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丽江古城
2021-12-12张引
张引
在彩云之南——云南的茶马古道,有一座著名的古镇,游客常年络绎不绝,它就是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又名大研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地处云贵高原,面积为7.279平方千米。古城北靠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是数十里的良田,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古城内木楼青瓦,古街石巷,小桥流水,被誉为“高原姑苏”。
丽江古城作为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是世人心中“一生必去的地方”。作家阿来在《一滴水经过丽江》的文章里,这样描述丽江游人如织的情景:
“我和很多水从象山脚下的黑龙潭冒出来,咕咚一声翻上水面,看见了很多不同模样的人。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我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看见了花与树。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人们在桥上,在堤上,说着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语言里,都有那个词频频出现:丽江,丽江。这时的丽江已经是一座很大的城了。城里也不是只有最初筑城的纳西人了。如今全中国全世界的人都要来丽江,看纳西古城的四方街,看玉龙雪山。”
世遗印象
早在三百多年前,徐霞客来到丽江,留下了9000余字的《丽江纪略》。文中詳细记录了明末丽江纳西族聚居地的生活状况、民族关系、礼仪习俗及气候、物产、景物等,堪称明代丽江的风俗画卷。
丽江古城集中体现了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风情,流动的城市空间、充满生命力的水系、风格统一的建筑群体、尺度适宜的居住建筑、亲切宜人的空间环境以及独具风格的民族艺术内容等,使其有别于其他历史文化名城。
北京时间1997年12月4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批准丽江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我国世界遗产中无历史文化名城的空白。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丽江古城,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数个世纪的洗礼,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
1.古街 丽江古城依山傍水,形成了以四方街为城市中心,以四条主要街道——新华街、五一街、七一街、黄山路为道路骨架的自由放射系统。四方街是丽江古街的代表,位于古城的核心位置,暗含了“权震四方”之意。
2.古桥 在丽江古城的玉河水系上,飞架354座桥梁,平均每平方千米93座桥,形式有廊桥、石拱桥、石板桥、木板桥等。大石桥为古城众桥之首,位于四方街东向100米,因河水中可看到玉龙雪山的倒影,又称映雪桥。
3.木府 木府是丽江木氏土司衙门的俗称,是八百年大研古城的心脏所在,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木府建筑宏伟华丽,徐霞客赞其“宫室之丽,拟于王者”。1998年重建,府内设立了古城博物院。
4.五凤楼 此楼高20米,共有32根柱子落地,其中4根中柱各高12米,柱上部分用斗架手法建成,楼尖贴金实顶。天花板上绘有太极图、飞天神王、龙凤呈祥等图案,线条流畅,色彩绚丽,具有汉、藏、纳西等民族的建筑艺术风格。
世遗价值
1.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
丽江古城设计未受“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原城市建制的影响,城市布局是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是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风格是“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
“四合五天井”的居住方式是纳西族传统文化的遗留。四坊围成四合院,四坊相接部位各独立为一个小天井。中间大天井是公共性的空间,是举行各种家庭活动的场所;四个小天井是生活辅助性空间,起通风、采光作用。丽江民居引水入户、活水绕屋,既有北方四合院的韵味,又有江南水乡的风情。
2.蕴藏丰富的纳西文化
丽江纳西人重教尚文,擅长诗琴书画,在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中,“纳西古乐”最为著名。其中《白沙细乐》是集歌、舞、乐为一体的大型古典音乐套曲,被誉为“活的音乐化石”。
丽江迄今流传着一种图画象形文字“东巴文”,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图画象形文。分别收藏在中国以及欧美一些国家图书馆、博物馆中的20000多卷东巴经古籍,记录着纳西族千百年辉煌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