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手册缘何要“无人物不产品”?

2021-12-14萧熠川

中国农资 2021年19期
关键词:宜家手册指南

上周,笔者在《企业手册为什么会沦为摆设?》一文中分析了目前企业在产品手册设计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本周,将聚焦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为此,笔者确定了学习、模仿的方向,寻找到了一个非常具有内涵的样板——《宜家指南》。

《宜家指南》设计思路值得学习

肯定会有人像笔者当初那样有疑问:宜家是家具家居公司,是外国公司,是世界级企业,离我们太远,跟我们行业不同……但凡是企业,我们都要面对自己的特定用户,用户的需求和要求一定是有共性的!或者反过来讲:为什么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企业手册设计上千篇一律万人一面?为什么对这种雷同熟视无睹,反而对学习宜家的企业手册生出如此多的质疑呢?答案就是我们对企业手册的作用价值重视不够、研究不够,自然也就遑论什么学习提升了。

为研究这个问题,笔者把能搜集到的多年的《宜家手册》仔细反复阅读后,发现《宜家手册》之所以能够吸引笔者阅读,并且在无意间保存许多年,很大的原因就是它的设计好!有内容,不落伍,又具有行业之外的思想认识价值。最终,笔者将《宜家指南》对企业手册的设计启示归纳为四条:“无人物不产品”“无场景不功能”“无故事不理念”“无案例不概念”。

“无人物不产品”的含义及好处

“无人物不产品”的句式是来自对一个名句的模仿。上中学时语文老师倡导我们多读书、多记笔记,告诉我们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就是说“如果要读书,一定要动手做笔记”。“无人物不产品”的意思就是“如果要介绍企业的产品,一定要有使用者出现”。

笔者翻遍所有的《宜家手册》,发现他们的产品不可谓不丰富,但给人印象深刻的是,不论是拳头产品,还是小件产品,能采用使用者的场景,就一定把消费者与产品融合在一起来展示。反观我们的企业手册、产品手册,几乎不见有消费者的影子。

不管我们的企业手册秉持什么哲学,两相对照,笔者宁愿相信《宜家指南》代表了正确的方向。

究其原因,一是《宜家指南》的将具体产品与消费者使用场景连接融合在一起的手法,首先给读者一种人文的温度感。产品不再是毫无生气、毫无灵魂的物质构成,而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第二,这样的设计思路是严格贯彻“消费者导向”的结果。我们都知道最好的产品是贴近消费者需求、甚至是消费者参与设计的产品。在产品研发、设计、改进阶段,笔者相信农资企业也在贯彻这一点。但到了最终的展示阶段,消费者消失了,令人遗憾。第三,宜家的产品消费场景,笔者不知道是真实的消费者还是模特,但将人物设计到消费场景中来,还可以起到体验和检验产品功能的效果。相信大家也和笔者一样不会相信:一个设计不好、质量有缺陷的产品,能让消费者和模特拍出心满意足的照片来。

两点实现“无人物不产品”设计

从对《宜家手册》的总结看,他们采取的手法很多:一是重点产品、拳头产品、核心产品、创新产品,一定要根据产品的独特功能,设计或者抓取消费者在享用产品时的情景。比如宜家一款单人床,谁用?怎么用?如果仅仅是一张产品的照片,和一组产品规格、质地、价格信息,好像没有错,但手册发挥了促销的作用吗?答案是:没有!宜家将它放在父母卧室,并为它的产品功能做了扩展:图片标题叫“半夜闯入卧室的‘不速之客’”。内容是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的精心呵护。比如在最初开始独立睡觉的时候,他总是喜欢半夜闯进爸妈的卧室,因为这里是他最感安全的地方。可双人床睡三个人显然有点挤,那就给孩子在爸妈卧室添一张单人床吧!这或许只是孩子成长中那一年半载的需要,但一张图就把一张床变成陪孩子成长的贴心物件,不仅开发了产品新价值,还教育引导了消费者。看来人是“产品说明”最好的语言。

二是不论怎样都为人着想。即使是没有设计、拍摄人的场景,但企业的大脑里,每个产品的背后目标和终极目的还是为人服务的。所以,有了这个坚定不移的理念,你总是能给出人的影子、人的温度、人的价值。而这些,其实都是企业的价值和分量。再比如宜家有一款床用餐桌,价格只有69 元。但即使这样一件不起眼的小商品,《宜家指南》仍然贯彻了“无人物不产品”的原则。在产品的照片上,采用一个投影,在空荡荡的床用餐桌上增加了蛋糕、气球、牛奶、水杯的影子。虽然没有人,但巧妙地展示了产品的多种用处:看似一个小物件,但当你刚起床时,小餐桌上的蛋糕、气球和“祝你生日快乐……”是不是特别的温馨?是不是特别记忆深刻?但如果没有这个小餐桌,你的这些家庭创意、温馨时刻,可能就无从着手。看,即使小产品、即使没有人,但影子背后还是藏着对人的关心。

猜你喜欢

宜家手册指南
宜家,在中国趟过大江大河?
No.4 又一个高频词汇将淡出淘宝搜索栏
指南数读
宜家家居禁止在店内开“过夜派对”
Chinese Characters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School Admission择校
兔兔自杀手册
School Admission择校
就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