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哥哥,我的人生省了多少劲儿啊

2021-12-12谷幌幌

青年文摘 2021年18期
关键词:爸妈小时候哥哥

谷幌幌

小时候,我就愿意跟着哥哥,想让他带我玩儿。哥哥才不愿意呢,他的好伙伴们都是男孩,哪想带一小姑娘啊。每次玩捉迷藏,他都喊我先藏好,说一会儿来找我,我数着数着,哥哥就不见了,心里很恼火。

有孩子的地方,肯定有争争抢抢。我俩也是,争吃的,争玩具,争一切。夏天买冰棍儿,我哥吃得快,吃完了盯上我的,让我给他尝一口,我说行,一口尝下去,三分之一没了。后来,我每次都吃得飞快,结果他又来馋我。他还特喜欢吓唬我,大晚上把深蓝色毛线帽套脸上,跳来跳去,气得我够呛。

他很聪明。有次他考砸了,我爸不太高兴,把他的《机器猫》《幽游白书》之类的漫画书都扔了。他倒机敏,偷偷收起来,趁爸妈上班,从家里扯了条破床单,在楼下街心花园摆起了书摊。看一本两毛钱,买一本两块钱,生意极其火爆。连隔壁小卖部阿姨都看不过眼,说我们没有营业执照,属于违法,要收我们租金——小朋友不去她家买零食,都跑来看漫画了。

可惜,这件事最后还是败露了。邻居见我爸就夸,你这儿子真有经商头脑。我爸好歹是个文人,听到这事儿脸上多少挂不住,非常生气,责令我们解散书摊。但那时候我就觉得,我哥可真聪明啊。

我也有招数对付他,他欺负我,我就去爸妈那里告状。我哥每次挨训前,都会先瞪我一眼:你等着。可要有人欺负我,他绝对第一个站出来护着我。我初中时,他已经上高中了,个头蹿到一米八多。要是有人说我什么或吓唬说要对我怎么样,只要他听说了,放学就会来接我,只是站在那儿,初中小孩们就直接怵了。

再长大些,我不爱黏着他,和小姑娘们玩去了。只是,我慢慢发觉我哥变得挺酷的。

越是觉得他酷,越想要喜欢他喜欢的,学习他,跟随他。和小孩时期不一样,我渐渐想看看哥哥都在做些什么有意思的事。

8岁前,我的曲库都是妈妈听的邓丽君或民族音乐,8岁后,我跟哥哥听歌了。周边同学在听的张学友、张信哲,我都不知道,只知道哥哥听的黑豹、唐朝、“魔岩三杰”。我听不懂,却特喜欢凑在边上听。有次,哥哥拿回一本送磁带的音乐杂志,我听到了披头士的《LetItBe》,天哪,好酷啊,还有这样的音乐呢!我第一次开始真正喜欢上哥哥喜欢的音乐。而同学们会觉得我好奇怪,在听一些大家都没听过的歌。我觉得自己也很酷。

可以说,从那时起,哥哥就一直在影响着我的兴趣、认知和审美。

他会带着我蹲在马路边观察形形色色的路人,看见有意思的,悄悄跟着在后面模仿。这大概也是我演员潜质的初现吧。还有,小学时我嘴特笨,老师同学都不明白我在说什么,也有些人会嘲笑。所以周星驰的《九品芝麻官》很吸引我,他对着大海说说说,把那些鱼都炸出来了,我好羡慕,跟哥哥说,也想那样。他特认真地告诉我,用脏话骂人是最低級的手段,你应该用幽默的手法回击别人,这才是高级的。渐渐地,我解锁了这项技能,发现自己确实有丰富的联想力。

有这个哥哥是我的幸运,在很小的时候,他就带我看更广阔的世界,也让我学会如何观察,如何应对这个世界。

我对哥哥的依赖不只是想跟他玩儿、听他的音乐这么简单,我还总想从他那里找到答案。

拿学习来说,每次有什么题不会,我都问他,根本不动脑子。只要不会,就去问他。哥哥说:“你想都没想,你先想一想。”我进屋躺一会儿,转了一圈出来:“哥哥,我还是不会。”

在家里每次捅了什么娄子,哥哥都能给我打掩护。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在后来的人生里,我能保留的自我也就更多一些。很多事不需要我去担忧,去冲锋,有哥哥在,都能解决。

