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的策略试析

2021-12-14韦晨

山西农经 2021年23期
关键词:生态化城镇化转型

□韦晨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程分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城镇化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也是刺激国内消费需求的着力点。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应加快建设科学的城市布局,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有效结合,走集约化、智能化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对于农村地区来讲,传统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不适应城镇化建设需求,因此,应加快发展新型产业,合理利用农村地区的特色资源,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对此,文章将重点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的困境和对策,探讨如何利用新型城镇化建设所带来的政策优势,为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搭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1]。

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面临的困境

1.1 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目前,我国对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定位大部分都是以周边城市为主,且大部分都是以自己的乡村属性作为卖点,在进行规划和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大多采用类似的模型,后期的发展又是采用雷同管理和网络营销等手段,导致项目的开发和自身资源条件下的环境相互结合不够紧密,缺乏区域性的特色和产品品牌的个性,难以建立起顾客的黏性,空心化现象严重,发展后劲不足。部分地区在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把传统文化和乡土旅游进行有机融合,忽略了对乡土文化的强烈吸引,造成了文化基础和底蕴的缺失,不利于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和保存。另外,大多数乡村旅游企业由于缺乏针对游客在乡村文化、精神等方面需要进行分析,疏于针对游客个性化探索,以至于这些人员在乡村旅游目的地感觉到其满意程度相对较低、停留时间相对较短,使得这些乡村旅游向一次性消费转型,降低了返回率,难以提高发展水平。

1.2 基础设施水平有待提升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和经济水平比我国其他城市而言普遍相对偏低,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完善,同时也由于一些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原因的限制,例如投入资金困难等,无法为我国农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旅游基础设施。并且,当大多数农村地区由于道路、停车场等方面的问题,可达性和出行进入性不强,而且厕所改造革命也不彻底,通信信号缺乏,餐饮住宿等一系列配套服务设施很难充分满足广大旅游人员的高层次要求,严重地制约着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2]。

1.3 缺乏环保意识,环保投入力度不足

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游客通过各种交通工具留下乡村地区,由于交通工具频繁使用导致废气排放量增多,加剧了乡村地区的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等问题。各种旅游设施排放产生的污水,也对乡村地区的水体造成了污染。一部分旅游者的综合素养比较低,在游玩过程中随意丢弃垃圾,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除此之外,旅游景区违法违章建筑较多,任意开辟索道,产生的废渣等固体垃圾随意堆放,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很多旅游活动已经超过了乡村旅游景区的生态承载力,进而破坏了景区的生态平衡,最终导致乡村景区环境功能减退。与此同时,部分乡村地区并未投入足够的资金,也尚未出台相关的环保政策,导致环保问题尤为突出[3]。

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的动力因素

2.1 旅游需求增长带来的驱动力

第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镇化进程越来越快,而且城市居民人口总量越来越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乡村旅游的需求市场。乡村地区的田园风光,吸引了大量的城市游客前来游玩。另外,优美的自然景观,满足了城市游客对自然心理的需求。第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扩大了乡村地区地产的需求量。老年人口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他们到乡村地区游玩的频率越来越大,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乡村旅游的需求扩大,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第三,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的消费结构出现了显著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驱动了乡村旅游经济的转型发展。尤其是近几年,人均GDP 过万的省市自治区越来越多,这意味着我国开始进入到休闲时代。在此背景下,旅游产业消费结构的转变,带动了观光式乡村旅游开始趋向于休闲式旅游的转变。

2.2 政府政策所带来的驱动力

国家大力解决“三农”问题,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必须要认识到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有效缓解我国当前存在的较为突出的人口就业问题。乡村旅游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了推进其逐步趋向于生态化发展,我国制订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进而为乡村旅游实现生态化发展明确了方向。

2.3 要素供给所带来的驱动力

在推进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经济与生态两个方面的效益,而这同时也是乡村旅游实现生态化转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另外,在开发乡村旅游场地的过程中,必须要始终坚持环保理念。除此以外,不管是生态化转型,还是其他层面的转型,都必须要有相应的资金、人才以及技术作为保障。从这一角度来讲,推进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的核心应该是要素供给。除此以外,推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也是实现生态化的基础保障。

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促进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的对策

3.1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推进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

