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的管理探索

2021-12-14卞海红

山西农经 2021年23期
关键词:基础设施主体资金

□卞海红

(盐城市大丰区刘庄镇经济发展局 江苏 盐城 2241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着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城乡经济二元化不仅影响了改革成果的普惠性,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乃至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也形成了负面干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为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战略的引领下,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在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PPP 等新型模式的出现,农村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面临着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降低了基础设施的利用价值,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1 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管理的内涵

基础设施是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基础设施管理者是对基础设施的管理活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基础设施管理由不同的要素构成,主要包括管理主体、客体、内容、方法4 大要素。

管理主体是基础设施管理的实施者,传统的基础设施管理以村两委为核心主体。当前,基础设施管理主体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村民、企业、社会组织等,均成为基础设施管理的重要主体。管理客体是基础设施管理的对象,包括农村范围内所有的基础设施,如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农民生活基础设施等。管理内容是衔接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媒介,主要为基础设施的管理以及依附于基础设施之上其他内容的管理。管理方法是基础设施管理中采用的手段,是基础设施管理最为关键的要素。新农村建设中设施管理的4 大要素既各有侧重,也有内在联系。从构成要素的角度而言,基础设施管理可以表述为管理主体借助一定的方法对基础设施开展的管理活动[1]。

2 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管理现状

2.1 基础设施管理主体单一

农村基础设施类型广、数量多,并处于持续增加的态势中。多元化的管理主体是保障农村基础设施管理深入开展的先决条件。然而,当前农村基础设施管理中面临着管理主体单一的问题。首先,未能发挥好村民的作用。村民是农村基础设施的受益者,也是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者。但村民在基础设施管理中的参与度普遍较低,一些基础设施管理由于村民参与不足,甚至出现了“公地悲剧”。其次,缺乏其他主体。诸如市场主体、社会组织等,均在基础设施管理中有着巨大的价值,但他们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管理主体单一,极大地制约了基础设施管理的效果,影响了基础设施的使用价值。

2.2 基础设施管理宣教不足

农村基础设施管理需要全体村民参与其中,做好基础设施管理宣教工作就成为提升村民管理意识的必然要求,从当前基础设施管理宣教的现状来看存在以下两点问题。首先,宣教内容薄弱。多数农村在村民基础设施管理宣教中存在“拿来主义”的现象,简单地将一些已有的宣教模板用作基础设施管理宣教的资源,脱离了基础设施管理的实际情况。其次,信息技术应用不足。村两委在基础设施管理宣教中缺乏创新意识,仍然以传统的广播、开会、学习为宣教手段,未能从信息时代村民信息获取方式变化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严重削弱了基础设施管理宣教的效果。

2.3 基础设施资金管理薄弱

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设施、扶贫工作的开展而言,资金是最为关键的要素,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基础设施管理,均需要大量的资金。但当前基础设施资金管理效果并不理想。首先,资金整合不到位。涉及基础设施的资金具有单位多、项目多,环节多的特点,一些农村将不符合规定的项目资金纳入了基础设施资金统筹整合,并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虚报项目资金的问题。其次,资金使用监管不严。作为资金使用就应准确、真实地记录各种文件、凭证、票据,翔实记录每一笔资金从申请到使用的情况,这样一来既能扶贫,也能防范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行为。但许多农村并没有充分利用好各类票据的作用,相关资金的使用缺乏配套的监管机制[2]。

2.4 基础设施管理方法陈旧

管理方法层面的问题是基础设施管理中的典型问题。首先,管理制度建设滞后。当前,农村基础设施管理中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这导致了基础设施管理标准化程度不高,降低了基础设施管理的质量。其次,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足。作为信息技术体系,物联网凭借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打破了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边界。在物联网的支撑下,物理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从分类走向融合,实现了信息的双向流动与交互。物联网在基础设施管理中具有非常强大的应用价值。但多数农村并没有发挥好物联网的管理作用,影响了基础设施的管理效果[3]。

2.5 基础设施管理监督缺失

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管理还面临着监督缺失的问题。首先,监督主体责任不明确。村两委仅作为管理主体存在,没有深刻认识到自身在基础设施管理监督中的作用。其次,考核评价流于形式。以指标设计为例,指标设计是考核评价中最为基础的环节,有着很强的导向性,指标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考核活动预期目标的实现效果,基础设施管理考核评价指标设计并没有立足于管理主体的实际情况,导致指标和管理工作存在脱节的情况,并且很多指标仅有一级指标,缺乏二级指标,这种粗放式的考核指标体系难以实现精准化考核评价的目标。更为严峻的是考核评价的结果也未与奖惩机制衔接起来。

