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M技术在超高层建筑设计阶段的应用研究
——以海口中交国际中心项目为例

2021-12-13王俊峰王丽娟钟显彬柳鹏鹏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净高外立面塔楼

于 静,王俊峰,王丽娟,钟显彬,柳鹏鹏

1.海口中交国兴实业有限公司,海南 海口 570100

2.中交武汉智行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00

建筑行业是我国的排碳大户,《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20》[1]显示,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的碳排放总量为49.3亿t,占全国碳排放比重的51.3%。到2060年,全球的建筑面积预计将翻一番,我国对全球的承诺是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低碳要求已迫在眉睫,对于建筑行业而言,一方面要采用低碳、环保的建筑材料,另一方面要运用低碳的建造方式,通过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智能与高效的建设方式来消除浪费和避免不必要的碳排放,从而达到节省资金、能源、时间以及材料的目的。

张建伟[2]详细分析了BIM技术在房建项目中的一些重要价值应用,为后期BIM技术的实践应用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陶海波等[3]以重庆的写字楼为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了BIM技术在该项目中体现的作用,指出未来建筑行业的新模式。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2020年建筑业应用BIM技术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应用时间、项目个数、资金投入、成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调研,得出了具有行业参考的分析数据[4]。王婷婷[5]研究了BIM技术在房建工程计量中的应用效果,提出行业应主张使用BIM技术进行项目全寿命周期的管理,用以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质量和计量精度。涂刚要等[6]以多个工程经验总结了BIM技术在综合体项目中管线综合排布的应用价值,详细阐述了以三维指导二维施工的方法,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返工和资源浪费。

1 项目概况

海口中交国际中心项目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国兴大道以东,是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集“商务办公、活力商业”于一体的5A级超高层商务综合体,总建筑面积约13.6万m2,地上2栋单体南北布置,居中对齐。主塔楼布置南侧靠近国兴大道,建筑高度为211.6m(室外地坪至幕墙最高点),共计44层。地块北侧布置3层商业裙房,2栋单体之间依靠位于第3层的室外连廊联系在一起。

项目涵盖了超高层办公建筑、商业、地下车库、机房等多种功能建筑,机电管线系统极为复杂。塔楼为超高层钢结构体系且每层面积均不一致,塔楼装配率达到76.6%,商业裙房外立面为曲面异形幕墙,传统二维设计已不能满足这种项目高质量精细化施工建造,因此引入BIM技术,从施工图设计阶段开始进行辅助设计,通过管综优化、图纸会审、孔洞预留、净高分析等措施,保证出图质量和施工质量。

2 BIM技术的具体应用

该项目管线综合排布采用伴随式设计模式,这个模式的关键在于如何在设计过程中实时构建三维BIM模型并验证设计问题,设计师与BIM工程师的高效协同模式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图纸质量,但这对BIM工程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设计意图理解提出了新的挑战。

2.1 管线综合排布设计

针对超高层建筑的特点,在建模过程中通过结合项目特点的确定了管综优化重点应用的位置,主要有地下室、3个楼层的避难层、避难层的下一层、标准层以及大堂层,如图1所示。这些区域的管线密集且净高要求不同,BIM单位与设计院的伴随式协同方式,利用三维管线可视化设计,通过结合项目特征对各区域净高进行反复推敲校核,拟定相应管线排布方案,完成了对各复杂区域的管综设计,并结合排布方案制定了各专业施工工序,有效指导现场施工,避免交错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

图1 项目建模图

地下空间管线如图2所示,平面净高布局如图3所示。通过管综排布后,检查各安装区域的净高,尤其是特殊区域,如卸货区、停车区域、柴油发电机房等,结合设计意见修订风管尺寸、管道布局后,达到净高要求。

图2 地下室机电模型图

图3 地下一层各区域净高布局图

23F避难层管线穿钢结构斜撑如图4所示。避难层管线穿避难层钢结构斜撑,可利用空间有限,且管线众多,利用三维可视化排布,合理利用三角区域穿插管线,解决了钢结构和管线碰撞问题,同时确保了避难区域净高。

图4 23F避难层管线穿钢结构斜撑

在管线全部排布完成后,利用模型进行穿墙开孔和套管预埋定位,并利用BIM软件出图,复核原设计结果,规避传统预留预埋的错漏,尤其是对重力水管穿结构墙的防水套管定位进行了精准核查,从而确保前期预埋孔洞的位置正确,管道排水顺畅。

