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全产业链促进兴宁漉菜乡村产业发展

2021-12-14

黑龙江粮食 2021年7期
关键词:兴宁温泉发展

□ 陈 伟

(1.广州工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850;2.兴宁市叶南渔村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广东 兴宁 514500)

兴宁蔬(漉)菜标准化示范种植与关键加工技术项目是2020年广东省科技厅企业科技特派员项目(GDKTP2020057200),是广州工商学院与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广东省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兴宁市叶南渔村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的科研服务课题项目。项目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行动,努力探索解决兴宁市叶塘镇蔬(漉)菜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与瓶颈,促进蔬(漉)菜乡村产业振兴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兴宁漉菜历史及产业发展现状

(一)兴宁漉菜的由来

兴宁漉菜,是“兴宁叶塘温泉漉菜”的简称。兴宁漉菜的发展有近千年历史,是中原先民南迁至兴宁(古称齐昌)后,利用当地自然温泉资源对蔬菜进行传统手工制作的特色产品。兴宁当地至今流传制作漉菜的故事:唐宋朝时期,汉人先民从北方中原,迁徙至粤东山区齐昌县(今兴宁市),在叶塘山区一带发现天然85℃的地上温泉,人们开始运用温泉进行食养,其中,现今磐安围村屋有一个读书人把刚收割的青菜拿到温泉进行浸泡(古话称为“漉”),后放在稻禾草编制的草袋中。因当时劳累,直到第二天才取出,他就想了想,把已经变黄的青菜切细并进行炒制,竟发现爽甜可口,无酸味,送给邻居们品尝,受到大家称赞,从此以后开始效仿制作漉菜,并流传至今。温泉漉菜成为兴宁叶塘镇“三宝”(温泉漉菜、金银豆腐、牛对猪萝卜丸)之首。

明朝兴宁县令祝枝山深受当地老百姓的爱戴,为繁荣地方经济,在现在叶塘镇温泉汤湖和鸭池村附近体察当地民情,自出餐费到当地一村民家中“吃百姓饭”,村民一家人很感动,特用家中自制温泉漉菜进行招待其就餐,祝枝山品尝后深为赞叹和感动,其特独无盐腌制、温泉发酵的特点吸引了他,他仔细询问制作过程,从外观口感纷纷配以诗句描述,饭后挥笔题词“齐昌漉菜闻名扬”,从此当地餐饮习俗中温泉漉菜成为一道家喻户晓的客家特色菜肴。

(二)兴宁漉菜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前,兴宁叶塘镇里村民家家种漉菜蔬菜和手工制作漉菜,市场上销售漉菜的商铺或摊贩比比皆是。改革开放后,受珠三角经济快速发展和政策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受市场影响向珠三角区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呈“哑铃”状,年轻人到珠三角区域务工,传统的漉菜原料种植慢慢随着劳动力不足而出现荒地不种状态,传统温泉漉菜产量明显下滑,漉菜市场受到较大影响。漉菜原料蔬菜从原来企业自己种植,到后来因需求量增加,不得不外购原料,但外购原料成本及菜的品质往往不好控制。周边的企业和农产品经营户都有经营温泉漉菜,往往以当地特产形式进行销售,产品品类少且同质化,没有相应品牌。

近来年,随着新农村建设和乡村产业的发展,作为当地资源禀赋特色农产品食品,兴宁漉菜的发展逐步被人们重视起来。兴宁叶南渔村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早期以当地客家美食餐饮为主的企业,随着特色餐饮农家乐的发展,企业描准市场和客家需求,以经营当地农产品食品为主餐饮美食,企业日益发展壮大,餐饮农家特色明显,被评为“五星级农家乐”,在当地小有名气。其中,每天餐桌上必有温泉漉菜,传统温泉漉菜菜品深受市场和消费者青睐。企业经多年经营,成为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作为温泉漉菜发展较好的兴宁叶塘镇鸭池村,在村书记的带领下,党建引领,革新观念,务实拼搏,始终坚持乡村发展产业的理念,积极为温泉漉菜产业发展而不懈努力。镇与村上种植漉菜原料的芥蔬菜农户越来越多,产品以温泉浸泡发酵成原漉菜或传统烹饪工艺制作出的炒菜菜品而进行市场销售。经过多年发展,兴宁叶塘镇“温泉漉菜”已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特色农产品食品。2020年,经过兴宁市叶南渔村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与广州工商学院进行校企合作的共同努力,“众一口”品牌温泉漉菜被广东省食品协会认定为“广东岭南特色食品”。

