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焦作市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路径研究

2021-12-14李灿芳

山西农经 2021年14期
关键词:焦作市集体经济村民

□李灿芳

(黄河交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河南 郑州 454950)

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发展农村经济的重点,为进一步推进“三农”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重点是发展农村经济,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也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力抓手。《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提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关键。乡村振兴战略已进入新的实施阶段,壮大农村级集体经济可加速实现农村资源优化配置,加快农村产业规模化和科学化经营的步伐,有助于完善农村社会治理,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从多维度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以焦作市乡村发展现状为背景,就新时期如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进行了分析[1]。

1 焦作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属于河南省地级市,北依太行山,与山西省晋城市接壤,南邻黄河,与郑州市、洛阳市隔河相望,东邻新乡市,西邻济源市。焦作市总面积为4 07 m2,有4 个市、4 个县和1 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计45 个街道、36 个镇和22 个乡。近年来,焦作市聚焦脱贫攻坚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着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已经由2015 年的1.84∶1 逐步缩小到2020 年的1.67∶1。2020 年焦作市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4 432 元和20 556 元,增长幅度分别为6.4%和8.4%,以上成果为焦作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顺利实现“三个转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 焦作市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不足

焦作市紧跟党中央的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在激活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产业分布不均,各村资源禀赋各有不同,村民对集体经济的接受程度不一样等原因,焦作市集体经济发展与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2.1 集体经济发展不均衡

虽然焦作市农村集体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产业规划不具体,依然处于“补短板”的攻坚阶段。据相关统计数据,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大多依赖旅游业和特色作物种植,比如修武县、温县,而其他资源不丰富的地区经济发展依然较为迟缓。部分乡村因为缺乏特色资源、特色产业,村民进城务工现象频频出现,由此形成了“空心村”,导致其与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乡村间的差距越来越大[2]。

2.2 村干部引导能力不强

目前,大多数村干部年龄偏大,45 岁以下人数占比较小,文化水平不一,存在对政策的解读不够深入的情况,且大多地区村干部连选连任情况明显,领导班子成员的号召力和执行力有待加强。此外,农村工作烦琐,村干部投身于集体经济发展的精力有限,因此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尤为重要。

2.3 村民参与程度不高

大多数基层群众对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并不了解,对集体经济发展的认知依然停留在初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阶段,对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意义缺少充分的认识。也有部分村民认为把土地给别人种植后,自己的收入只有租金,远不比自己耕种获得的收益高,因此部分村民对集体经济的参与度并不高[3]。

2.4 人才引留难度较大

尽管国家对高素质人才投身乡村建设有了明确的倾向和引导,但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农村各方面条件较城市还存在较大差距。即便在相对富足的农村,村民在享用文化生活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与城市之间依然存在差距。硬件设施不完善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乡村经济发展,人才留用难度也较大。

3 现阶段壮大焦作市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想真正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就必须对村集体进行增权赋能,同时在人才、政策和资金等方面进行探索,推动农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3.1 做好顶层设计,打好发展基础

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需要整体把关。首先,要选好“领头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需要政治素养好,有扎根基层且具有服务群众意识、务实并懂得经济和管理的高素质人才,而非借机寻求机会“跳槽”的人。其次,基层领导班子要健全且足够团结。前期要做好谋划布局,及时选择文化水平相对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年轻人进行重点培养,以便补充后备力量。再次,要时刻关注基层领导班子所需要的成员,提升其综合待遇,充分发挥绩效考评机制的作用[4]。

3.2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

由于各村情况不同,农村集体经济建设不能整齐划一,需要围绕因地制宜的总方针,巧妙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做强做大优势产业。可积极效仿省内外的示范村,结合乡村实际,找到发展的切入点。焦作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是资源禀赋的差异。企业对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如何将这些企业做大并形成产业链才是关键。比如位于武陟县的斯美特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政策的引领下,从单一的“制面”向“功能保健”领域进行转变,逐步走向品牌化经营。该企业的转型发展带动当地拓展产业优势,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了特色产业。其他地区可参考该村的发展思路进行产业布局,做好产业规划。怀川、博农等企业需要尽快组建自己的科研队伍,加快科技研发,适应社会需求,围绕科技兴农方针,积极创新并努力将科技转化为成果。近些年,声名大噪的云台山、青天河等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依托各景点打造焦作市得天独厚的黄河流域文化效果还不明显,虽然景区餐饮、交通住宿问题已基本解决,但是形成产业特色还有一定差距[5-6]。

3.3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地位

在壮大农村整体集体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政府一方面要用权,另一方面要放权,发挥引领作用。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情况。习总书记明确指出,要以县为单位,制定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规划,立足当地的优势,将发展目标、对策与措施具体化,并使之正确可行。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协调农业、财政以及金融等部门,切实为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没有产业支撑的集体经济难以得到持久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亦然。因此,政府各部门要充分聚焦焦作市县域资源禀赋,加大对偏远乡村和贫困村的资金扶持,大胆创新,盘活集体资产,真正“授村以渔”,拓展发展路径。

3.4 做好人才引留机制

优秀人才是引领经济发展的关键。当前,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选择进城打拼,而从农村走出来的高校毕业生很少返乡,这是制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集体经济发展至今,原有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用,急需熟知政府政策、拥有高层次文化素养的专业人才进行专业引领。因此,在乡村振兴取得初步成效的今天,引进以及留住人才是当前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一方面要依靠政府的人才派驻,积极争取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领导驻村指导工作,加大对大学生的引进力度,及时为农村引进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大对现有村委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用知识武装头脑,使其能够更加充分地解读政策,认清发展形势,凭借自身经验及时把握发展机遇,赢得发展先机。

同时,要稳固人才队伍。人才引进难,如何留住真正的人才更难。村委要充分结合区域优势,调动大学生积极投身农村参与经济建设,充分发挥其在电子商务和普惠金融等专业领域的优势,同时提供实践平台,从而实现人才的有效留用[7]。

3.5 提高村民的参与度

随着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土地耕种任务落在了留守老人身上。大多数老人并未放弃自耕,主要原因是对集体经济发展有认识误区。农村老人无事可做,将农耕视为调节老年生活的活动之一。因此在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上,提升村民的认识,提高其参与度尤为重要。要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等渠道及时宣传国家政策,提升广大农民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接受度;公开各项经费支出,让村民明确收益情况及资金流向,真正参与到农村集体经济建设中;村委干部要尽可能丰富村民生活形式,增加娱乐项目,真正实现老有所乐,从而提升农民的土地资源归集意识。

猜你喜欢

焦作市集体经济村民
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和粮食安全保障法列入2022年立法计划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当上演员的小鸭子
焦作市依托信息『云』防治地质灾害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焦作市太极拳特色区域发展评价指标构建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祖孙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