进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在提升经济活力方面有良好的作用。但是受传统观念、文化水平和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影响,我国农业经济与互联网之间的融合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3 个方面。

1.1 “互联网+”农业的意识不足

“互联网+”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相对于传统农业生产、销售的方式,农业从业者对互联网较为陌生,再加上我国农户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没有利用互联网学习的意识,甚至一些农户对互联网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2]。

另外,一些农产品经销商在销售农产品的过程中,过于关注短期经济效益,但是“互联网+农产品销售”当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导致农产品经销商对线上销售的积极性不高。而且,人们在采购农产品时,潜意识地认为只有“手摸口尝”后才能买到质量好的农产品,对于网上交易的信任度不高。

1.2 “互联网+农业”经济效果不显著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各大互联网平台为农产品生产经营提供了良好的销售平台。但是,在电商平台上,农产品的优势无法显现出来,大部分消费者倾向于在电商平台上购买服饰和生活用品。生鲜市场和超市是农产品销售的主渠道,也是深受消费者认可的营销平台,间接阻碍了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发展[3-4]。

在电商市场激烈竞争的新时期,虽然一些电商平台为农业提供了展示平台,但是销量和影响力并不显著,能否在互联网平台打开销路,直接影响农业经济发展成效,也是农业农村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1.3 缺乏高素质人才

互联网信息技术属于高新技术的范畴,高素质人才是支持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互联网+”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历程较短,互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并不广泛,专业性、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较为紧缺,特别是在农业经济日益得到重视的时期,缺乏高素质人才直接阻碍了“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步伐,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同时,我国农业从业人员对互联网的认识不足,接受新兴事物的能力较差,不能有效应用互联网技术服务农业生产,直接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5]。

2 “互联网+”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

2.1 加强对“互联网+”的认识

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相对于传统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营销方式,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融入,将为农业生产带来新的活力,为农产品营销带来新的途径,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引擎。农业相关部门要重视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宣传,特别是要培养农户、经销商和客户的互联网意识,改变农户传统的农业生产观念;促使经销商意识到网络营销的重要性,积极认可并发展农产品网络营销;让广大消费者更加认可网络营销的农产品,实现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农业经济的高度融合,发挥互联网在农业经济中的优势和作用。2020 年9 月,河南省南召县云阳镇举行了“消费扶贫月抖音助农实操培训班”,聘请南阳市两名短视频制作专家授课,加深农民对“互联网+”的认识。

对于农户而言,需要学会利用互联网学习新的农业生产知识,提升农业生产水平,掌握农业技术和市场规律,不断提升农业生产质量。

对于农产品经销商而言,需要意识到互联网对市场发展带来的变革,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创新经销方式,让互联网成为经销的新动力,实现线上营销的发展目标[6]。

对于消费者而言,要意识到互联网对于农产品营销带来的改变,接受线上销售农产品这一新方式,逐步增强对线上农产品的信任。

2.2 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在“互联网+”时代,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创新了农产品销售方式,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更有利于提升农民的种植效益,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定期举办电子商务进乡村系列活动,全镇已有常年性定点农村电商网点200 多户,农产品远销内蒙古以及东北、西南等地区。

同时,与农业经济相关的人员要学习国家关于支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文件,引导农村企业参与到电子商务建设工作中来,充分发挥天猫、京东和拼多多等网络销售平台的优势,促进农产品在线营销,特别是根据农产品的特色打造乡村特色,并在电商平台上加强宣传,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增强农产品在电商平台的影响力,促使电商平台成为农产品销售的良好途径,有效提升农民的种植效益[7]。

2.3 打造智慧农业

农村需要加大对GPS、遥感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的研究,完善基础设施后,构建智能化的种植系统和养殖系统,实现农业生产信息化和智能化,打造智慧农业园区,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促进农业经济繁荣发展。2018 年,宾阳县组织实施了水稻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通过水稻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监管水稻产业化发展状况,动态监测水稻生产基地建设、产业化主体发展情况和农业观光发展等,实现了智慧农业的发展目标。近年来,智能化灌溉系统在我国南方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自主灌溉的方式,不仅减轻了农民的种植工作量,而且大大提升了灌溉效率,很好地提升了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

另外,政府部门应发挥出自身的主导作用,建立有效的资金融入制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经济发展,为“互联网+”农业提供良好的资金支持[8]。

2.4 培养高素质人才

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更需要培养会使用互联网的高素质人才,为农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政府部门可以成立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队伍,特别是要引导高素质的互联网人才加入农业经济发展队伍,从而对农民、经销商和消费者提供有效指导,提升农民、农村带头人和党政干部的互联网思维,让互联网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有效带动农村经济发展。陕西省太白县促使电商培训常态化,为农村电商培养了很多高素质人才。

同时,政府部门需要鼓励懂农村经济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人才担任村干部,在乡镇成立“互联网+农产品营销”产业孵化园,支持农业电子商务、智慧农业等项目的发展,增强农业经济的活力,促使互联网信息技术成为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3 结束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农业经济朝着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迈进,智慧农业、电子商务成为农业发展的热点。农业相关部门需要意识到“互联网+”时代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状况,积极转变农业生产和发展思维,强化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认识,积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打造智慧农业,培养和发展高素质人才,促进农业经济繁荣、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高素质农产品电商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电商下乡潮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