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下林业产业发展探究

2021-12-14吴玉莲

山西农经 2021年14期
关键词:森林资源林业转型

□吴玉莲

(聊城市茌平区林业服务中心 山东 聊城 252100)

林业产业是我国经济转型与升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挑战下,林业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合理配置资源是当前需要处理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环境保护相关制度得到完善,但是依然存在毁坏林业的情况,对林业产业体系的健全造成阻碍。针对当前林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促进林业产业健康发展。

1 经济新常态下林业产业发展的特点

1.1 林业产业综合价值提升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进步,林业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林业产业发展,对林业产业发展增加了投入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持续提高了我国林业产业的综合价值,推动了与林业产业有关的基础产业发展。林业产业快速发展与我国林业产业整体水平有直接关系。应增强林业产业综合实力,开发林业产业资源,推动林业产业多样化发展,为我国林业产业转型与发展奠定基础。

2018 年底,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为7 万亿元,与2017 年相比增长了2.88%。与此同时,2018 年底我国林业产业对外出口贸易金额累计1 600 亿美元,各种经济林产品产量达到了1.6 亿t。林业产业高速增长,直接体现了我国林业产业转型成果,推动了其他基础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

1.2 林业产业发展科技化

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我国林业产业发展趋势朝着科技化的方向发展。运用科学的种植观念与种植技术,推动林业产业健康、稳定、长远发展,是林业产业提升发展后劲的主要方法。

目前,我国林业产业在科技化发展方面获得了很大的成果。2018 年底,我国林业产业机械化生产率为50%,比2017 年增长20%,这一数据直观体现出我国林业产业科技化发展取得了优良成果。按照这种发展趋势,我国林业应将先进的科学方法应用于技术创新、综合开发、资源使用、林业种植及产业管理等方面,从而获得理想的发展成果[2]。

2 林业产业发展趋势

2.1 社会消费需求结构发生改变

林业产业是推动我国长远发展的主要项目,其发展状况可以对社会发展进步性和生态环境平稳性产生直接影响。自从我国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后,明显改变了各种土地开发性政策与环境保护性政策的内容,对落实人和自然同步发展策略加大了执行力度,构建了完善的环境保护建设制度体系。以上策略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我国社会消费需求的结构,使林业产业的社会需求逐步由原来的资源性需求改变为林副产品需求。

2.2 “三农”问题制约

林业产业在我国农业结构转型升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然而与种植业、养殖业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相比,将林业产业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不良。在转型发展中,林业产业面临非常明显的“三农”问题。

2.3 供给失衡

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我国总体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导致林业产业资源供给存在问题。林业是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类型之一。如果林业产业资源供给需求存在问题,会直接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和林业产业的发展。

3 新常态下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产业结构缺乏合理性

传统林业发展理念对我国林业造成不良影响。我国林业发展过程中未进行详细计划,致使部分地区林业产业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结构性产能缺少、区域性剩余及林地生产力分配不合理等。林业产业结构缺乏合理性还体现在科技创新力度不足、地区发展水平迥异等方面[3]。

尽管近几年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调整产业结构,但是仍然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情况。第一产业在我国产业中占比为36%,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占比总和为64%,特别是将服务作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发展速度非常缓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异。我国产业结构缺乏合理性,为林业产业转型发展增加了难度。

3.2 缺乏对森林资源管护的重视

我国人均森林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失衡,大部分森林资源分布在交通不发达、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的偏远山区。偏远山区普遍存在将砍伐森林资源当作增加收入主要手段的情况。近几年,我国针对森林资源保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是乱砍滥伐的情况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变。

长久以来,我国缺乏对森林资源培养的重视,森林资源损坏严重。为了使森林覆盖率得到全面提升,林业部门每年会种植很多林木,但是缺乏对林木的后期管理与养护,致使林木质量存在很大差异,经常出现病虫害等情况,造林存活率较低。

3.3 技术人员水平偏低

我国林业技术总体水平比较低,直接影响了林业产业的长远发展。首先,林业产业科技水平不高,对产品结构与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其次,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很少经过生产实践转变为实际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对产品生产成本造成直接影响。再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创新力度较小,生产技术水平不高。最后,大多数企业未充分意识到科技创新在林业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致使在具体经营过程中忽略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

3.4 林业科技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以往林业发展定位等原因,导致我国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将采伐林木作为主要方向,科技创新集中于提升采伐效率方面,缺少对林副产品生产和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视。当前,我国林业科研成果数量较少,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致使林业产品科技含量较低。随着林业产业转型与升级,需要将科技当作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利用科技创新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4 新常态下推动林业产业发展的策略

4.1 调整与完善产业结构

当前,我国林业产业想要可持续发展,需要对林业产业结构进行转型与升级。新常态发展背景下,需要采取相应手段,强化林业资源的供给能力。

首先,在当前林业发展形势下,需要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林业转型发展中,采用多样化的手段强化林业资源的总体供给能力。在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背景下,林业部门可以采用网络运营方式,推动林业物种多样化发展。

其次,快速调整产业机构,完善产业链条。将砍伐树木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方式,不能使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市场需求得到满足。在供给侧结构调整的政策背景下,应主要调整过剩产能等内容。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林业产业需要逐步完善与调整布局,推动产业链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4.2 加大森林资源管理与保护力度

森林资源在林业产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如果没有资源,产业就不能得到发展。在科学合理使用资源和摸索新型林业经营模式的背景下,应当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与保护。

针对已经毁坏的林业资源,需要加快更新与改造林业结构,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依据经营目标,挑选恰当树种进行栽植。对于中幼龄树苗,需要加大抚育管理与保护力度,按时除草抚育、透光伐及生长伐等,促进林木生长,使林木生长质量得到提升,为林业产业发展夯实基础。

4.3 积极引进专业科技人才

科学技术在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力量,林业产业行业也不例外。林业产业需要在转型升级的基础上,主动引进信息化技术和设计型人才,使科技力量储备资源最大化。在今后发展中,要发挥信息化技术人才的作用,升级生产线与信息管理系统;发挥设计型人才的作用,增加林业副产品的生产种类,推动林业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4.4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在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将科学技术作为基本条件,在林业产业中广泛应用科技,加快产业转型与升级。林业部门要主动与科研部门、农业高等院校构建合作关系,主动转化最新科研成果并加以推广,提升苗木培养质量,提升营林、造林的技术水平。应在基层加强技术宣传,使林农熟练掌握科学技术,从总体层面提升林业产业的技术水平。

5 结束语

经济新常态下,林业产业快速发展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抓住社会发展提供的良好机遇,根据林业资源特点摸索长远发展道路。我国要改变林业发展方式,扩展林业产业发展渠道,加大对森林资源培养与管理的力度,为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森林资源。

猜你喜欢

森林资源林业转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land produ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