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绿水青山间蹚出共富路
2021-12-12严碧华谢尚国
严碧华 谢尚国
初冬时节,走进湖州市德清县下渚湖街道上杨村,扑面而来的是大自然的气息,五彩缤纷的树叶与萦绕的晨雾相映成景,恰似一幅水墨画。
“谁能想到我们这个曾经穷得叮当响的小山村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家家户户每年还能分红,村民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上杨村党支部书记王方明的话,幽默中透着骄傲。
乡村变美后,上杨村通过创新产村融合模式,将散落的自然禀赋和特色资源“串珠成链、连片成景”,并借势农业标准地改革和集体土地入市等创新举措,以资源入股等形式与项目方合作,引进天际森谷户外运动旅游项目,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200万元,村民每股利息分红不少于10%。
上杨村的蝶变,正是湖州以乡村振兴为起笔,率先探索建设共同富裕绿色样本的缩影。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湖州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征程中,创新推出“共富班车”,充分发挥城乡统筹协调、生态环境优美、公共服务均衡等优势,努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道路上走在前列。
坐上“班车”奔共富
65岁的陆雪元是吴兴区八里店前村人,患糖尿病已经10多年,每个月光吃药就要花掉300多元,除去医保能报销的部分外,每年自己还要掏2000多元。自从搭乘上湖州“共富班车”后,每年看门诊配药又能多报600元钱。
如何高效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前不久,湖州举行“共富班车”发车启动仪式,首批慢病服务、优教共享、乐业湖州、快递活村、未来农场5辆“班车”鸣笛发车。
这是湖州建设共同富裕绿色样本的新探索、新打法,也是亮出的一张金名片。每一辆班车,都是开往老百姓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下一站。
“共富班车”怎么开?以慢病服务班车为例,在湖州,目前慢病备案人员有37.45万人。“这辆班车的牵头部门是市医保局和市卫健委。形象地说,班车长是市医保局,乘客是慢病备案人员,沿途设了若干站点,如慢病门诊统筹基金支付限额提高、慢病‘健康画像数字化管理、慢病患者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等。”湖州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沈昕耀表示,班车终点站是城乡居保、职工医保慢病患者门诊综合保障率从47.76%、55.22%分别提升至62%、65%左右。
“共富班车是一趟立足群众易懂、满足群众所急、缩小群众差距、实现群众受惠的班车。”湖州市共富办综合组负责人沈玉峰说,共同富裕要靠人人参与、人人奋斗,拒绝“躺平”,鼓励“上车”“入座”,营造“先富带动,后富主动”的氛围。
湖州下渚湖街道乡村花海世界。图/谢尚国
“优教共享班车”则邀请城乡师生“上车”,完善城乡教共体标准化建设机制,构建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创新教师双向流动机制;“乐业湖州班车”邀请就业转失业人员、复退军人等就业重点群体“上车”,实现用工有保障、就业有岗位;“快递活村班车”聚焦湖州城乡916个建制村及1300余个住宅小区,打造购物、销售、生活、金融、创业“五不出村”一站式服务圈;“未来农场班车”创新打造100家彰显时代特色的“未来农场”,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走进湖州首批发车的“共富班车”未来农场项目─长兴县吕山乡天下牧业湖羊智慧循环产业园,整排羊舍错落有致,工作人员正用溯源器扫描湖羊幼仔的二维码查看生长情况。
该项目由吕山乡9个村共同出资建设,总投資2.2亿元,通过“政府主导、九村联建、公司运营”的模式运行,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作为‘共富班车未来农场项目,我们将以产业生态化、管理智能化、要素集约化、生产标准化‘四化同步,打造建设水准高、科技含量高、智能程度高、生产效率高、质量效益高、共富成色高‘六高集成的未来农场。”基地负责人施国强说。
美丽风景变“钱”景
在安吉县灵峰街道横山坞村的民宿村落小瘾·半日村,果酱民宿的主人张珉而正忙着接待游客。她原本是村里地道的家庭主妇,2016年在朋友的鼓励下,以120万元的租金拿下村里一栋上世纪70年代的建筑20年的经营权,进行改建后,老建筑改头换面,成为网红民宿。
