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奋力当好“开路先锋”
2021-12-12孙志高
孙志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力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水平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沿沪宁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劲的区域之一,打造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其意义在于在强化“产业+创新”的联动融合基础上充分整合资源,以便持续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打造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着力建设全球产业竞争力最强集聚带,切实担当起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促进产业创新同向互促
打造沿沪宁产业创新带,首要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底层逻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创新与产业互融共生,全面提升实体经济发展质量,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一是从沿沪宁地区紧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要地标性产业集群,以产业重大创新需求为牵引,实施重点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建立健全关键技术路线图,协同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技术成果和引领性先进产品,促进沿沪宁地区地标性产业迭代升级、安全可靠。二是注重提升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技术比较优势,聚焦光伏太阳能、智能传感及物联网、新能源汽车、前沿新材料、智能电网、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等兼具广阔前景和良好基础的行业领域,以及装备制造、精品特钢、绿色化工和高端纺织等优势领域,加快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夯实先进制造业的“压舱石”作用。三是以前沿技术产业化为主攻点,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依托沿沪宁产业创新带丰富的科教资源,前瞻布局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氢能与储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新兴领域,沿线城市聚焦重点,协同推进实施未来产业孵化和加速计划,共同实施一批战略性、储备性技术研发项目,打造一批产业创新应用场景,在沿沪宁产业带催生一批新行业新产业,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
从“生产主体”向“创新主体”转变,培育产业创新双强主体
企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最为活跃的创新主体,更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本源,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推动产业转型发展是当今世界主流的产业创新组织方式。沿沪宁地区产业体系较为完整,2020年制造业规模超2.2万亿元,拥有一定数量的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旗舰型、龙头型企业以及面广量大的中小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达2.3万家。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形成更具活力和爆发力的创新企业集群是关键。
一是凸显重点地标性产业集群中龙头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加快整合沪宁沿线城市科教资源,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加速向企业集聚,鼓励重点龙头企业突破前沿技术、制定行业标准,培育一批具有产业链控制力和全球竞争力的“链主”型领军企业。二是鼓励沿沪宁产业创新带重点中小企业瞄准重点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细分领域,锻造更多独门绝技,增强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加快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成为解决沿沪宁产业创新带重点产业集群细分领域内“卡脖子”难题的“单打冠军”或“配套专家”。三是围绕产业创新重大需求,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开展产业协同技术攻关,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支持企业以联盟形式承担重大科技专项、发起产业技术开发计划,牵头建设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等产业创新载体,支持推广企业提出技术需求、平台进行技术攻关、企业投入为主、政府加强引导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四是弘扬、激发和保护沪宁沿线城市企业家创新精神,发挥企业家在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发展中的中坚作用,鼓励企业家牵头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建设一支善于创新、勇于奋斗、敢于担当的现代企业家队伍。
从“普通载体”向“高能载体”转变,提升产业创新空间能级
打造一流高效的产业创新融合空间是彰显“产业+创新”特质的最佳观测点,也是提高产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沿线拥有大量的国家级产业园区、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和一流高校等,正朝着形成可强力支撑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高能级载体平台方向转变。
一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重点建设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等,支持参与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突破重大基础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持续提高应用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沿线城市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建设一批联合实验室。二是重点推进产业园区和创新空间的加快融合,培育壮大园区的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多元复合功能,推动产业和创新在空间上的高效融合,缩短产业与创新的时空距离。支持依托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国家级高新区等功能园区布局建设创新中心、双创空间、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促进全球创新资源与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有效对接。三是协同建设重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聚焦产业创新需求,加快建设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苏州)、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苏州)、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无锡)。围绕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支持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沿线城市联合创新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等重大产业创新平台。
从“条块分割”向“资源整合”转变,提升产业创新组织水平
产业和创新的“两张皮”格局导致当前科技力量在满足重大产业创新需求、關键“卡脖子”技术攻关、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等方面条块分割现象突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须走出“产业+创新”资源整合的新路,重塑重点产业、关键技术和成果孵化等创新要素之间的组织方式,建立健全市场化的创新组织形式。
一是探索建立市场化导向的新型科技攻关组织方式。聚焦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未来网络、前沿新材料等领域,依托行业领军企业,搭建关键技术攻关新型组织架构,集中集聚各专业领域顶尖人才和创新资源,形成跨领域、大协作、大投入、高强度的创新组织体系,制定关键技术攻关专门方案,逐个分解、分项落实、精准突破。二是提升产业创新组织市场化水平。加快引导发展科技服务业,培育一批精通市场和技术的科技中介、技术经纪、专利服务、咨询评估等机构,着力打通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支持产业集群重点龙头企业牵头建设产业联盟、技术联盟,协同解决技术瓶颈、无序竞争等行业发展难题。三是建立健全“点穴式”产业创新保障机制。深化改革服务和管理方式,创新资金、人才、数据等要素保障方式,充分发挥政府产业投资基金、引导资金的杠杆作用,对关键技术靶向攻关项目持续跟踪,集中力量精准投入,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关注和参与投资。探索实行真榜、实榜导向的“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推动各类人才加速集中集聚开展协同产业创新攻关。
(作者系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何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