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城乡消费支出差异分析

2021-12-13赵钰白桐薛嘉文

中国市场 2021年36期

赵钰 白桐 薛嘉文

[摘 要]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得益于此,全国人民的生活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城乡之间的消费差距问题。城乡消费差距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关注并且致力解决的问题,城乡消费差距是社会发展不均衡不全面的体现。解决城乡消费之间的差距有助于我国全面、均衡地发展,提高全国人民整体生活水平。文章选取了1992—2016年城乡家庭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的有关数据,研究了城镇和农村消费项目的差异,从而观察北京城乡居民消费习惯的差别及其演变,对北京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相关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并对北京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进行预测。

[关键词]城乡消费支出差异;生活消费支出;消费差距

[DOI]10.13939/j.cnki.zgsc.2021.36.010

1 背景与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时发表了以“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為主题的重要讲话。想要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终还需要把目光放在农村上。我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当初政策制定时的无奈之举,导致城乡居民之间的各种差距从最开始就存在。城乡分化和经济差距的加大,滋生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困境是,城乡居民的差距越拉越大,消费严重失衡,农村地区的消费能力得不到有效释放,导致消费对经济不能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以北京为例,北京地区从早期开展较为全面的统计工作,研究所需的数据比较易于获得,所以根据其做的调查分析具有代表性。文章对北京城乡消费的各类相关数据进行一般统计性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对北京的城乡消费习惯差别进行分析,对北京城乡消费支出的差距做预测,观察其未来期间变化趋势,并提出建议,减小城乡消费水平的差距。

2 思路及主要内容

文章从时间序列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出发,运用Excel软件,以消费水平为标准判断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差距,以家庭人均年消费支出中各项指标分析居民消费偏好的演化进行。通过对选取的数据做一般统计性描述,选取1978—2016年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数据分别做折线图观察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的变化。截取1996—2016年间北京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年消费支出的数据,以每个五年发展计划所对应的年度分组做环形图。观察北京城乡居民的消费比例的变化,以及造成这种消费情况的原因,以此来说明北京城乡居民之间消费支出的差别。

3 城乡居民消费偏好消费一般统计性描述

消除城乡消费差距,首先要了解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以下截取1996—2016年间北京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年消费支出的数据,以每个五年发展计划所对应的年度分组,支出项目有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物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服务的消费以上七个,求每个项目五年数据的平均值,求七个项目的平均值所占的百分比,然后把所做结果做成柱形图,在图中项目名称都用缩写代表。观察一下每个五年计划时期北京城乡家庭人均年消费支出的比例情况,分析在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北京城乡居民的消费比例的变化,分析造成这种消费情况的原因,以此来说明北京城乡居民之间消费支出的差别。

“九五”计划,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图1中可以看到,在“九五计划”期间,城乡居民用于食品烟酒的支出占城乡居民消费的比例都较大,所占比例均为40%以上,说明当时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仍较低,在居住的支出上,农村居民支出的比例较大,与城市居民在此项目上的消费比例相比有较大差别。在进行统计核算时自有房屋按平均年租金划分在居住消费项目中,这部分占居住消费项目较大的比重,“九五”期间北京农村地区居民收入相对之前有了较大的提高,对居住环境改变的需求比较大,导致在居住上的消费比例较大。在生活物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其他服务几项的支出上,城市居民的支出比例都较大,城乡居民之间的消费观念不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较高以及城镇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接下来看“十五”计划的2001—2006年五年期间的北京城乡居民消费比例情况,从图2中可以看出,相对“九五”计划期间的北京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比例,食品烟酒支出消费所占的支出比例在北京城乡居民中都大大减少,都为30%,说明北京城乡居民水平提高,在交通和通信的支出上城乡居民都有了相对较大幅度的提升,是由于在“十五”计划期间,通信工具(移动电话及座机)开始与家用汽车在居民家庭中普及,城镇居民在此项比例的增加更大,与城镇的社会基础设施(电信与道路)建设更全面有关。在衣物、生活物品及服务、交通及通信、教务文化娱乐及其他服务项目上,城市居民的消费比例仍高于农村居民。

如图3所示,“十一五”计划期间,在食品烟酒项目上北京城乡居民的消费比例差别不明显,可以看作相等,在衣着、生活物品及服务、交通及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和其他服务项目上,北京城镇居民的消费比例均高于农村居民,在居住和医疗及保健项目上,北京农村居民的消费比例高于城镇居民。如图4所示,“十二五”计划期间,北京城镇居民在居住项目消费比例上增加较大,由“十一五”的8%涨到14%,推测是因为近年来房价上涨速度加快。在食品烟酒支出项目上,城镇居民的消费比例相对上个五年计划期间也有下降,在衣着、生活物品及服务、交通及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和其他服务的项目上,城镇居民的消费比例超过了农村居民,在食品烟酒、居住和医疗保健项目上,农村居民的消费比例超过城镇居民。

从以上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比例变化,可以看出北京城乡居民在消费支出偏好上有诸多差异,农村居民在居住上的支出比例明显高于城镇居民。这方面原因在分析“九五”计划提到过,有统计核算方法原因在内。在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比例上一直低于城镇居民,后期甚至还有比例下降的趋势,笔者认为引起这个现象有两点原因:一是与农村人口流入城镇有关,年轻的居民是文教娱乐消费的主力军,这部分居民流入城市会对农村当地的文教娱乐消费起到负面影响;二是与农村的相关设施不完备有关,基础设施的不完备也是农村居民其他几项消费支出比例低于城镇居民的原因之一。在交通及通信项目上,由于汽车及手机的普及,城乡居民在此项目上的消费比例一直都在增加,但农村居民的消费比例一直低于城镇居民。笔者认为是由于农村地区收入相对低、农村地区交通及通信的配套设施不完善以及消费思想差异三点原因造成的。

4 结论

经过简单的统计描述,可以发现北京城乡居民在消费支出方面比例存在差异有以下三点原因。其一,城乡居民消费的差异受收入的影响,居民收入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其物质上的消费趋于饱和,就会转向注重精神层面的享受。其二,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直接导致农村消费市场开发的不够深入,使农村居民容易陷入没地方消费的困境,农村消费潜力得不到释放。其三,农村居民思想较为保守,长久以来的贫穷生活使他们的消费相对谨慎,相对更加关注生理需求方面的消费。而城市居民信息流动速度较快,与外界接触较广,使得消费理念较为开放。所以,缩小城乡消费支出差距,开拓农村消费潜力,不光要在宏观手段落实,还需要从思想层面下手,改变农村落后的消费思想,消费观念改变,农村居民的需求增大,巨大的消费潜力就会释放。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减少城乡之间消费者支出差异: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发展农村市场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当前,城乡之间的消费差距正在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在各方的不断努力下,城乡之间的消费差距会越来越小,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赵小盼. 基于ARIMA与预期性指标的我国通货膨胀预测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7.

[2]马强.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成因与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04(5):46-48.

[作者简介]赵钰,女,山西太原人,硕士,澳门城市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数据科学专业,就职于澳门城市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研究方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白桐,男,山西太原人,硕士,Krirk Universit(泰国格乐大学),就职于Krirk Universit(泰国格乐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工商管理金融;薛嘉文,女,山东青岛人,硕士,澳门科技大学,研究方向:电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