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得到位 证得精彩

2021-12-12唐惠忠

课外语文·中 2021年11期
关键词:精思论据曲子

唐惠忠

【考情分析】

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大要素。何为论证?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如果说论点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那么论证则是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要想写出逻辑严密、说理透彻的考场议论文,必须学会恰当地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理论指导】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例证、引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归谬论证等。这里择要谈一谈例证与对比论证。

运用例证时,必须注意三点:(1)事例要真实、典型,要紧扣论点,有说服力。因此,要学会选择事例,不能随意择例作论据进行论证,造成论点和论据的脱节。比如论证“建设祖国,必须只争朝夕”,有的同学引用了下面的例子:马克思一生不知疲倦,珍惜时间,创作巨著《资本论》,发现了人类历史的演化规律,发现了“剩余价值”的奥秘。这样的例子就不能有效地证明论点。有些同学则这样举例: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因赶时间而导致失败的例子;现在有些建设项目,只顾赶工期,偷工减料,成了豆腐渣工程。可见,“只争朝夕”好是好,但一旦失误就会造成惊人的损失。这些例子不知不觉间偷换了概念,证明了另一个论点“要速度,更要质量”,造成文不对题。(2)事例要进行概括。即注意对事例进行加工制作,要突出精华和重点,与论点有机结合。(3)事例不能堆积,要加以分析。典型事例不在多,在于能说明问题;对所举事例应加以分析,围绕所论证的论点,或阐述意义,或论述影响,切不可事例举过就完事。

对比论证强调对比——有时,文章标题本身就提供了对比论证的条件(如《“知足常乐”与“知不足常乐”》《美与丑》《堵与疏》《满招损,谦受益》),一看就知道这些文章要求通过正反对比来揭示论点;有时,可扣住文题,择取对比点展开说理论证,例如写《人与路》,可从对人生的追求和选择、所走的道路和结局等方面进行对比论证。对比论证常由引出对比、分析对比、总结对比三部分组成。要使对比论证发挥应有的威力,对比要具体,分析要深入,切不可空洞笼统、浅尝辄止;还要用辩证观点研究、论述事物之间的转化,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比如针对材料“子罕以‘不贪为宝”,有位中学生写了篇《得“宝”与失“宝”》,“得”与“失”对举,这题目就构成了对比。接下来用对比论证层层分析:宋人以美玉为宝,子罕以“不贪”为宝,两人的思想出发点不同,这是一组对比;又把崇尚道德的子罕与贪图物欲的帝王、守财奴及烟鬼酒徒们比较,这是第二组对比;并列举大贪污犯杨杰和放弃优厚待遇毅然回国的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为例,再次形成对比。文章自始至终以具体的对比成文,于文末得出“看待得失之不同,这里面有着道德观与价值观的巨大分野”的结论,便顺理成章了。

学不厌精

张保振

当今世界,书多如山,且一座连着一座,一座又比一座高。那该如何学习?窃以为:学不厌精也。

学不厌精,即学习不仅不讨厌那些精深之理、精粹之作、精辟之论,而且喜欢它、拥抱它,与之终生为伴。精深之理、精粹之作、精辟之论犹如书山中的宝玉。石可以铺路建楼,玉却更高一筹,能养人润人。故而,学不厌精,多多益善。

学不厌精,要在精选,乐在精嚼,至在精思。

要在精选。学如吃饭,饭有优劣。健康食品得健康,有“病”食品生疾瘤。正因如此,孔子提出“食不厌精”的命题,并一口气说出了七种“不食”之物,这不可食之物,也正似精神生活中不必学之书。书不仅有精粗之分,而且有优劣之别,绝不可盛进碗里都当饭,拿起筷子尽去吃。不识货,就会错用功夫;读错书,就会玩物丧志。

乐在精嚼。精嚼者,细嚼也。再好的饭菜,不精嚼,难知其味;再好的书,不精学,难有斩获。相反,从容咀嚼,其味就长;反复研学,其见必出。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如当年孔子向鲁国乐官师襄学琴时,一连十几天,只学同一首曲子。师襄说:“这个曲子你已经学会,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曲调是学过了,演奏的技巧还没有学好。”过了几天,师襄又说:“技巧学好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这首曲子的意境神韵。”又过了几天,师襄说:“已经领会意境神韵了,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体会到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谁,其为人如何,风貌怎样。”直到最后,孔子仰望蓝天,若有所悟地说:“我体察到作者的为人和风貌了。这首曲子,除了周文王,还有谁能作出来呢?”师襄闻言,大感惊异,连连拱手致敬说:“是的。老师告诉我这首曲子的名称就叫《文王操》。”不急不躁不怕慢,不急求功不厌烦,使孔子对音乐的奥妙深得其味,以至于当他在齐国听奏《韶乐》时,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这也就进一步启迪我们:学习,倘若只眼中了了,心中匆匆,难免如捕风捉影,白忙活一场;反之,穷于一物,反复咀嚼,就会识见胜出,学一得十。

