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1年高考作文都考了啥

2021-12-13本刊编辑部

青年文摘 2021年14期
关键词:纪念日高考作文作文题

高考作文从不单单是一篇作文,而是时代的一面镜子。

今年全国高考语文共有8套试卷、9道作文题目(北京卷二选一),这些考题回应时代热点,引领考生思考人生成长,通过“时代+成长”的材料,引导新时代的青年思索站在百年节点,应如何实现人生价值,体现责任与担当,并对考生的思辨能力进行考查,其核心主题是立德树人。

为便于解读,我们将9道作文题按主题进行了分类,但其实三类主题并没有严格界限。

使命担当,和时代同呼吸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个重大的时间节点上,本次的高考作文紧扣时代主题,引导考生懂得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全国甲卷要求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写一篇文章。这是一道传统的材料作文,材料中提到的重大节日、红色歌曲与作品、革命烈士、学习榜样,我们都耳熟能详。如果将平时积累的素材加以提炼,往“可为”“有为”

2021年高考作文都考了啥□文/本刊编辑部两方面进行升华,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就会让人眼前一亮。同样,北京卷1“论生逢其时”这道作文题目也是贴紧时代脉搏,引导考生从自身出发,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走好人生之路。

全国乙卷以引言的方式,用汉代扬雄射箭的比喻,从路径、方法、目标、关系等各方面阐释了“理想追求”这个话题的思考角度,也包括思想和行动的关系。要求考生立足于这个时代来谈理想,谈自身的发展,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内涵。

而天津卷的题目则以“纪念日”为切入点来引导考生进行思考。这道题目,需要考生对重大的历史事件有所关注和了解,对“纪念日”有具体化的理解,同时又要对“纪念日”对于奔向前方的意义有所思考。

回顾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使命与担当”成为命题的指向,而《青年文摘》中有不少文章都可以作为“使命与担当”这一主题的素材。

“青年一代”栏目刊登的都是各行各业中“有为青年”的代表,他们的故事可以作为全国甲卷“可为与有为”、北京卷“论生逢其时”的素材。比如,2020年第21期文章《中国女排: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讲述中国女排里约征程的故事,展现女排姑娘们团结拼搏的精神,是“可为与有为”的生动写照。还有2021年第3期文章《“量子鬼才”陆朝阳》,陆朝阳的成长除了个人的勤奋与努力,也体现了当今中国跨越式发展的时代背景给他带来的人生转折,是“生逢其时”的一个典型故事。

今年年初,《青年文摘》推出了“星辰大海,百年征途”党史专栏。2021年第10期《“铁人”是怎样炼成的》,王进喜的故事是“可为与有为”的生动素材,《跟着〈觉醒年代〉学写作》则体现了“《觉醒年代》yyds”——高考后,网友调侃道:看过《觉醒年代》,高考作文不愁。

全国乙卷“理想与追求”的主题则在《青年文摘》中有多种呈现形式,既有励志故事,也有人生的感悟与思考。比如,2020年第14 期《珠峰登顶者和那些“走到一半的人”》讲述了中国登山者捍卫理想的故事。2021 年第4 期《保持梦想的心》则诠释了理想和梦想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也能体现出题目中思想与行动的关系,不失为一篇关于理想的佳作。

将目光聚焦天津卷,《青年文摘》2021 年第8 期《伟大从此开始》描述了中共一大召开时惊心动魄的场景,里面也有提及缘何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纪念日定在了“七一”,这篇文章很适合作为天津卷“纪念日”的素材。

青春感悟,生命个体的内在成长

青少年成长成才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健康生活”主要就是强调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题“写人与做人”,要求考生通过描红的过程,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借“学写字”喻“学做人”,考生可以就此发挥,写自己的人生之道,成长过程要注意什么,以及如何成长等。

