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在高黎贡山拍鸟
2021-12-13崔敏
崔敏
高黎贡山,横亘在中国西南边陲,它是中国和缅甸的分界山脉。这里动植物资源丰富,被称为“世界物种基因库”。其中,被誉为“高黎贡山三宝”之一的中国一级保护动物白尾梢虹雉就生活在这里。
白尾梢虹雉极具高黎贡山高寒地带野生动物特色,《中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其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和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都将其列为濒危动物。
王斌是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泸水管护分局工作人员,为拍到白尾梢虹雉的清晰图像,他在4000米雪线上蹲守了几年的时间,终于如愿以偿。他拍到的白尾梢虹雉多层面影像画面,为研究和保护白尾梢虹雉提供了第一手宝贵的资料。
初有斩获
白尾梢虹雉的栖息地位于雪地和陡峭的悬崖之上,由于种群和数量稀少且生性机警,人类很难接近它们。多年来,近距离记录它们的生活画面,成为王斌梦寐以求的目标。
2014年7月,云南省林业厅、财政厅正式启动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项目,王斌主动承担起《白尾梢虹雉就地保护体系建设》项目申报书编写的任务,他与西南林业大学的专家一起,合作开展这项拯救保护工作。
通过前期踩点调研,王斌与专家们将怒江州泸水境内的听命湖、片马垭口、金满3个地点作为白尾梢虹雉的红外相机监测样区,金满样区作为野外研究样区。
从2015年4月10日开始,他和团队每次都需要徒步两天才能到达金满样区进行野外监测研究工作。4月初的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白尾梢虹雉栖息地还被厚厚的白雪履盖着。“宿营地是海拔3600米的悬崖上搭建的一个5平方米的筒易塑料帐蓬,喝水需要徒步30分钟才能到达取水处,与外界联系要步行50分钟才能找到手机信号,许多时候一天只能吃到一顿热饭。”王斌说,这就是团队工作环境的真实状态。
白尾梢虹雉每天早上6点多准时在夜栖树上鸣叫,王斌每天总是随着白尾梢虹雉的第一声鸣叫起床,带点干粮、背上相机开始一天的寻找和拍摄工作。
白尾梢虹雉栖息地山高坡徒、空气稀薄,周围长满了箭竹,加上雨雪、冰雹,给监测工作增加了很多困难。为了近距离拍摄,他们用箭竹搭建了11个隐蔽拍摄点,王斌每天坚持逐点蹲守。2015年4月21日早晨,在相距监测点不足5米的地方,王斌终于用手中的相机拍摄到了白尾梢虹雉的第一张高清照片,并用手机拍摄了一段珍贵视频。兴奋过后,王斌用了2个小时、穿越了六个山凹才回到营地。
在之后的35天里,王斌不仅听到了壮观的白尾梢虹雉大合唱,他在远处近距离观察雌鸟孵化育雏,与这些美丽的大鸟一起平行散步,“那种感觉太美妙了”。
熟悉习性
王斌介绍,每年4月下旬后是白尾梢虹雉的繁殖季节,雄性白尾梢虹雉在这个季节也像其它鸟类一样有“占山为王”的习性,靠叫声维护家园的领域,这成为找到并观测它们习性的线索。
但白尾梢虹雉雌性对巢址的选择要求特别高,首先巢的朝向要向阳,要建在隐蔽且不能被雨淋到、不被豹猫等动物发现的地方。从参与监测工作开始,王斌每年都要去白尾梢虹雉的栖息地蹲守,寻找这些“雪山精灵”巢址,亲眼记录幼鸟的生长情况。“白尾梢虹雉雌鸟不会轻易繁殖,除非巢址選对了,安全了,没选对它就会主动放弃繁殖。”
为弄清白尾梢虹雉的成活率、生长情况与其它鸟类有何不同,王斌一年四季都到观测点观察。他发现,白尾梢虹雉的孵化率是100%,但是由于刚刚孵化出来的幼鸟抵抗力低,且容易受到豹猫等动物夜间偷袭,“因此成活率并不高,种群数量增长始终缓慢”。
为科学保护提供一手材料
王斌说,近年来,由于群众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泸水境内白尾梢虹雉种群数量保持在20只左右。“做监测和保护研究,不管是白尾梢虹雉还是怒江金丝猴,都需要几代人去做。”王斌说,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科研院校和专家对这个物种进行长期的监测,做更多的研究,“目的是更好地保护它们”。
从事自然保护工作20多年来,每年王斌有1/3的时间都跋涉在高黎贡山的茫茫云海、雪山之巅。2014年到2018年,他拍摄了10万多张白尾梢虹雉打斗、飞行、求偶以及从孵蛋、雏鸟出壳到离巢全过程的珍贵照片和视频。他是全球首个用视频的方式记录下白尾梢虹雉孵化完整过程的人,为白尾梢虹雉的监测保护和种群数量的扩大提供了精确科学的数据,在全球鸟类学界引起极大关注。
作为自然生态的保护者,多年来,他的相机快门已被按过近30万次,先后用影像记录了白腹鹭、怒江金丝猴、白尾梢虹雉、羚牛、红豆杉、大树杜鹃等极度珍稀物种以及大量自然景观的珍贵图片,被称为“怒江生态摄影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