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到孩子的心声了吗?
2021-12-13郭文红
郭文红
我在班里进行了一个小调查:“相比以前,你现在每天回去后快乐吗?”
回答1:我现在非常开心。因为现在回家后的第一件事是玩,第二件事是玩,第三件事还是玩。
你一定能够看得出,这是个有人陪伴的娃,有人陪,有人玩,有人聊,有人笑,孩子怎么可能不开心呢?孩子不会为了学习去玩耍,然而学习一定会在玩耍中自然产生。
回答2:回家后没有书面作业了,可以自由选择做父母布置的作业。作业是自由选择,但有积分奖励。主动权在自己手中,觉得很开心。
因为主动权在自己手中,孩子就有一种掌控感和自主感,这种感觉让孩子觉得很开心。
回答3:现在很开心,多出了很多时间可以做喜欢的事情,比如,读书、做手工、和奶奶跳绳等。
孩子这些快乐的样态,我猜想,可能就是国家实施“双减”政策最期望实现的目标吧。让每个孩子都能有一定的自由度,发展特长,培养兴趣,进而锻造独一无二的宝藏自己。
回答4:相比以前有点不开心,因为回家后觉得很无聊,每天都没有作业写,时间长了脑子会生锈变笨的呀,所以不开心。
刚听到这个答案,我有些吃惊,之后便是小小的感动。孩子天生是爱学习的,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对未知的渴求与热爱。希望父母能够积极引导,让孩子找到新的学习乐趣,让业余时间变得充实起来。
回答5:我现在一点也不开心,因为没有了书面作业后,父母布置了很多难题,感到特别不自由,不开心。
这个答案在我的意料之中。父母还没有领会“双减”政策的内涵,只是一味地让孩子做题,孩子的负担并没有减轻。
回答6:有时候开心有时又不开心。开心是因为爸爸会陪着我一起做游戏,不开心是因为妈妈会布置很多作业。
这个回答很有代表性,基本可以涵盖上述的全部回答。有父母陪伴着做喜欢的事情,童年是快乐的;而被控制、被强迫地不停写作业,这样的童年怎么能快乐起来呢?
孩子们的这些心声能够被父母听到吗?
现在,无论学校怎样实行课后服务5+2模式,不论校外如何严管培训机构,如果父母仍然布置大量作业,孩子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恐怕还是难以减轻的。
由此,我觉得,要做好“双减”工作,除了学校、老师、课外培训机构需要调整外,父母更需要调整思路。家校社三方齐心合力下的协同聯动,合作共育,才能真正实现“双减”政策的目标。
编辑 王淑娟 6233584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