北京卷2 的作文题:瓜熟蒂落、羽翼丰满,这是草木鸟兽成熟的模样;但对我们而言,真正的成熟却不仅仅指身体的长成……请以“这,才是成熟的模样”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考题引导考生关注自身成长,尤其是青春生命的内在成长。考生既可以通过成长写人的精神成熟,也可以通过故事来写国家、社会、文明的成熟表现,特别是由青涩、懵懂到成熟的关键转折。

《青年文摘》每期杂志都是一本“青年成长的人生指南”,其中的人物类文章都可以作为素材,阐述如何以他人为镜,不断成长。

2020 年第15 期《篮球少年张家城:面对困难,正面硬刚》就很好地诠释了人的“ 逆锋起笔”,可化用为素材。2020 年第16 期《孤身闯世界,你才是个大人》,稍加整理便是一篇非常好的有关“成熟”的范文——“18岁那天是我年龄上的成年,而这一天是心智上的成年”,完美切合主题——这,才是成熟的模样。

分析思辨,掌握认识世界的思维工具

语文学习最重要的不是识得几个字,而是培养理性精神,养成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全国新高考Ⅰ卷、上海卷、浙江卷的作文题很好地考察了同学们的这些能力。

全国新高考Ⅰ卷以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为材料,提到其中的“体育之效”。针对这段材料写作,不应该完全脱离体育,但又不能限于体育。最基础的立意可以从体育本身出发,以“体育之效”反映时代风貌。2020 年第19 期的《清华的体育有多厉害?》和2021 年第2 期的《以体育之名,拯救中国少年》两篇文章都关注“体育之效”,特别是前者,提出了融入百年清华血脉的体育精神。“体育之效”的强弱变化其实不限于身体,还可以上升为精神,这时就不妨参考2021 年第13 期的《步道上的微光》。

上海卷以“时间”为话题。

材料中的关键词是“时间”“事物的价值”“认识”,在“时间”的推移中,社会环境发生迁移,事物的价值也会不断发生变化,与此同时,人的认识也会逐渐丰富,这就需要我们沉寂内心,科学思考,探寻真谛。

2020 年第14 期《成功得刚刚好》讲述村上春树大器晚成的例子,可以作为时间沉淀价值的素材。2020 年第19 期《苔藓有足够的耐心复活》,无论例子还是观点,都堪称经典,在时间的沉淀中,苔藓以静气对待这个世界的浮躁与不安,最终葳蕤一方天地。

当然紧紧停留于此还不够,考生要能在“时间的沉淀”中“认识”事物的价值。2021 年第13期《哪儿有白吃的饭》是一篇可供借鉴的范文,作者以“食物”作喻,指出了知识、技能等的潜在价值,“所有的知識,也在共同喂养哺育你,让你聪明睿智,成为未来的你”。

浙江卷作文题在“得失”上做文章: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

如何对待得失成败是最基本的人生态度,也是《青年文摘》一直关注的成长话题。考生可以在厘清得与失、起点和终点之间关系上用力,也可以在“过程”上着墨。

2020 年第20 期《不顺利会让你更顺利?》,提出了“人生必要难度”这一理论,这样的论据一旦用到作文里,会非常具有说服力。2020 年第14 期《输掉的青春才是最有用的筹码》简直就是为该考题量身打造的范文,一句“青春大概是最无用的筹码,靠它赢来的那些都不长久,但因它而输掉的那些,会真正在记忆里长久地留存下来,成为催促你前进的动力”,把得与失放在青春成长的过程中衡量,让人眼前一亮。

阅读《青年文摘》,不仅可以提升语文素养、思维能力,在高考语文中拿到高分,还可以让青年人思接千载、心游万仞,搭上时代跳动的脉搏,于潜移默化中思索一个人的青春乃至生命该如何有意义地度过。

(本刊原创稿,萝卜叶子图)

猜你喜欢

纪念日高考作文作文题
纪念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的纪念日为什么是10月25日?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烈士纪念日为何选在9月30日?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高考作文两关注
2016高考作文题:在复杂要求中寻求平衡
你眼里的2016高考作文是怎样的?
避实就虚,理重于情——感受2014年高考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