至在精思。实践证明:精思,才能从无疑处有疑,从有疑处无疑,不为异端惑,不为文采眩;精思,才会使人之良言如出我口,人之精理如出我心,既得从容之乐,又获精约之功;精思,才可辨大义而修体,察微言而提神,从而做事知要事功倍,做人知足人常乐。有言道:书从疑处翻成悟,文到穷时始有神。可以说,没有精思,要“翻成悟”,不可能;缺乏深思,要“始有神”,难持久。人在世间行,不仅要读“有字书”,更要识“没字理”。“没字理”,要靠读“有字书”时的精思才有可能获得。实践证明:人学不难,难在精思。惟有精思,方知是非。當然,精思离不开精究:既要用功深,又要专一不贰。专一,才能明;能明,才建功。精思,还是密思。只有思之细密,才可能思如天网,疏而不漏;才可以七纵八横,头头是道。

有诗言:文须字字作,亦须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学不厌精,即是也。可以肯定,只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善精选,乐精嚼,会精思,就能卓然可观,不仅眼能察天衢,而且耳能闻雷霆,从而思接千载有底气,视通万里有方向,做事识大体,做人见大义。

(选自《人民日报》)

【简评】

论证手法单一是中学生议论文的常见病。《学不厌精》论证方法多样,值得同学们学习借鉴。试看“乐在精嚼”领起的一段文字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再好的饭菜,不精嚼,难知其味”,这是比喻论证兼反面论证,接着比喻论证“从容咀嚼,其味就长”,文意转入正面;“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一句过渡至事例论证,选用“孔子向鲁国乐官师襄学琴”事,但作者没有止于叙述,而是由“叙例”进入“析例”,“不急不躁不怕慢,不急求功不厌烦……”属于道理论证。文章还将孔子一例加以延伸,再让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之例进入论证,论证力进一步加强。至此,这一段的论证似乎已经完成,但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以“这也就进一步启迪我们”一句宕开去,“反之”前后的文字又一次构成对比论证。本段中,两次事例论证、两次对比论证,还有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充分体现了论证方法的多样化,使分论点“乐在精嚼”得以牢固确立。

另外,全文采用总分总结构,三个分论点居于每段之首,其结构严谨而清晰。

请你 演练

请你以“驾驭手机而不是相反”为论题写几段文字。要求:(1)运用好例证法或对比论证;(2)不少于500字。

示例:

398亿小时!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这些时间,足够建造109座金字塔。近日,波士顿大学讲席教授詹姆斯·卡茨公布的这项数据,再度引人深思:手机等技術产品在引领社会进步之时,是否也在将人类推入泥沼?

不管你承不承认,我们的时间正越来越多地被手机消磨掉。不论是家人团圆还是朋友聚会,不论是上班路上还是工作之余,说话的人越来越少,埋头“屏幕”的越来越多。最新调查发现,中国人平均每天看手机3小时,仅次于巴西,位居手机沉迷度全球第二。显然,如今的手机已不仅仅是手中的工具,俨然变成了身体的“器官”。有人说,长这么大,唯一能坚持下来的事,就是每天给手机充电。虽有些戏谑,但的确戳中了现实的痛点。

痛在哪?不仅在于手机占据了人们的生活,更在于我们终日把目光拴在手机上,丢掉了很多能力,消磨去许多斗志。有人认为,现在的智能手机越来越“聪明”,手机用户却越来越怠于思考。更有研究发现,如今年轻人的记忆力越来越糟糕,有人甚至患上了类似于脑损伤的数字痴呆症。或许,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不妨自问,那些“建造109座金字塔”的时间,我们都用来做了什么?有没有给自己的人生成长路添一块砖、加几片瓦?

我们当然不拒绝科技的进步,理性来讲,我们也无法逃脱技术编织起的复杂网络,但如何与它相处,考验着智慧。凯文·凯利在《科技想要什么》中介绍了阿米什人对待科技的方式:他们有选择、有节制地运用技术元素,通过集体的选择方式,适应科技的进化节奏,最大限度地消除其负面影响。这种方式或很难大范围推而广之,但其依然启示我们——科技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往往是人的局限所致。当下,我们与科技之间的关系,可以看作是一种博弈,如果你落入对方的棋路并迷失了自我,那么一定会是输家。

上文探讨究竟是人在操控手机还是人被手机操控这个话题,其实质仍然是在探讨人究竟该如何对待手机带来的信息问题。就写法而言,我们可从以下方面加以借鉴:一是事实清。数据确凿,现实触目惊心,事实远胜雄辩。“398亿小时”“建造109座金字塔”“每天看手机3小时”,世界第二,还不能引起国人重视吗?!二是观点明。反对沉迷手机,呼吁国民振作起来,远离手机,运用智慧,摆脱控制。三是有深度。列现象,析危害,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层挖掘人们沉迷手机的心理动因,读来催人猛醒。

猜你喜欢

精思论据曲子
柴可夫斯基的曲子有什么魔力?
恰当使用论据
有风吹过
吹曲子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公园那边有人在吹萨克斯
精思厚积乃成其大——论濑户宏教授的中国近现代戏剧研究
精思巧构创新意 水到渠成探新高——“Fe3+、Fe2+间的转化与检验”教学设计及意图分析
论据选择“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