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又“电子失恋”了
2021-12-12李好懒
李好懒
失恋是什么?失恋是我还在你却走了。失恋是单曲的循环,是风湿痛而雨下个不停。失恋是少掉的睡眠,是多出来的没有记忆的时间。失恋是有个人我等不到,有个地方我到达不了。失恋是我放感情的排比而你却一目十行。失恋是以上痛苦的总和。
而比失恋还要惨的,是根本没谈,也能失恋。比如,电子失恋。
“电子失恋”在网络上的解释是“喜欢的电视剧结束后,突然不知道该做什么,心里空落落的一种状态”。追的电视剧结束了,一本大部头啃完了,十年的综艺收官了,失恋都可以找上门。
我们不是送走一部剧、一本书那么简单,我们送走了一段固定的陪伴,一场盛典,一次狂喜。
我们失恋了。结局是画中人的,他们快乐地定格,我们只有悲伤地继续奔流。所以,到底要如何战胜“电子失恋”呢?
方法一:再看一遍
横看成岭侧成峰,再看一次定不同。很多人会选择重刷,但短时间内的重刷,很可能是边际效率的递减,因为它能带来的刺激越来越少。
我主张隔一段时间、等一个合适的心情,再次打开它。越是巨著,越应如此。就像有人说每十年就重读一遍《红楼梦》,感觉像赴一个老情人的约会。你完全知道對方是什么德性,但重温旧梦,检阅的更多是当下的自己。
方法二:成群结伴
在现实中失恋了只能找人陪着哭,但是电子失恋,你可以和姐妹们一起抱头痛哭。
我格外喜欢向朋友安利自己最近在追什么。吃下我的安利,咱们就签订了同甘共苦的契约。一起“啊啊啊啊啊”过的人,最后也要一起“呜呜呜呜呜”,我们是失恋的共同体。
如果一部好剧是庆典,那么一起追过剧的姐妹,就是庆典后留下来的人。她们收拾彼此的狼狈,这比庆典本身还要可贵。
方法三:各展所长
没有什么比电子失恋更能激发女孩们的创作欲了,在网络平台上,你能看到成百上千万的再创作。
有时觉得,这些再创作,都是女孩们的自救。她们不想从巨大的快乐上面掉下来,所以使出浑身的力气,建造了一个天空之城。比如,《哈利·波特》已经完结14 年了,但关于它的衍生创作,依然飘浮在我们左右。
方法四:照进现实
二次元是作品本身,三次元是现实,2.5 次元则是居于其中的暧昧地带,其呈现形式可能是花絮,可能是杀青后演员还未彻底走出角色时的状态。
喜欢一个角色,很容易逐渐从二次元、2.5 次元,到三次元,一步步走进现实,喜欢上某个演员。开始时,只是感激演员们带来了出色的表演,创造了一个可爱的人物,后来多少有些移情的作用。好的演员这时候会说,爱我的作品,不要爱我。因为“我”有可能辜负你,但作品不会。
方法五:自欺欺人
有人上头,有人下头,有人掉头就走。距离《康熙来了》完结已经5 年了,我还没能打开最后一集。我总是在大结局前掉头就走,以为只要跑得够快,离愁就追不上我。有些告别,我们可能这辈子都没有勇气去做。不做也好,还能假装它们一直都在。
“电子失恋”这个词,最早出现在2020 年《想见你》和《爱的迫降》终映之后。但现在好像也已经不记得告别时有多么疼痛,只记得当时追剧的快乐。
为了快乐而来,最终也要为了快乐而去。最好的克服电子失恋的方法,就叫作“向前逃跑”。不论是电子失恋,还是真实的失恋,能够拯救这一次心碎的,只有下一次。虽然会有失魂落魄,但不消多久,我相信我们又会跳进或深或浅的爱恋里。或许是一本好书、一部电影,或许是一个人。生活会再度花团锦簇起来。
(摘自“东七门”微信公众号,西米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