首先,加强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发展乡村旅游,提升乡村地区智慧旅游服务水平。对乡村河道进行治理,可以建设人工河湖,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生活垃圾与污水,进一步强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利用良好的生态田园环境吸引游客前来游玩。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借助于农村优美的田园风光、丰富的农耕与民俗文化等,促进“旅游+农业与旅游+文化产业”布局的形成,推动乡村生态旅游等多种业态融合发展。提升乡村智慧旅游服务水平,可以建设观光园区、特色乡村以及农家乐等,通过网络平台展示旅游产品,并提供网络预订服务,积极利用VR 等系统,推广乡村特色旅游项目和景点,加快构建出生态旅游示范基地、乡村旅游特色小镇以及最美乡村等,通过旅游示范基地的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实现数字经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目标。其次,打造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园区,促进多元产业融合。旅游乡村文化产业园,是依托于旅游文化生态资源和文化遗产所建成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因为主题不明确,以及创意不足等相关问题,导致乡村文化产业收入过于单一,因此,乡村文化产业园区的打造需要制度与政策作为保障,同时还需要有艺术创作和文化创意提供基础保障,从而实现旅游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构造出具有特色的乡村文化部落。与此同时,逐步推进乡村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培育出文化特色。从乡村文化旅游角度来讲,需要利用体验的方式,充分了解文化的深层内涵。面对国内文化旅游体验形式逐步趋于同质化发展的问题,各个地区需要充分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从而打造出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

3.2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推进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

首先,政府需要发挥自身的导向作用,制订出有关的指导政策,把生态化发展与各个产业数字信息化建设、乡村振兴项目充分结合在一起,通过政策鼓励实现各个领域发展。促进数字征信与普惠金融产业的融合,利用双向驱动互动模式,实现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两者的协调发展。宏观层面来讲,对乡村经济落后的地区实施普惠扶持政策,进一步推动乡村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的产业得到迅速的成长,提供信息与经济扶持,进一步缩小乡村企业与其他发达地区之间存在的经济差距。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合理的数字化信息普及方案,提升数字产品推广范围,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配合作用,推动乡村网络运营商业务的开拓。通过政府与运营商之间的纵向合作,可以减少消费者的使用资费,积极推动普遍服务机制的优化,能够提升平台的服务水平,最终实现双赢。其次,针对污染严重的景区,应采用严格的退出制度。加快建设出“谁保护谁受益,谁污染谁受罚”的环保押金制度,对于造成不可逆转污染的景区,除了需要进行相应的罚款之外,还需要给予经营者一定的惩罚。针对景区的容载量并进行严格的划定,避免景区人数超过实际的可承载量。

3.3 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完善,推进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

物质基础是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保障,为了推进两者的有效融合,促使乡村旅游得到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进一步夯实物质基础,对乡村地区开展全方位构建物联网普及渗透,开拓信息化基础建设的新途径。例如,增大网络电缆光纤接入的覆盖面,加大基站的建设,利用无线电进行信息传输。通过这样的方式,从根本上优化传统业务的开展模式。与此同时,完善业务流程,让生产交易的环节与物质消费逐步趋于数字化方向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形态,实现工业经济到智慧经济的转变。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可以依托于数字化设备载体驱动,从而为农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供保障,帮助更多的乡村个体经济、小微企业以及农民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中。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有力的经济支撑,因此要吸引外来资本的注入,降低乡村旅游的准入门槛,从而实现经济价值的提升。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并进一步促进乡村的全面综合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3.4 重视创新与开发,避免同质化旅游产品

充分发挥创新科技与艺术的优势,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推动农业旅游产品的升级。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能使农产品更加现代化,有效规避旅游产品同质化问题。一方面,增加乡村旅游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其观赏性。另一方面,要合理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建设各种类型的农产品主题公园,加大农产品的宣传力度。比如,可以让农产品以景观的形式呈现,进而提升农作物的欣赏价值。

加大文化内涵的挖掘力度,注重创新与创意设计,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价值。建设民俗文化主题博物馆,并在博物馆展示民间文学与传说等,增强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并将其与民俗产品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而实现乡村旅游产品的创新发展。可以组织各种类型的民间艺术活动,并注重民俗文化的创新,有效提高民俗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最终实现深层开发的目的[4]。

3.5 合理利用环保技术手段,提升乡村旅游的生态内涵

推进乡村旅游的生态化发展,进而实现生态经济。尤其是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经济明显比较落后,而且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这是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即使乡村旅游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是其承担的任务也更大,一方面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要实现环保。在这一背景下,需要充分发挥环保技术优势,并在发展过程中严格合理运用和谐与低碳的理念,最终实现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不仅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而且还可以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乡村的吸引力,提升乡村旅游的生态内涵。

4 结束语

为了推动乡村旅游趋于生态化转型发展,必须要加快处理反生态化问题。与此同时,应该实现乡村旅游和城镇化建设的统一发展,将新农村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立足于生态化旅游经济,对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结构以及产业分布进行优化与调整,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增加资金与科技方面的支持,进而为乡村旅游生态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猜你喜欢

生态化城镇化转型
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校 建民族共同体 促生态化发展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生态化培养研究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新安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调查
苏州市体育生态化发展保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