“我以‘家为主题进行民宿改建和经营,还在店里开起了店中店—小而美咖啡。”张珉而介绍,营业以来,民宿的营业收入超100万元,咖啡店收入约50万元。
小瘾·半日村占地面积161亩,原有23户住户,2014年以后,村民们陆续搬迁,这里成了典型的空心村。此后,灵峰街道通过土地收储托管、山林资源出租等举措,积极招引工商资本入驻,并对该村落进行整体规划和建筑改造,共改建新建房屋71幢。
“去年,我们整个‘村的营收超6000万元。”安吉半日村文化休闲有限公司负责人陈谷介绍,在项目的辐射下,横山坞村相继开出“阿忠的家”“十二间房”等近10家民宿和餐厅。周边的灵峰山景区、蔓塘里景区和田园嘉乐比景区都针对民宿客人推出了个性化定制旅游产品,激发了乡村经营活力。
近年来,湖州走农旅融合发展的路子,让田园变景区、农家变客舍,让“美丽风景”变身“美丽经济”,让乡村旅游由“风景”变成了“钱景”。
4年前,南浔区双林镇后坝村还是个负债80余万元的薄弱村,村级集体经济主要依靠土地租金。为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村两委引进了集农事体验、文化教育、素质拓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后坝营地项目。
为解决资金问题,后坝村探索以“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民+工商资本+政策支持”的“四位一体”经营模式,为村级集体经济注入活水。村党总支书记王香林介绍,后坝营地一期总投资2000万元,由村集体+村民控股51%,企业出资占49%。其中,村民年投资收益不低于10%。
刚开始,村民也抱着观望态度,首期只有86户村民入股,如今看着营地发展越来越好,村民都有了入股的想法。王香林算了一笔账,今年营地预计年底可累计接待游客达10万余人次,实现营业收入400万元,增加村集体年收入90万元。
画出乡村“共富圈”
“我们家养的高山竹林鸡开卖了,在市场上销路很好,而且收购价格也比饲料饲养的鸡高出不少。”安吉县鄣吴镇上堡村村民沈春毛口中的竹林鸡,其实是今年上堡村和山屿海集团协作投放的“爱心帮扶”鸡苗,放养之后现在长成上市了。
“第一批上市的高山竹林鸡能给村里增加近10万元的集体收入。”鄣吴镇党委书记金枫涛介绍,山屿海集团通过村企协作,在上堡村启动鸡苗养殖帮扶计划,在3年时间里免费为经济薄弱村和农户提供3万羽鸡苗,指导村合作社和农户用土法在竹林中散养,养满10个月后按市场销售最高价回收,通过产业帮扶带动农户和村集体增收。
在安吉鄣吴镇,山屿海集团已扎根10年,并建了一座“幸福城”,包括学休院、康养中心、幸福农场、幸福公寓等,给当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我们不仅让在‘城里康养的人感到幸福,还要让‘城外周边的百姓也感到幸福。”山屿海集团董事长熊雄说,“幸福城”项目每年为当地带来5万左右的旅游人次,还直接帮助农家乐消费和农产品销售达5000万元以上。
像“幸福城”这样的村集体经济抱团发展模式在湖州越来越普遍。村企合作、片区组团、联建联营、先富带后富,构建共建共享利益共同体成为这里探索共同富裕的有效抓手。
“真是意想不到,短短一年时间,就能有30万元的分红。”11月26日,湖州南太湖新区滨湖街道横塘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费雪寅接过强村公司的支票,心情激动。他说:“接下来,会把这笔钱用于村民福利发放和村集体面貌的提升,真正为民谋福利,为民办实事。”
去年8月,由滨湖街道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的塘甸村、新桥村、横塘桥村等8个村共同出资成立湖州益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是南太湖新区第一家强村公司,通过抱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联手迈向共同富裕。运作一年来,益众公司积极开拓各类经营业务,发展势头强劲,交出了一份“总营收超1800万元、总盈利超800万元”的闪亮成绩单,8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各分红30万元。
在浙江推进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大场景中,湖州正努力构建经济富裕、收入富足、精神富有和服务优质、全域优美、制度优越的“三富三优”新格局。眼下,以民生实事为切入口,湖州正推出一趟趟“共富班车”,铺开一条奔向共同富裕的全新路徑,带领百姓驶向“幸福终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