最终,基于BIM技术与项目设计单位协同完成了整栋建筑的管线综合优化,全过程提出了80余项管线布置方案和30余项审图建议,摆脱了传统二维设计方式的羁绊,减少了因技术错误或图纸理解错误带来的问题约25处,提高了设计图纸质量,预计可减少因图纸错误导致变更及返工的工程成本约100万元。

2.2 异形幕墙深化设计

主塔楼为超高层钢结构主体塔楼,商业裙楼为地上3层框剪结构。主塔楼屋顶采用异型曲面钢梁作为屋顶构造,东西侧保证了流线型弧度观感,南北侧采取整体渐变外形完成整个塔冠设计,裙楼整体外立面幕墙由四面不规则曲面幕墙构成,裙楼屋顶采用曲线披风的形式与主塔楼相连,极具现代感与科技感。为了达到异型塔冠建造深度,采用BIM技术助力塔冠整体设计,项目设计之初采用Rhino与Sketch up进行外立面概念设计,确定幕墙整体外立面形式,如图5所示。

图5 异型幕墙概念设计图

完成整体外立面概念设计后,运用Tkela进行钢结构幕墙支撑系统及幕墙龙骨设计,确定了幕墙钢构系统空间位置及尺寸信息,通过SPA 2000进行钢结构支撑系统受力校核完成整个幕墙外立面设计。项目设计资料在Navisworks中进行数据集成交付,整体设计意图表达完整。

通过BIM技术的及时介入使复杂异型幕墙得到可视化表达,针对复杂外立面幕墙设计进行专项出图与方案比选,为设计阶段幕墙专业解决方案提供新思路,使异型幕墙设计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2.3 应急情况下的疏散通道设计

在超高层建筑中,火灾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十分巨大,研究超高层建筑紧急状况下的人员安全疏散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地下室处于地下,其结构复杂且相对狭窄,照明光线较暗,通风排烟条件也较差,一旦发生火灾,内部温度会快速升高,烟气较难排除,人员也不易找到疏散通道。该项目使用Pathfinder软件与BIM模型相结合,重点对地下室中的商业餐厅(员工餐厅)和物业办公房两个人员密集的场所进行人员疏散仿真,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对人员紧急疏散进行评估。

仿真中,设定餐厅区域共200人,物业办公房共8人,男女比例设置相同,人员结构包括小孩、青年、中年以及老年人,同时对体型胖瘦也进行区分。仿真结果表明,一共存在5条逃生路径,所有人员疏散所耗总时间为66.28s,可为后期运维制订应急方案提供有力支撑。疏散人数与疏散时间曲线如图6所示。

图6 疏散人数与疏散时间曲线图

3 结论

该项目引入BIM技术在全专业辅助设计中产生了较大价值,前期的三维模型调整能预先虚拟一遍建筑,其内部空间及安装情况也能清晰表达,可以提前发现图纸中的问题,减少后期设计变更,降低工程成本,探索了建筑高效建设的新模式。同时,该项目首次引入BIM技术与专业疏散工具进行联合仿真,针对建筑物特性模拟计算了疏散人数与疏散时间的关系,为后期运维制订应急方案提供了有力支撑,实现了模型的多维度利用。

但同时此次BIM技术的伴随式应用也突显出以下问题:(1)BIM工程师需要与设计师高度协调,并完全理解设计意图,模型和图审信息的传递滞后是工作量成倍增加的直接因素。(2)管线的接头,尤其是风管,其三维构件往往很难满足设计要求,需要不断积累和投入大量精力去更新族库,且需要设计、施工方进行协调,定义安装方式。

BIM的应用远不止于此,相关人员需继续探索新的使用模式,围绕智能建造、绿色建造的理念,不断总结和优化,充分利用BIM技术的优势,提高建筑项目的质量。

猜你喜欢

净高外立面塔楼
基于BIM参数化的室内空间净高优化方法
老旧小区外立面整体改造的实践分析
建筑设计中色彩对外立面的创新性应用思考
百事松江二期外立面景观提升工程透视
民用建筑室内空间净高分析
建筑室内空间净高控制分析与优化措施
厄瓜多尔“向日葵”住宅塔楼
鹿特丹The Sax塔楼
荷兰Looping住宅塔楼
对倒锥型外立面满堂脚手架施工技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