二、兴宁漉菜产业发展主要问题和瓶颈

兴宁漉菜产业发展受多方面条件和因素制约,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以及农业方面技术技能及经营人才缺乏,产业链及配套设施或服务还没完全形成等,严重影响兴宁漉菜产业发展,其主要瓶颈是兴宁漉菜产业链发展不完整。

(一)农村农业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

现在兴宁叶塘镇农村一些农户自留地田地存在人力不足而丢荒弃荒的现象,一些田地不能充分利用。土地流转难及不能集约化经营问题突出,部分村民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小农意识较严重。

(二)乡村农业产业方面的技术技能及经营人才缺乏

由于原城乡二元结构存在及其影响,乡村产业中大量需求的懂农业、懂农村、懂产业、懂技术技能、懂经营等的应用型人才极其缺乏,大批专业人才因不同原因而到珠三角区域经济较发达地区就业或创业,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不足且劳动力普遍存在年龄偏大和知识层次偏低的现象。农业新科技农村人才与新型职业农民的人才数量与乡村产业发展需求量严重不匹配。

(三)产业链不完整,市场竞争力不强

兴宁漉菜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形成漉菜产业的时间并不长,产品以传统漉菜制作原料的当地芥菜、经温泉初级处理或加工而成的漉菜和经烹饪加工的漉菜菜肴为主。产品受众群体范围基本限于当地城乡,企业化经营运作漉菜产业还没完全形成,产品单一,前向一体化与后向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缺乏,完整的从种子、种植、加工到消费服务的产业链还不够完整,缺乏产业配套相关支撑,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场可持续竞争力不强。

三、打造全产业链运营模式,促进兴宁漉菜乡村产业发展

(一)积极宣传和引导,加快转变传统思想观念

当地政府部门应积极宣传和引导,鼓励农户在自愿的基础上,转变传统思想观念,通过自愿成立农民合作社会组织或与企业或村联合成立经济联合体等形式,加快农户的土地流转与集约化经营问题。产教融合与“政-校-企-村-户”联动合作,加强科技教育宣传和引导,加快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对兴宁漉菜产业发展的影响。

(二)产教融合培养技术技能及经营人才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而人才则是产业振兴发展的重要因素。优秀乡村产业经营与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是当前兴宁漉菜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可通过政府订单式购买服务模式,与中职、高职院校开展“政、校、村”合作培训模式,引导年轻人或企业等资源积极回乡参与乡村产业振兴行动与就业创业,培养爱乡村、懂农业、懂经营、懂技术技能和懂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全面提升农民整体职业素养。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在“政-校-企-村”联合下,政府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与政策支持作用,发挥高校培养专业人才和科学研究的阵地作用,发挥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与示范力量,发挥村委会村民自治管理和乡村产业振兴可持续致富为民桥梁作用,协同培养乡村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积极打造兴宁漉菜完整产业链,增强竞争力,促进产业可持续绿色发展

结合国内外产业发展实践经验,应用产业价值链理论、经济学理论和管理学理论,在政策的正确引导下,依靠科学技术和人才、团队协同精神、共同富裕与可持续绿色乡村产业振兴的理念,以“党建引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政校企村户”联合协作,做好战略规划,推动“种子培优→科学种植→初、深加工结合→消费服务”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积极打造兴宁漉菜完整产业链,增强竞争力,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四、结语

特独的温泉资源和当地蔬菜种植与人文饮食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兴宁温泉漉菜特色产业。构建从种子培优、科学种植、独特工艺加工到消费服务的全产业链模式,保证兴宁温泉漉菜从“田园”到“餐桌”的农产品食品质量与安全,促进兴宁叶塘“一村一品”温泉漉菜产业振兴发展,带动当地农户更加持续富裕,为兴宁当地乡村振兴发展积极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兴宁温泉发展
KAI BEPPU温泉酒店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画作欣赏
忆1949年9月兴宁坭陂象狮岭战斗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应用双曲函数性质巧解函数问题
铭湖温泉
铭湖温泉
露天温泉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