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可低估地理标志产品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
——以河北省地理标志产品为例

2021-12-14康永霖刘一秀杨梦雪

中国农业会计 2021年11期
关键词:标志产品发展

康永霖 吴 莎 刘一秀 杨梦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乡村振兴应立足于当地地理、气候、人文等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优势农产品,推动农业产业化。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其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命名的产品,具有高附加值、产自特定地域、具备深厚文化底蕴等特点,它对地方特色产业的形成、发展、繁荣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依托地理标志产品发展特色农业、开发特色农产品,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地理标志产品充分利用政策红利,同时发挥自身价值,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成果,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方针得到了体现。

一、地理标志产品发展现状

不同区域的地理标志产品会展现出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其口感优良,味道绝佳,富含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是农业产品中的佼佼者。不仅如此,地理标志产品的文化底蕴深厚,许多地理标志产品已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其各种传说更是闻所未闻。透过地理标志产品,我们可以看到当地的气候环境、地理条件、栽培技术等,这是当地自然和人文的沉淀。

河北省地理标志资源多达400余个。目前,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数量已增至70余个,种植面积达797万亩,年产量37.2亿公斤,产值308亿元,惠民人数178万余人;地理标志平均产值10.2亿元,居全国第三位。为顺应时代发展,如今地理标志产品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宣传和销售,线上销售增强了销售的灵活性和信息流通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疫情对业务的影响,收入可观。一些地区还将地理标志产品与当地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其具有地域特色、文化内涵丰富的优势宣传当地人文和自然环境,发展旅游业。地理标志产品以其独特的地域性、深厚的人文性、集中的保护性、与农业的密切相关性等,深受消费者喜爱,为助力三农政策落实、发展乡村振兴事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地理标志产品对乡村振兴有着积极作用

(一)坚持改革创新,发展当地农业产业

地理标志产品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农产品,为促进区域内农业产业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民合作社积极创新种植技术,以新乐京欣一号西瓜、赵县雪花梨等名优产品为范例,因地制宜,不断进取;各地理标志产品用标企业勇担责任,探索发展模式,创新设计产品包装、拥抱电商拓宽销售渠道,积极扩大产品宣传,改善营销模式,共同实现了地理标志商标、农户、用标企业的有机结合,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不断改革创新,为促进区域农业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推动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

挖掘和推广地理标志产品价值是新时代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至2017年,石家庄市赵县全县已有梨园25万亩,年产3.8亿公斤,全县梨果产业年实现总收入30亿元,成为赵县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唐山市迁西县有栗农10万余人,迁西板栗销往全国各地,栗农人均增收2000多元,迁西板栗成为当之无愧的“板栗珍珠”、山坡上的“绿色银行”。

(三)弘扬区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地理标志产品在长期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形成并延续至今,不仅是物质文化的传承,更是历史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传承。地理标志产品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中形成了许多传说轶事,甚至产生了一系列诗词歌赋,且多数具有较为明晰的产品发展史,民间广泛流传了与产品相关的民俗、歌谣、饮食文化等。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与推广,有利于区域文化输出,特色文化弘扬又反哺地理标志产品,增加其经济收益,二者相辅相成,不断扩大品牌及文化影响力。

(四)助推旅游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

地理标志产品是地方旅游景区的特色名片,它与当地文化旅游业有机结合时,伴随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有利于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在人民对美好生活日益向往的今日,特色文旅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地理标志产品本身要求具有生态性,其相关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突出生态自然感受的体验。因而开发地理标志相关旅游业,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大批游客的涌入也对地理标志产品的种植、加工起到监督作用,进一步保证了产品健康安全。

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品牌标识保护不力

地理标志是一种知识产权,而且面临着较为严重的侵权问题。常见的地理标志侵权现象有两类:擅自使用或伪造地理标志名称及专用标志;不符合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和管理规范要求而使用该地理标志产品的名称。如今地理标志产品标识保护缺乏进一步规范,防伪手段较为落后或存在一些漏洞,部分地理标志产品存在以类似产品冒充的现象,市场秩序较为混乱。

