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2021-12-14吴月容

名师在线 2021年32期
关键词:情境探究能力

吴月容

(福建省福鼎市实验小学,福建福鼎 355200)

引 言

自主学习是一种在自觉性驱动下的主动学习行为,有利于学生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也是一种能确保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日常的教学安排和课程设计中创造更多的机会、应用更多的方法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

一、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观念

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从这一句话中,我们明白了教育的正确方式是引导和鼓励。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教育中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容易导致教师以自我为中心进行自我演说与讲练,让学生被动学习。这种单方面的教学输入使学生收获的知识是浅层的。所以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必须明确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应转变自身的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己去探寻知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鼓励学生发挥自我意识、大胆质疑、积极思考,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把更大的空间提供给学生,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意识,锻炼学生的参与能力,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观念[1]。

二、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教学环境是影响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用有趣的形式和生动的画面去感染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在每次备课之前认真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巧妙结合细节来实施具体的教学策略,并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2]。

例如,在学习《田忌赛马》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赛马的先后顺序以实际的画面形式为学生展示出来,并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小物体来扮演马匹进行演示和思考。这样,在教师创设的趣味情境中,学生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谋略,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

三、延伸课本内容,锻炼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

语文课本上的内容是有限的,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学生而言,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而要想真正领悟语文知识的内涵,还需要拓展学习内容,从课本出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通过自主查询、自主思考来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汲取知识、体味道理、锻炼能力。

例如,在学习《两小儿辩日》时,教师可先让学生了解原文的意思,明白所讲事件的原委;再让学生各自发表对两个小孩和孔子的看法,无论语言、行为、思想等各个方面的内容都可以自由思考与提出;然后建议学生自主探寻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原因,谈谈从中懂得的道理和领悟的精神;还可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介绍关于太阳的科学常识。只要是涉及本文的内容,教师都可以鼓励学生去了解、学习和自主思考,促使学生拓展知识,在不断开阔眼界的同时锻炼主动思考的能力。四、结合有利的资源,引导学生探究自主学习的途径

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学习习惯和形成学习意识的最佳时期。教师一定要结合一切有利的资源,松弛有度和劳逸结合地施教,因势利导,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合理利用各项资源,在探究和实践中得到能力的锻炼和提升。

(一)结合查询工具,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探究

高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不少基础知识,掌握了一些语言运用能力,而要想在后期更好地内化知识,需要通过自觉领悟和主动探究来实现。这一过程的转变需要教师在常规的教学中加以强化,消除学生的懒惰心理,调整学生的被动状态。比如,在学生出现学习问题时帮助学生分析原因,让学生结合相关的查询工具,如字典、词典、书籍等,耐心细致地进行学习和探究,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基础,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使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探究,进而丰富学生获取知识的媒介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二)密切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融入班集体

课堂是师生共同学习与发展的主阵地,也是一个集体的大环境和大家庭。其中,教师和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同时也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分子。学习的行为只有是主动的、自发的才是有效率的。正所谓,一木难成林。一人学习也孤单,一人的力量与思想也是有限的。教师既要引导学生融入班集体,又要维护集体的利益,恰当地利用身边的资源,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适度地组织学生展开合作与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使其在互相分享中查漏补缺、获取更多的信息、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提升能力,进而提升班集体的凝聚力。

(三)结合作业与练习,引导学生主动预习和复习

作业和练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通过预习来达到对知识先知和探寻问题的目的,或者通过复习作业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教师要合理布置日常作业,避免用一些枯燥的记忆和反复抄写的形式,尽量以思考性和创造性为原则,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使学生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认知心理学认为,练习必须有连续性,没有连续性,学习者将无所适从,自主习惯就不易养成。所以练习还必须有变化性,只有在变化的情境中经过练习,认知与自主意识才能增强,方法才能得心应手,并被灵活且熟练地应用。这就需要教师在作业中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设计多种变式练习,促进学生将习得的方法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比如,对字词的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其中的字形规律、词语的特点和创造运用的语境,并进行总结与归纳;在内容和主题方面不做限制和圈定,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并大胆创新;不以数量、形式和结果为标准来判断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而是注重学习发生的过程,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主动发现与探究语文知识。

结 语

总之,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意识,通过研究和完善一系列教学策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使其在小学阶段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进而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情境探究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设问引导探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感悟三角形的高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