3 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管理对策

3.1 拓展基础设施管理主体

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的工作,仅依托村两委难以有效实现基础设施管理的目标。对此,需从以下3 点拓展基础设施管理主体。首先,发挥好村民的作用。将村民纳入到基础设施管理主体中,重点发挥好村民在涉农基础设施管理中的作用,培育村民的参与意识与责任意识。其次,引入市场化管理主体。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数量、类型日益多元化,对文化、体育类基础设施,可创新管理模式,引入市场力量,采用合作管理的模式提升管理效率。再次,发挥好社会组织的作用。社会组织指独立于国家政府系统以外,由社会大众依据法律法规,自发组建、自主管理的组织,以社会公益活动和互益活动为主体,在基层治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发挥好社会组织在基础设施管理中的作用,以专业化的社会组织提高基础设施管理水平[4]。

3.2 加强基础设施管理宣教

新农村基础设施管理的深入开展有赖于多主体的共同参与,而管理主体的意识、能力则对基础设施管理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此,要加强基础设施管理的宣教工作。首先,完善基础设施管理宣教内容。从基础设施管理的任务、要求、目标出发,制作基础设施管理宣教内容,以成体系的宣教内容来提升管理主体的管理意识和能力,助力基础设施管理的深入开展。其次,创新基础设施管理宣教方法。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有许多新的特征,从传播主体而言,传统媒体传播主体较为固定,传播主体与信息接受者有明显的分界线,新媒体则模糊了传播主体与接受者之间的区别,任何人都能成为新媒体的传播主体。从传播形态而言,传统媒体传播形态具有单一性,新媒体不仅可以整合以往所有的传播形态,更能借助VR 技术进一步创新传播形态。对此,要强化新媒体在基础设施管理宣教中的作用,如制作基础设施管理宣教短视频[5]。

3.3 夯实基础设施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问题是制约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管理的关键问题,也是影响基础设施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必须夯实基础设施资金管理。首先,整合资金,提高利用效率。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涉及到的资金较多,加强资金的整合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切实发挥资金在基础设施管理中的先决条件。财政部门要从资金的使用方式、要求、目标出发,建立统一的资金统筹指标口径,明确各类专项资金统筹的项目、范围、内容以及相关要求,一方面为资金的专项使用铺平道路,另一方面为后续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其次,严格监管资金使用。针对资金使用中存在的挪用、滥用资金的现象,要进一步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管工作,强化资金使用的审计,并完善相应的责任机制。资金的规范化整合及优化使用,能有效杜绝资金的闲置、浪费以及贪污等现象,更好地发挥资金在新农村基础设施管理中的作用[6]。

3.4 优化基础设施管理方法

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管理方法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两点出发。首先,加强基础设施管理制度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缺失是导致基础设施管理混乱的重要因素。以农村小学体育场地设施管理为例,在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化服务不断推进的情况下,虽然农村小学体育场地设施的社会开放程度日益提高,但是导致了破坏器材、抢占场地等问题的出现。对此,完善农村小学体育场地设施的管理制度,加大违法规章制度行为的惩戒力度,比如损坏赔偿制度、终身禁入制度等,对破坏制度的人员形成震慑。其次,强化物联网在基础设施管理中的应用。在物联网应用之前,信息技术先后经历了3 次革命,分别为计算机、互联网以及移动通信网,而物联网则被视作第4 次信息革命。物联网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网络,可以让任何人、任何事物,在任何时间、地点通信,具有很强的泛在性特征,在基础设施管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可以应用在重要的基础设施,如农村水利设施安装传感设备,实时观察基础设施的运行情况[7]。

3.5 完善基础设施管理监督

监督不到位是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管理的典型问题。对此,需从以下几点完善基础设施管理的监督工作。首先,强化村两委在基础设施管理监督中的主体作用。村两委既是基础设施管理的主体,也是基础设施管理监督的主体。特别是在基础设施管理主体日益多元化的情况下,村两委更应该发挥好监督作用,一方面以村两委成员为基础,组建专门的基础设施管理监督队伍,另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管理监督制度建设,提高基础设施管理监督的规范化水平。其次,加强基础设施管理的考核评价。以基础设施管理主体为考核评价的对象,结合基础设施的类型以及管理主体承担的责任,科学设计基础设施管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以量化的形式将管理主体在基础设施管理中的表现呈现出来,强化管理主体的责任意识。再次,完善基础设施管理的奖惩机制。以考核评价的结果为依据,出台具体的奖惩措施,对评价得分较高的主体予以一定的物质、精神奖励;对评价得分较低的主体予以相应的惩戒,在基础设施管理主体中形成激励效应。

4 结束语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破除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战略。历经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农村的经济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贫困发生率降至1%以下。当前,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基础设施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升,而基础设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则是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此,要从拓展基础设施管理主体、加强基础设施管理宣教、夯实基础设施资金管理、优化基础设施管理方法、完善基础设施管理监督等方面采取较好的措施。

猜你喜欢

基础设施主体资金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论碳审计主体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何谓“主体间性”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