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树川派“明砍”风格 亮评论旗帜
2021-12-13
過去五年,省评协积极组织文艺评论研讨等活动,尤其聚焦在文艺两新、川派评论两大方面发力。2017年,省评协作为骨干成员参加省文联在全省展开的新文艺群体大普查大调研,深入新文艺群体现场,推动建设全国新文艺群体研究中心。2018年、2019年分别召开全国性的新文艺群体研讨会。2021年全国“文艺评论两新”锦江论坛正式落户成都,首次就“文艺评论两新”的时代责任和文化担当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吹响了“文艺评论两新”的集结号。川派评论在全国亮旗,展开系列研讨和争鸣,理论建设持续推进。2020年“川派评论:理论与实践”系列学术研讨会在川西、川东、川北三个片区和成都召开。四川文艺评论家明确提出川派评论的“明砍”风格,倡导麻辣烫、幽默诙谐风格的评论。协会积极组织会员和艺术家对“饭圈文化”展开系列评论,集体发出四川文艺评论名家声音。川派评论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和品牌效应。
省评协积极实现市州评协建设全覆盖,目前,全省已成立13个市州评协,1个县级评协。自2016年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推出“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活动以来,协会共有三部优秀文艺评论作品获此奖项:2016年,白浩的文章《路遥的体验式现实主义与人民性》被评为第一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2018年,李立的文章《当电影遇上哲学——试论电影史与艺术史的博弈》被评为第三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2020年,刘小波的文章《反规约:当前长篇小说的无理据书写》被评为第五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协会会员在文艺评论领域耕耘,获得了多个国家级奖项。
省评协非常关注青年评论家梯队建设,不断加强人才培训。2018年8月,成功协办第四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四川评论以老带新,一批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活力充沛,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