我长大了,工作了,有些事儿还是挺想听听他的意见。刚入行时,我比较年轻,脑子封闭,很多东西不愿意去做,比如,这个片特商业,肯定不接。我哥告诉我,我这样理解是错的,文艺片也有傻文艺,商业片也有好商业,还是要看剧本,看角色。我的思路和视野才开阔了一些。

我们一路扶持着走到今天。

小时候,父母工资不高,生活并不宽裕,甚至还有些拮据。那会儿,揣上两三块的零花钱,都觉得自己太有钱了,不知道怎么花。哥哥学习好,我不行,只能靠节省零用钱让爸妈对我另眼相看,表现我的乖巧。

所以,最初踏入演员这行时,我没想过赚大钱,只想着能下个馆子、买点运动鞋就挺好的。我们都是小时候穷惯的,只想着我能不能成为一个好演员,他能不能做成一个好乐队。这事高兴了我们就做,如果不高兴,可能给多少钱我们还不想做呢。一年拍一个戏,剩下时间傻玩,我也觉得挺好。

慢慢地,我开始觉得自己是不是能做得更多、更好,能帮衬着家里,改善家里的条件,有一种必须努力养家的责任,但我哥就说:“不用你改善,为什么压力放你这儿呢?不管爸妈还是我,都是希望你能够对自己更好一点。”

我们总是特别想鼓励对方。可能小时候缺鼓励吧。爸妈很少当面夸我们任何一个人,无论做得再好,他们只会说:你这次还不错,但是呢……总有个但是,我们老觉得自己差点,会泄气,不想努力了。其实,他们也会为我们高兴,我第一次上杂志封面,我爸恨不得买一堆杂志送朋友,还默默在家里茶几最明显的地方摆上一本。他不会当面赞美你,可能那代父母都不擅于把爱和赞美说出口。

如果要用什么形容我跟我哥的关系,那就是绝对上不了《第三调解室》的关系。

大概这和一个人的边界感有关。我们都很需要自己的空间,也不干涉对方的空间。我从来不随便进他的房间,进屋要敲门,有时候还会先发个信息问他,你在哪儿,他说我在屋里待着呢。有东西想寄存在他屋里,他不在家,我也会先问:哥哥,我能把东西放你屋吗?他同意了,我才会开门进去。他对我也是如此。

我们也从来不谈论对方的感情生活,觉得那是对方的隐私。他选什么样是他的事,我选什么样也是我的事,跟我的父母一样,他们的生活是他们俩的,我们都不会彼此评价。我们很清楚,我和他不只是兄妹,是家人,更是两个独立的个体。

兄妹关系和其他的同胞关系不同,姐妹关系会更细腻,姐弟关系可能操心的大多是姐姐,兄妹之间,我能感受到,哥哥不仅在保护我内心的那种软,也在教会我怎么去对抗世界的硬。

生了孩子之后,我问哥哥,你小时候是怎么喜欢上读书的呢?他笑了,小时候哪有那么多玩具啊,只能看书。那好,我也给女儿创造这样的环境,她的小围栏里,一半是玩具,一半全是书,她自己选。现在她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找书。我挺喜欢,也不打扰她,那是她独处的时间。这些珍贵的经验,都是从哥哥那里承接过来的。

所以,哥哥送给我最好的一件礼物,就是舅舅这个身份。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很多,自己的孩子将来还能有个舅舅、姨妈或者姑姑,多不容易。我女儿也喜欢舅舅,喜欢和他待在一块儿。哥哥告诉我,我女儿长得跟我小时候一模一样,我好开心,毕竟我也不太知道自己婴幼儿时期的样子,从女儿身上,我又看到了自己。

哥哥有很鲜明的人生态度。在我看来,他是拥有独立人格的人,而我的人格一直都是建立在他的基础之上。

从前,有个圈内朋友跟我说:“你没发现吗?你聊天经常是‘我哥我哥,我觉得你没有独立人格。”那阵子我有点烦我哥,不太愿意跟他接触,甚至一度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感觉非常迷茫。后来我想明白了。

我的人格就是与他有关怎么了?他费半天力气自创了一个,我只要copy一下,再加上一些我的特质,就是全新的热依扎,多好。

有了哥哥,我的人生省了多少劲儿啊!

(摘自《人物》2021年第6期,本刊有删节,河川图)

猜你喜欢

爸妈小时候哥哥
哥哥
爸妈的约法三章
因为爸妈只有你
哥哥的生日
小时候
还猪哥哥
好想回到小时候
那些回不去的小时候
我爱爸妈
小时候,你相信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