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西藏乡村振兴的战略路径研究
2021-12-14德吉央宗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藏拉萨850007
□ 德吉央宗(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西藏 拉萨 850007)
一、西藏乡村发展现状
当前西藏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继续保持了稳中向好、稳中向优的发展态势。农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全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6家(其中国家级11家,自治区级24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3726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76家、自治区级示范社118家),纳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的家庭农场有217家。新增6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总数达到41个。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已制修订各类农牧业标准92项,预计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178个,总数达到399个。累计获得国际国内展销展会金奖产品41个。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高质高效创建面积各190万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3.6%,化肥农药使用量继续保持零增长,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70%以上。农村改革取得新成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正在促进成果转化运用,土地流转面积达24.7万亩。截至目前,已完成74个县(区)清产核资工作,共清查资源性资产1.67亿亩、经营性资产94.3亿元、非经营性资产128.8亿元。超额完成36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全力推进产业脱贫工作,完善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全面完成23.8万人的产业脱贫任务,间接带动全区70多万农牧民实现增收。
二、西藏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尽管西藏乡村发展上已经取得一定成就,但依旧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农业发展与环境发展依旧是乡村振兴建设中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农业在发展与建设过程中,新型农业技术、农业机械等投入使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不得不关注。
(2)乡村市场发展问题。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过程中,农业市场发展是决定农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但是在现阶段的农业市场发展中,还存在着农业产品标准化建设不足、农产品销售模式落后以及农业模式过于固化等问题。这就导致了西藏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与推广受限,无法通过农业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实现对西藏乡村发展问题的解决。
(3)乡村产业模式亟待革新。创新西藏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是实现西藏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与必然过程。现阶段西藏农业产业发展模式过于陈旧,农业产业发展体系建设无法实现对西藏农产品经济转化效益的全面提升,给西藏乡村的振兴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4)村民素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尽管随着相关国家政策推进,村民素质水平已经有所提高,但在村民培训上依旧存在不足,导致村民农业相关技术掌握水平有限,成为制约村民农业技能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而导致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同培训方式陈旧、培训缺乏计划等直接相关。
(5)乡村文化发展内在动力不足。乡村文化以乡村为依托,乡村文化的发展是乡村发展的内在体现。当前在乡村文化发展上重视程度还不够,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明显不足,很大程度上限制乡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6)乡村人才培养关注度还有不足。乡村发展中人才所能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在西藏地区乡村振兴中,迫切需要优质人才的加入,而吸引力不足,是导致乡村人才不足的重要原因。
三、西藏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
(一)保护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在推动乡村振兴同时,进一步强化环保宣传,提升村民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促进乡村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发展目的。结合当地情况持续推进绿色乡村建设,参照桑珠孜区江当乡“光伏小镇”建设,利用“光伏+生态设施农业”产业扶贫示范园,助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推动西藏乡村脱贫攻坚工作。同时在西藏乡村振兴中,依旧不可忽视山水林田湖治理工作,对突出的环境问题进行治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持续推动国土绿化行动,在有条件的地方消除“无树户”。在阿里、那曲、日喀则等地方构建高质量生态公园,积极推动绿色乡村打造。另外,为推动乡村发展与环境和谐发展,积极推进农牧区“厕所革命”建设,将资金分配同完善生态保护成效挂钩。
(二)建设完善乡村市场
(1)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发展。农业标准化建设是提升农业产业经济的重要途径,农产品标准化建设不足的问题,给西藏农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巩固和完善农牧区经营制度,强化承包草原(耕地)经营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等工作力度,有效开展农牧区集体资产核资。深化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建设普惠型农牧业保险体系、建立新型农牧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提高农牧业大灾保险保障质量。
(2)农产品销售模式升级。电子商务作为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现代商务贸易模式,已经成为新时期乡村振兴的必然途径。西藏作为具有多种农产品的区域,在新时期的乡村振兴实践中,就需要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实现对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拓展,以此强化农业经济效益。加强线下农批市场的创新也是当前推动西藏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手机微信公众平台或者手机APP开发,实现足不出户的农产品批发预订,全面提升农批效率,提升农业经济发展速度。
(3)孕育西藏特色农业模式。①基于农产品价值驱动的网络协同。新农业的农业模式不再是传统的“种植养殖-经销-零售”,而是基于新的农产品价值驱动的网络协同,这个价值网络能够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分布式、立体交易网络结构。②机器决策的智能化生产。新农业不再是传统的手工粗放式农业生产,而是充分运用智能设备和技术,采集海量的农业数据,通过算法实现数据智能,进一步结合机械化、自动化,实现机器决策的智能化生产。③土地和农产品资产化。以往,土地和农产品不可抵押,新农业将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实现土地和农产品的资产化,形成数字资产。④农业集约化发展。新农业不再是分散的小农经济,而是通过产业化和金融化的大规模协作的产业经营体,实现农业集约化发展。
(三)构建“三产一体”
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是构建农业产业链的重要途径。乡村振兴过程中,农业产业链的开发与利用是提升农业经济发展速度的必然途径,更是革新农业产业模式的重要举措。在推动西藏地区产业融合中,需要关注各产业优势与不足,取长补短,推动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三产一体”产业模式,不断促进三产融合发展,推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推动基础设施向农牧区延伸,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正确处理好发挥优势和补齐短板的关系,加大牦牛、青稞、奶牛、饲草料、藏猪、藏羊六大产业发展力度,完善农牧区商品物流体系、流通体系的完善。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农牧区人口顺利转移落户,坚持固边与兴边并重、屯兵安民并举,打造宜居宜游的边境小康村。
(四)健全村民培训
结合当前乡村振兴事业发展情况,健全村民培训体系,全面提高村民素质水平,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内在人才,带动乡村的全面发展。首先,制定村民培训计划。结合当前村民素质具体情况,制定村民农业新技术、新理念、新知识的培训,在培训中,积极运用“乡村喇叭”、“乡村公众号”、乡村展板等方式进行宣传提高村民自主学习意识。其次,定期系统培训树立典型代表。为调动村民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积极性,定期组织村民进行系统性的培训,在培训中对表现优异的村民给予奖励,树立典型代表,用榜样的作用带动村民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大力开展农牧民技能培训,提高农牧民专业技能水平,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
四、结束语
在西藏乡村振兴发展中,需要全面加强农业产业升级,构建西藏特色农业发展模式,以金融加持农业发展,以产业引领农业发展模式创新,以文化振兴乡村,以人才推动发展,全面提升农业发展速度,提升西藏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实现西藏农村的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