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护理研究进展

2021-12-13段海娟

婚育与健康 2021年21期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护理

段海娟

【摘 要】动静脉内瘘已成为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首选方案,但持续、反复穿刺内瘘血管,可直接危及血管壁完整性,增加血管狭窄发生的风险,严重者甚至产生动脉瘤以及血栓形成。而科学性、合理性护理干预,对动静脉内瘘的质量及寿命存在密切联系。因此本文对动静脉内瘘穿刺护理新进展进行阐述,为动静脉内瘘穿刺的使用、护理奠定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穿刺;护理;血液透析

Research Progress on Puncture Nursing of ArteriovenousFistulai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Duan HaiJuan

WorkersHospitalofWuzhouCity,GuangxiProvince,Guangxi Wuzhou 543000, China

【Abstract】Arteriovenous fistula has become the first choice for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 patients to establish vascular access. However, continuous and repeated puncture of the internal fistula can directly endanger the integrity of the blood vessel wall and increase the risk of vascular stenosis. In severe cases, it may even produce arteries tumor and thrombosis.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nursing interven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quality and lifespan of the arteriovenous fistula.Therefore,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new advances in arteriovenous fistula puncture care, and lay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use and care of arteriovenous fistula puncture.

【Key?Words】Arteriovenousfistula;Puncture;Nursing;Hemodialysis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属于肾功能衰竭患者首选的肾脏代替疗法,而建立一条合理性血管通路,属于维持血液透析顺利实施的基础[1]。相关数据统计,约有90%中国MHD患者选择动静脉内瘘作为首选血管通路,故动静脉内瘘穿刺属于每个血液净化专业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护理技能[2]。为规避动静脉内瘘血管并发症、缓解患者痛苦、延长使用寿命,并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目前有诸多学者对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及护理进行深入分析,因此本文将动静脉内瘘穿刺护理研究进展进行阐述,现综述如下。

1 穿刺方法

目前,临床具有不同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可归纳为扣眼法、区域法以及绳梯法,其中区域法属于最早穿刺技术,但该措施极易危及血管壁,增加血栓以及血管狭窄等风险。而绳梯法能够确保内瘘血管的安全性,但临床研究发现,该措施对内瘘血管长度有一定限制,进而降低绳梯法使用效率[3]。扣眼法又称为扣眼穿刺法,该技术已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青睐,而在我国还属于起步阶段,临床应用频率较低、相关研究发现,与绳梯法相比较,扣眼法能够明显增加内瘘使用时间,降低止血时间,且有效规避动脉瘤、闭塞形成[4]。但研究证实,扣眼法穿刺时间与感染发生存在密切联系,感染前穿刺点边缘诱发隆起,因隧道入口、隆起中心区域,呈凹陷状,进而直接干扰消毒,造成结痂无法好转,最终增加感染风险[5]。另研究发现,扣眼法联合绳梯法来使用,可有效规避穿刺口渗血、血管狭窄等风险发生[6]。

2 针尖斜面、穿刺间距、方向

(1)针尖斜面,KDDQI指南建议,通过25度进针穿刺动静脉内瘘,并在刺入血管后,斜面向上推进,再将针翻转,通过斜面向下进针,达到一定深度,将针翻转,斜面向上妥善固定。研究证实,针尖斜面向下进针,能够规避皮肤与针的接触面积,减少穿刺部位压力及针面的阻力,进而加快进针,达到淡化疼痛效果[7]。(2)穿刺间距,研究发现,动静脉内瘘穿刺距离应>8cm,可助于规避再循环率。(3)穿刺方向:研究發现,于动脉端离心方向穿刺,能够有效增加血流量,规避再循环率,进而达到充分透析。同时依据血液方向穿刺,可有效规避血管狭窄、动脉瘤等并发症发生,因针尖斜面与血流方面一致,能够有效规避小血流对血管壁冲击力,进而降低血管闭塞及狭窄风险[8]。

