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唐瑞:我只是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中的一员
2021-12-13刘艺璇
刘艺璇
“北京并不是人们传统印象里的那种典型的大城市,北京的物种其实非常丰富,在G20的首都城市中,北京的鸟类数量位居第二,仅次于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来自英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唐瑞·汤森德(TerryTownshend)住在北京近郊的顺义区,每到周末,他都会去门头沟、怀柔、延庆等北京郊区进行观察,“北京目前记录在案的鸟类约510种,迄今为止,我有幸见到了430种”。
在北京记录自然
2010年,唐瑞来到北京,供职于一家国际环保组织。他惊奇地发现,北京这个超级大都市竟然是观鸟的天堂。于是,他開设了一个叫作“北京观鸟”(BirdingBeijing)的网站,聚集了众多中外观鸟人,在网上分享观鸟的经验和故事。从2019年起,他被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聘请为北京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专家团队成员。唐瑞从小就热爱自然,他在英国靠海且靠近自然保护区的地区长大,经常会花很长时间在自然保护区里观察、识别不同种类的野生动物,4岁起便开始观鸟。居住在北京的11年间,中国与英国完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珍稀野生物种引发了他的浓厚兴趣。
在北京观鸟网站上,他附上了中国观鸟会制作的《北京鸟类名录》,旨在最大限度帮助游客和居民,提升他们在北京观鸟和观察其他野生动物的体验。他有本观鸟笔记,记录的是观鸟具体日期、时间段、地点,观察到的鸟种类以及数量等,他会定期把这些内容更新到网站上跟爱好者分享。他还以音频形式记录并上传了不同鸟的叫声。现在,仅用几秒钟,唐瑞就能够通过鸟的声音辨别出大部分鸟的种类。
2015年5月,经过一年的研究,唐瑞和中国、瑞典、比利时等国的鸟类专家合作,利用光敏地理定位器发现,每年夏天栖息于颐和园的北京雨燕,南下飞越1.3万公里,最远到达非洲好望角过冬。“我很荣幸我能够放飞一只带有地理定位器的雨燕。”唐瑞说,“按北京雨燕平均寿命来算,在它们的一生中,每年迁徙的距离至少相当于从地球到月球的一半那么远,实在令人吃惊!”
除了鸟类,唐瑞还在网站上设立了专门页面介绍北京的两栖动物、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昆虫等,他在北京已发现了170多种蝴蝶。
与野生大猫结缘
唐瑞对野生动物的热爱不仅限于鸟类和昆虫,还有野生猫科动物。“北京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有资格夸耀其野生猫科动物数量的首都城市。”唐瑞在北京发现了野生豹猫,还参与了由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中国猫科动物保护联盟联合发起的北京野生豹猫项目,为研究团队在北京地区豹猫种群状况的部分实地调查提供支持。
唐瑞去过中国的许多地方,尤其是野生物种丰富的地区,如青海、云南、内蒙古等地。在青海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唐瑞亲眼见到了雪豹,并拍下了珍贵瞬间。“我最初在三江源看到雪豹时,有种梦想成真的感觉。”唐瑞说,“我感到惊讶的是,它们看到人类后依旧表现得很轻松,并没有逃走,这证明当地人和雪豹的关系很和谐。”
唐瑞参与筹建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大猫谷”项目,该项目设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高山与峡谷很大程度上阻隔了该地与外界的来往,使得这里成为雪豹、金钱豹、棕熊和猞猁等野生动物们的天堂,因此,这里也有了“大猫谷”的别称。
2016年,由杂多县人民政府、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管委会、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以及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发起的首届自然观察节在昂赛举办,唐瑞应邀作为评委来到了这里,他亲眼见识了当地村民所说的“雪豹天天满山跑”的景象。之后,他作为顾问参与策划了昂赛乡一个基于牧民社区的“雪豹观察”自然体验项目。
截止2019年底,共有98组访客、302名游客参观了大猫谷,已为当地社区募集了超过一百万元收入。唐瑞说,这个项目把社区、生态和游览结合,让游客有机会以安全、有序且有意义的方式获得观察野生动物的独特体验。而项目中45%的自然体验收入属于当地接待家庭,另外的45%投入社区基金用于社会福利事业,剩下的10%将用于雪豹保护。唐瑞说:“通过旅游为当地人创造营收,当地居民便会将这些食肉动物视为资产,提升保护意识。”
2021年1月,唐瑞获得新京报第十四届感动社区人物金奖。唐瑞说:“得这个奖,我觉得有些‘受之有愧,因为我只是诸多从事野生动物保护人物中被发现的一员,这个奖项应该也是属于所有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