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古人说“和”

2021-12-13何军

团结 2021年1期
关键词:吕氏春秋古人万物

何军

和”是中国古人处理人和自然关系所追求的理想化的境界和目标。和,就是和谐、协调、平衡的意思,通常讲的是人际和谐,这里讲的是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目的是为了人类的世代生存和发展,为了人类能够拥有适宜的生存环境,保持资源的持续存在和永续利用。

至于如何实现“和”这个目标,中国古人提出诸多主张,其中较为突出和重要的是:第一,依,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物质依靠;第二,时,认识到人类活动应该顺应季节时令;第三,养,注意生态的保护;第四,节,注意资源的节约;第五,害,注意防范自然灾害;第六,法,注意探究自然规律和效仿大自然的“德行”。下面略作解释:

第一,依。不少古代学者对自然界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进而产生强烈的神秘主义直觉。他们认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无论在精神上亦或在物质方面,都表现为一种近乎原始的依赖性。中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自然环境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生存的物质条件,认识到自然生态对人类具有重要的精神和心理效用,“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因此,对大自然要心怀感恩和尊重。儒家要求圣王或君子要具有一种怜悯自然万物的道德同情心,对孕育自己的大自然要向对待人一样心怀爱意;要求处理人际关系要有爱心——仁者爱人,处理人和自然生态的关系时,也要有爱心,“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章句上》)。同时,中国古人认为生物也可以选择、甚至改变生态环境,“良禽择木而栖”(《左传》),“山林茂而禽兽归之”(《荀子·致士》)。

第二,时。指的是各种生产生活衣食住行等活动要符合季节节律,从时、顺时、尊时。作为数千年中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中国古代人格外关注季节的变化。他们发现,四时变化是自然的、客观的、不可逆的,但是季节变化也是可以通过观天象等加以观察、认识和把握的——“一叶知秋”。人应该并且可以做到相时而动,因时制宜。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从时,就是遵从自然规律,是千百年农耕社会无数经验和教训积累起来的科学结论。《吕氏春秋》“十二纪”把春夏秋冬四时各分为孟、仲、季月,共十二个月,论述了各月的天象、地上万物生长的规律以及各月应作的农事、气候和环境保护事宜;《淮南子》在“时则训”中仿照《吕氏春秋》,把四时分为十二月来论述每月星象、气候、动植物生长与消亡,及人类的农业生产以及禁令等。同时,《吕氏春秋》中也提出,不仅仅是农业生产不能耽误农时,许多周期性的活动,如树木砍伐,水中渔猎乃至祭祀等,也都要遵从季节、时刻的要求。在获取食物和食用食物方面,古人也建议人们要符合时令季节,如孔子说“不时,不食”,《吕氏春秋》说“食能以时,身必无灾”。

第三,养。包括人在内的各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均需诉诸外界。实际上,各种需要的满足直接或间接来自生态环境。4000多年前,大禹王颁布的禁令《禹禁》曾规定,“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可称作是最早的森林保护法,体现出注重遵从林木季节演替规律的思想。《礼记》中也说,“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甚至把自然当做衣食父母,“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孔子集语》中记载,有人看见孔子弟子季子捕鱼时将网中小鱼扔回水中,就将这事告诉了孔子。孔子感叹:季子真是个道德完备的人啊。这也可以说明,孔子及季子在告诉人们,在获取资源时,要注意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要给予自然“养”的时间。

第四,节。注意节制欲望,节约资源。中国古人对人的欲望,其实在总体上是肯定的。如《论语》中说“食色,性也”;《吕氏春秋·仲春纪》说,人的耳目口等各种欲望,是人之常情,好人坏人,在这方面是一样的——“故耳之欲五声,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情也。此三者,贵贱、愚智、贤不肖欲之若一,虽神农、黄帝,其与桀、纣同。”但他们也提出,人在欲望方面要节制,要反对奢靡浪费;提倡节约资源,利用资源,主张取之有度,不能杀鸡取卵,反对涸泽而渔;要适情节欲,“天生人而使有贪有欲。欲有情,情有节”。礼是儒家推崇的君子的最高行为规范。荀子提出“节用以礼”,节约是符合礼制的。在对食物的摄取方面,不能贪吃,要禁止暴饮暴食,如孔子要求“不多食”,《吕氏春秋》提出“凡食之道,无饥无饱,……饮必小咽,端直无戾”。

第五,害。“害”指的是自然灾害,要注意防范自然灾害。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内容或形式充分展示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卑微、敬畏之感,以及对自然给予人类各种生存发展必需资源的感激感恩之情。同时,中国古人从朴素的辩证法思维出发,认为利害相生,自然在养育人类的同时,也可能会发生灾害,危害人类。《吕氏春秋》的阐述很有代表性:“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因此,人们对自然灾害的发生,保持高度警惕,要有所准备。“天有不测风云”——古代中国的农牧业,特别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和影响。例如《左传》中说人们期望“三时不害,而民和丰年”。但是,灾害时常发生。《左传·宣公十五年》中说,“天反时为灾”,气候异常,可能会产生灾害,因此人们要早作准备,《左传·襄公十一年》提醒人们,要“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等等,这些都体现出古人的忧患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吕氏春秋》认为要减少或避免自然灾害,就要有一个立足于长远、防患于未然的长效措施,要对生态资源进行保护和有节制的开发。

第六,法。“法”,在这里有学习、遵循和效法之意,就是说要注意探究、遵循自然规律,以及效仿大自然的“德行”。

其一,认为自然运行具有客观性,人类应该尊重遵循客观规律。老子在《道德经》中一方面感慨“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强调自然运行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在客观世界面前,“无为”往往是人们的最优选择,如果统治者强求大家追求圣贤,往往会走向诈伪丛生的反面 ——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另一方面,强调人们应该去探索、尊重自然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易经》说,要“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吕氏春秋》强调要“法天地”,尊重自然规律,“万物之形虽异,其情一体也。故古之治身与天下者,必法天地也”。善于顺势而为,“使乌获疾引牛尾,尾绝力勯,而牛不可行,逆也。使五尺竖子引棬竖,而牛恣所以之,顺也”。《吕氏春秋》将无为而治和人定胜天联系起来,提出“无为之道曰胜天”(管敏义在《吕氏春秋译注》中将此处的“胜”解释为“任”,提出《吕氏春秋》认为尊重遵循客观规律办事,即为无为而治的核心)。

其二,在一些古代文人如儒家和道家看来,大自然又似乎具有某种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正人君子学习和提高修养的楷模、榜样。例如老子盛赞大自然的无私与美德,值得人们效仿,他说天地无私 ——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说人应该像水一样“善”,与世无争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孔子也认为天地大德,是人們提高自身修为的楷模,他在为《周易》所写的《象传》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用大自然的博大、宽容和谦逊做类比,来教育弟子们 ——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总的来说,同绝大多数宗教不同,中国影响深远的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体系,在总体上可以归为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自然观。它们从维系人自身的生存发展出发,提出朴素的生态伦理观。他们认识到自然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物质源泉,还是人类观察学习的对象、珍贵的精神家园、高尚的道德楷模。中国古人对生态和环境进行探索和思考的思想成果,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具有很强的局限性,对自然规律的观察还很零碎、对人和自然关系的认识还很粗浅。但是,他们的思想成果,对于改变当代人的价值取向,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环保观念,深入思考和推进绿色发展,应该还是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值得我们研究和深思。

猜你喜欢

吕氏春秋古人万物
古人时尚文化秀
古人时尚文化秀
古人时尚文化秀
当万物有了表情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
万物构成
我来添画
古人的过年诗
道不远人楼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