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染性疾病科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总结

2021-12-13金雪梅

婚育与健康 2021年21期
关键词:风险因素防护措施

金雪梅

【摘 要】目的:分析感染性疾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82例患者,其中2019年1月至12月接收的40例采取常规护理管理(甲组);2020年1月至12月接收的42例采取护理风险管理(乙组)。结果:乙组医院感染率为2.38%,与甲组的7.50%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乙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高于甲组(P<0.05)。结论:针对感染性疾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采取对应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提升护理质量。

【关键词】感染性疾病;风险因素;防护措施

Summary of common nursing risk factors and protective measures in infectious diseases department

Jin Xuemei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Nantong City,Jiangsu Nantong 226007,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common nursing risk factors in the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propose targeted protective measures.Methods:The 82 patients received in this hospital were selected,among which 40 patients received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19 adopted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group A);42 patients received from Jan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0 adopted nursing risk management(group B).Results:The nosocomial infection rate in group B was 2.38%,which was not statistically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7.50%in group A(P>0.05);The score of nursing management quality in group B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A(P<0.05).Conclusion:In view of the common nursing risk factors in the infectious disease department,adopting corresponding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Key?Words】Infectious diseases;Risk factors;Protective measures

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由細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常见的包括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不仅增加原发病的临床治疗难度,还会引发其他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近年来随着细菌耐药问题的日益突出,临床上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管理力度。研究发现,在感染性疾病科的护理中,存在较多的护理风险,常见的包括护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够、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等,而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控制风险因素的影响,提升护理安全[1]。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对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感染性疾病科接收的82例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索一种有效、安全的护理管理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感染性疾病科接收的82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2019年1月至12月接收的40例归为甲组,2020年1月至12月接收的42例归为乙组。甲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18岁~68岁,平均年龄(40.53±3.85)岁,呼吸道感染18例,泌尿道感染15例,其他7例。乙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18岁~68岁,平均年龄(40.24±3.79)岁,呼吸道感染20例,泌尿道感染13例,其他9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甲组(2019年1月至12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即根据科室护理管理制度,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2.2 乙组(2020年1月至12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即分析科室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发现主要包括护理人员、患者、环境、药物、管道5个方面,并针对上述风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①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与规范管理:每月在科室内举办感染相关的知识讲座,培养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②每周对患者进行1次健康教育,结合图片、视频耐心向患者介绍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危害、防护措施等,促使患者意识到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③科室建立严格的消毒管理制度,安排专门人员负责科室三区两道地面、空气、问题表面的清洁消毒,并定时通风。④确认感染类型后,需尽早进行药敏试验,采取有价值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向患者强调不可自行服用抗生素或减药、停药,应严格遵医嘱服药。⑤进行管道置入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及时拔除污染导管。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医院感染发生情况;②护理管理质量评价:参照文献[2]并结合科室具体情况制定护理质量评价量表,主要包括安全意识、环境消毒、药物管理、管道护理4个方面,每个方面总分25分,护理质量与分值成正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情况

甲、乙组医院感染率分别为7.50%、2.38%,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护理管理质量评价

乙组安全意识、环境消毒、药物管理、管道护理质量评分高于甲组,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本研究通过分析发现,感染性疾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主要包括:①护理人员因素:相关研究指出,感染性疾病科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越强,可采取更为全面有效的防护措施,进而降低医院感染风险[3]。由此可见,若护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够,即无法意识到感染防控的重要意义,则可能增加医院感染风险。②患者因素:患者缺乏对医院感染及抗生素合理用药的认知,不能很好地配合临床护理工作,则会增加感染风险。③环境因素:严格的环境消毒管理是防控医院感染的重要举措,若环境消毒不合格,增加区域内病原体浓度,则增加感染风险。④药物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防治医院感染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若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则会增加细菌耐药性,并降低感染防治效果。⑤管道因素:管道为侵入性操作,增加病原体侵入机体的机会,若消毒护理不到位,则会为病原体的入侵及繁殖创造条件。

针对上述因素,本研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包括加强护理人员专业培训、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加强环境消毒管理、合理用药、加强管道护理等,结果显示该组安全意识、环境消毒、药物管理、管道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提示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预防管理办法,能够对护理过程中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或减轻风险事件对患者造成的损伤,为医疗安全提供保障。本研究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医院感染的控制中,通过分析感染性疾病科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从而提升相应的护理管理质量,加强对医院感染的防控。在既往的研究中,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風险管理,能够将医院感染率由常规管理的26.00%降低至6.00%,提示该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防控医院感染[4]。本研究中,护理风险管理组医院感染率为2.38%,与常规组的7.50%对比无统计学差异,与上述研究存在差异,分析原因可能与选取的样本容量大小有关,故今后还需做进一步的探究。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感染性疾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能够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在医院感染的防控中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曾志玲,敖小凤,关葵花,等.护理风险管理在感染科的应用及对医院感染防控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20(28):109-112.

[2] 龙丽洁.风险性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9):163-165.

[3] 林懿,韩明芳,邱薇蓉.感染性疾病科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与防护措施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20,27(23):2914-2917.

[4] 王娜.护理风险管理对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355-356.

猜你喜欢

风险因素防护措施
新栽绿化苗木越冬防护措施探索
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措施分析
遗嘱公证风险的防范对策分析
分析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其风险管理途径
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风险因素及控制方法
户外俱乐部活动的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
简论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