(二)品牌效应有待进一步发掘

由于地理标志产品宣传工作不深入,现阶段人们对地理标志产品的认知多停留在略有耳闻甚至一无所知的层面,造成相当一部分农户和企业没有为自家农产品申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概念,地标产品的鲜明特色突出不够,对高质量农产品有需求的消费者没有购买地理标志产品的意识,地理标志产品的独特价值有待进一步宣传。进一步提高知名度、树立品牌效应成了地理标志产品发展的迫切需要。

(三)栽培、加工标准化水平有待增强

地理标志产品质量优,口感佳,但一些地区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和专业技术支撑,在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产品存贮和加工等方面工作成效差,使得地理标志产品的产量不甚理想,品质有所下降。地理标志产品大量囤积时,落后的储存方法会造成农户和企业二次亏损;由于部分地方对于地理标志产品加工缺乏标准化管理,许多地理标志产品通过粗略加工后反而降低了口感,失去了应有的风味特色。

(四)政府及相关部门作用发挥不够

政府缺乏对企业和农户的组织和引导,使地理标志产品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相互孤立,联系受阻;部分地区对地理标志产品未实施标准化管理,造成产品大小不均、口感有异;相关法律制定和实施略有欠缺,市场中存在产品以假乱真的现象。另外政府对于地理标志产品的宣传力度不够,产品知名度有待提升。

四、对策与建议

(一)优化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秩序

地理标志产品为地方经济发展按下了“快进键”,但由于农户及企业通常采用传统管理方法,缺乏必要的防伪技术保护,假冒伪劣的地理标志产品带来了不可小觑的冲击。笔者建议,应合理应用互联网技术和二维码技术,建立防伪溯源平台,创新研发新技术。此外,政府相关部门需强化日常市场监管,积极推广统一、有效的防伪技术,积极营造良好氛围,生产者与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广大消费者共同维持市场秩序,共同保护好民族精品。

(二)提高产品知名度,增强品牌效应

品牌宣传是提升品牌的另一方式。其中丰富和追溯地理标志产品文化内涵,是推进地理标志品牌建设的重点。富有生命活力、历史底蕴的地理标志产品,更容易走进大众视野,获得市场认可。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依托地域特色和文化的结合,让地理标志产品充满历史文化的魅力,吸引消费者感受其带来的文化韵味,加深对该地理标志产品的印象。其次,积极举办产品展会、商品交易会等,通过传统宣传渠道扩大产品知名度,同时结合时代潮流,利用新媒体、电商、直播等渠道,推广地理标志产品,提升消费者及大众对地理标志产品的认知和信任,努力打造品牌、宣传地理标志产品名片。

(三)积极发展线上销售渠道,扩大消费群体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上渠道能够有效降低库存成本和宣传成本,不断促进电商行业发展,线上购物也逐渐成为民众乐见的消费方式之一。积极发展线上销售渠道同宣传地理标志产品,二者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由于地理标志产品具有地域局限性,可以借线上销售让更多人了解不同地方的特色地理标志产品,逐步扩大消费群体。

(四)政府出台对地理标志产品帮扶政策,积极引进相关人才

强化政府引导,加强资金扶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政府应深入推广地理标志产品,倡导市民树立民族品牌意识;持续完善相关帮扶政策,助推地理标志产品发展;严格规范用标制度,加强市场监管,保障产品质量,打造良好品牌;大力扶持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发展,确保产品有销路;积极举办主题展会,推动农村特色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指明方向。政府部门亦需积极引进相关专业的优秀人才,出台有关人才优惠政策,积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努力实现地理标志产品生产过程科学化、规范化,有效保障地理标志产品质量和产量。强化技术支撑,推广新模式,推动地理标志产品进一步完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生活质量改善,有效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

总之,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反观地理标志产品发展现状,洞悉地理标志产品对乡村振兴发展的积极作用,在机遇与挑战中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政府、企业及农户应树立品牌意识,不断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振兴乡村经济。

猜你喜欢

标志产品发展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认标志
首都的标志是只熊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医改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