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可能持续的限电限产?
2021-12-14侯艳丽
文 | 侯艳丽
作者供职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限电限产延续,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但叠加国际能源供应危机或许有利于优化核能发展环境。
全球经济复苏推升国内用电需求,煤炭供给短缺、清洁能源出力不足,国内电力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当前限电限产席卷全国多地,自8月下旬以来,已有云南、浙江、江苏、广东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力度不等的限产限电措施,对企业生产活动造成扰动,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限电限产加剧,未来或将持续
在电力需求端,国内经济持续复苏叠加出口超预期拉升第二产业用电需求。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长的重要原因是全球制造业订单流向我国,出口大幅超出预期。在电力供给端,供应短缺推升煤炭价格,火电机组出力不足,电力生产难以满足需求增长。水电等清洁能源出力不足,发电用煤需求大增;国内原煤产量无法满足发电需求,煤炭价格持续上涨。由于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取消,市场电价未能及时调整,火电企业大面积亏损,发电意愿下降,停机检修机组增多,造成电力供需矛盾扩大。
国内能耗双控政策严格落地执行,加剧了限电限产力度。2021年国家发改委开始对能耗“双控”实施季度考核、“红黄绿”灯预警机制。9月16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方案》,明确提出了以能源产出率为依据,严格能耗强度控制,倒逼转方式、调结构,引导各地更加注重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深层次看,限电限产突显了经济增长与碳达峰目标之间的辩证关系。碳排放量增长率约等于GDP增长率减去碳排放强度(单位GDP碳排放量)增长率。实现在2030年碳达峰目标,意味着2030年前碳排放强度年下降率要提高到GDP增速以上。参考中国社会院关于2022-2035年中国经济潜在增速轨道预测,2020年至2035年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将逐步降低,2035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达到2020年的210.7%,实现中央确定的翻一番远景目标。从国家“十四五”规划目标看,经济增长和碳达峰目标之间的顶层统筹仍需加强,在国际疫情扰动下,两个政策目标之间存在一定冲突。
限电限产大概率仍将延续。1-7月我国动力煤供需缺口达1亿吨,冬储煤集中备货和冬季供暖需求导致煤炭需求加剧。虽然“保供稳价”已经开启,但国内煤炭供应早已紧张,且受到环保、安全等多重因素制 约后续较难出现大幅增产;国际煤炭市场整体供不应求,短期内进口量难以提高,年内扭转煤炭供给短缺局面预计较为困难,限电限产或将持续到年底。
经济增速大概率受到负面拖累。限电限产会对工业生产构成压力,预计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继续下降。9月官方制造业 PMI 数据降至 49.6%,已低于荣枯线,供需两端均出现放缓,高耗能行业生产活动明显回落。三季度GDP 增速大概率跌破6%,四季度工业生产仍然会受到一定压制,稳增长、稳就业必要性增大,国务院正对双控政策进行优化。
通货膨胀复杂性进一步提升。限电限产主要涉及有色、钢铁、水泥和化工等高耗能行业,相关产品供给将趋向紧张,价格可能继续上涨,通胀压力将向下游传导。预计9月份PPI同比数据或再创新高,中下游企业利润将继续承压。
能源电力企业的影响及策略
政策纠偏条件下,市场交易电价有望提高,短期内利好能源电力企业。10月8日国务院常委会议明确,有序推动燃煤发电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将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由分别不超过10%、15%调整为原则上均不超过20%,政策信号开始向涨电价倾斜。当前条件下,市场交易电价短期内向上浮动概率增加,将会提升能源电力企业市场化交易电量获得的收益。据初步调研,近期福清核电的市场交易电价已经出现上涨,三北地区新能源市场交易电价也存在上浮可能,短期内核电与参与市场交易的新能源企业的经营业绩有望提高。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限电限产现象不会长期存在,此次市场交易电价下浮范围同步增加会提高未来市场交易电价的波动性,中长期影响暂时还难以准确估计。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动能仍存,成本管控压力较大。限电限产导致高能耗产品供给收紧,螺纹钢、氧化铝、部分化工产品8月产量同比增速均大幅下降,相关产品价格存在上涨压力。例如,云南限产及新疆地区限煤政策等因素导致金属硅价格大幅上行,截止9月24日,全国金属硅报价61125元/吨,较此前周上涨20000元/吨左右,这将加大能源电力企业可再生能源项目组件采购难度和采购成本,延缓非核清洁能源发展步伐。部分能源电力企业直接受到限电限产波及,在江苏、广东、陕西、新疆等能耗双控一级预警以及东北、山东等电力供需矛盾突出地区的企业都将面临一定的限电限产风5险,可能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影响。
限电限产叠加国际能源供应危机有利于优化核能发展环境。回溯过去十年,国内较大规模的限电限产主要发生在2010年和2017年,限电限产矛盾较为突出时段平均约4-5个月,之后有关部门会进行政策纠偏,将对新核电项目核准和新厂址开发有一定助推作用。例如,2010年当年国家核准6台核电机组,2019年经历3年零核准后,国家启动三代核电新机组建设。再从国际视角看,上世纪70年代由石油涨价引发的国际能源危机促进了世界核电的发展,当前世界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力度加大,国际天然气、石油价格大幅上涨有望提升国际社会的核能发展意愿,为核能产业国际化经营提供更大机遇。
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把握四季度电力市场良好环境,能源电力企业要强化安全管理,提升运行质量,争取能发尽发、多发满发;要积极开展电力营销,争取更多市场交易电量和更优电价,提高经营业绩。可再生能源项目要提前开展关键原材料、设备的采购管理工作,确保及时采购到项目开工所必须的光伏组件等重点物项。
把握外部机遇,加快“十四五”规划落地。能源电力企业一方面要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工作,提高项目成熟度,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政策纠偏窗口期,联合福建、江苏等能耗“红灯”省份,协同推进新机组核准;同时要扎实开展新核电厂址的开发,推动新厂址加快落地。核能产业链单位联合开展新形势下核能发展预测研究,制定配套核燃料循环配套产能规划,为争取“十四五”核燃料项目落地做好准备。在国际市场上要把握国际能源供给偏紧的有利条件,加强对巴基斯坦等重点国家的市场开发工作力度。加强“一带一路”国家核能发展趋势研判和政策导向分析,抢占新的市场机遇。可再生能源项目要把握国家加快推进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机遇,积极优化市场布局,争取更多资源储备。
加强监测预警,做好经济运行监控。能源电力企业要重点关注国家发改委近期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提前开展研究,做好应对预案,争取在电力交易规则制定方面有更多的话语权。应组织人力加强对电力供需、大宗商品价格、国家政策调整等外部环境的跟踪监控,及时分析重要形势变化,加强前瞻预警和风险提示。重点表彰经济运行监控工作成效较好、外部因素影响分析深刻透彻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