3 压迫止血

透析期间,需密切关注患者肢体有无渗血、肿胀以及指端有无惨白、麻木等缺血症状。透析完毕后,科学压迫止血,对规避并发症发生风险、延长内瘘使用时间具有重要作用。若压迫止血方法不当,可直接危及血管内膜,诱发动静脉内瘘血流降低,严重者甚至产生血管内膜增生,增加内瘘闭塞、狭窄风险[9]。相关研究证实,与纱布块止血压脉带相比较,纱布滚指套止血带,能够有效规避皮下血肿、内瘘穿刺点渗血等并发症[10]。另研究显示,与弹力绷带加纱布块环扎压迫止血相比,选择压力止血贴局部压迫止血,能够有效缩短止血时间,规避渗血、血肿等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舒适程度[11]。

4 预防感染

AVF感染可直接加重终末期肾病患者病情,干扰治疗质量,且对患者生活质量也构成严重威胁[12]。相关研究发现,钝针扣眼穿刺隧道,具有带入细菌而诱发感染风险,且穿刺口污染也可增加感染率[13]。因此改良穿刺方法,严格消毒,强化机体免疫力,对规避内瘘感染风险具有关键作用[14]。研究证实,预防内瘘感染关键在于无菌操作原则,透析前需选择肥皂清洁内瘘区域皮肤,随后选择聚乙烯吡啶酮碘消毒液,对扣眼穿刺点部位进行消毒。去痂时,首先对血痂进行软化,通过专业切割工具,去除扣眼穿刺点部位血痂[15]。

5 小结

良好的血管通路,是确保血液净化成功的关键步骤,而动静脉内瘘属于血液透析最常用血管通路,其质量及寿命可直接干扰患者生活质量。为规避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风险,延长使用时间,淡化患者痛苦程度,同时掌握穿刺角度、方法显得十分关键。但现阶段有关动静脉内瘘穿刺技術相关报道的观点尚未一致,而如何更好维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仍属于今后深入探究的热点。

参考文献

[1] 陈瑶,缪小萍,武蓓蓓,等.集束化护理模式下绳梯式穿刺术在动静脉内瘘患者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血液净化,2021,20(3):213-216.

[2] 陈丹,赵余晓,赵俐玲.多点穿刺尿激酶溶栓治疗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6,31(17):13-14.

[3] 窦素冰,李建平,黄琦,等.PDCA循环护理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保护效果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1):49-52.

[4] 王祥花,肖敬华,杨芳芳,等.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的应用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3):126-127.

[5] 杨琼,冯瑾.预见性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9):3306-3308.

[6] 郭月月,薄祥敏,刘胜凤,等.经穴推拿对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及远期使用时限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0,34(4):585-589.

[7] 耿梦雅,吴秀清,曹艳飞,等.改良祛痂法在血液透析扣眼穿刺患者祛痂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3):455-457.

[8] 聂钰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维护的最佳证据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6):742-746.

[9] 刘宁,张仲华,郭玲霞.两指点压法在自体动静脉内瘘拔针止血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0,34(14):2597-2599.

[10] 缪鹏亮,朱唯一.钝针扣眼穿刺技术在血液净化应用中的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0,37(1):71-73.

[11] 陶容辉.动静脉内瘘血管穿刺图在医院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9):3486.

[12] 蔡莉,刘媛,荣丽,等.扣眼式与绳梯式穿刺法在维持性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与比较[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20,48(5):96-99.

[13] 蒲丛珊,沙丽艳,张嵘之.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风险因素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5):1351-1356.

[14] 贾静文,肖合存,邵倩,等.隧道钉在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隧道塑型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3):62-64.

[15] 李春,夏丹,陈烁烁,等.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狭窄PTA术后初期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0):930-932.

猜你喜欢

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Fogarty导管在血透患者前臂动静脉内瘘失功再次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