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2021-12-12吴生宽
文/吴生宽
贵州省遵义市自采取“空壳社”清理等系列措施以来,全市农民合作社服务成员能力、市场竞争力、带动农户发展能力明显提升,但也面临一些问题,亟需进一步转型提升。
一、遵义市合作社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1.数量步入稳健。经过2019年以来的清理整顿,合作社数量发展由高速增长到减速再步入稳健发展新阶段。截至2021年6月,全市登记合作社7342家,成员54.4万个,注册资本142.26亿元,带动非成员30.5万户,有市级及以上示范社521家。
2.质量持续提升。全市合作社中,拥有绿色食品认证的71家,拥有有机产品认证的233家,拥有农产品地理标志的44家,拥有注册商标的278家,均呈增长态势。
3.增收效果明显。2020年,全市合作社销售收入262068万元,统一销售农产品总值158568.65万元,成员获得收入总额27473.89万元,成员人均纯收入16756元,比非成员高9%。
4.创新亮点突出。全市建立党组织的合作社有312家,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562家,317家合作社开展电子商务。全市合作社流转土地92万亩,探索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
二、遵义市合作社发展的做法及成效
1.在规范运行上出实招。一是发挥联席会议作用。遵义市每年召开1~2次合作社发展联席会议,发挥部门职能,共同推进合作社发展。二是出台指导文件。出台了《遵义市清理整顿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项行动方案》《遵义市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实施方案》《遵义市加强辅导员工作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实施意见》等文件。目前,全市各县(市、区)均已建立了辅导员制度。三是开展专项治理。2019—2020年,遵义市清理3603家“空壳社”,注销了部分合作社,合作社发展持续规范。
2.在能力提升上下工夫。一是注重带头人培训。遵义市每年组织合作社带头人参加培训,2020年、2021年分别在绥阳县、桐梓县召开了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现场会,2021年7月组织30多位合作社带头人参加了省农业农村厅举办的培训。二是强化资金支持。2018年,市级预算800万元支持百佳社创建;2019—2021年,共获得1177.2万元中央和省级支持合作社发展资金。三是开展示范创建。开展国家、省、市、县级示范社申报创建,2020年新增203家省级示范社,2021年新增6家国家级示范社。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湄潭县取得明显试点成效。
3.在产业调整上促优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凸显主导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目前,全市茶叶、食用菌、辣椒、中药材、牛羊、生猪、生态家禽、特色林业等主导和特色产业合作社占62%。
4.在联合合作上求创新。各地结合产业优势,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家庭农场、村集体经济组织、大户等主体联合合作,创新了多种合作模式。桐梓县隆风缘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协调解决企业、群众产业发展难题,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葛根,全镇葛根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有种植农户793户,2020年收购葛根2000吨。
5.在利益联结上破难题。合作社探索出了“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土地租金+务工工资+返利分红”“积分制”等收益分配方式。仁怀市大坝镇簸箕坝村有机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创新实施“6211”分配机制,收益60%用于农民分红、20%用于合作社发展、10%上交村集体、10%留存用于风险防控,村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1.88万元。
6.在产业延伸上做文章。引导农民合作社全产业链发展,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和“三变”模式,发展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桐梓县容光乡诚雄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上联贵州九叶青花椒有限公司,下接小农户,辐射大户及散户栽种花椒7500亩。
三、遵义市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
1.先天不良“站不稳”。一是辅导力量弱。当前,市、县、乡农经队伍薄弱,特别是在乡镇一级,几乎没有固定的农经人员。二是合作意识不强。有的成员只想利益共享,不愿风险共担,普通成员的参与度低。三是运作管理不规范。部分合作社制度不健全,民主管理不完善,成员权利、义务不明。
2.竞争力弱“行不远”。多数合作社只有10多户成员,生产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基本还是单打独斗。合作社大多仍从事初级农业生产,成本下不来、价格上不去、局面打不开。
3.后劲不足“跑不快”。一是银行融资难。银行设定贷款条件高,合作社资产担保资质差,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抵押贷款政策不完善,合作社融资难。二是产品销售难。部分合作社规模小、信息不灵,市场拓展能力欠缺,产品销售不畅。三是政策不完善。一些政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已不适应,一些政策原本存在漏洞,亟待修订和完善。如红花岗区业源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林下养鸡遇到了用地难问题,原因在于红花岗区基本农田主要规划在山上,很多林地成了基本农田保护区;新蒲新区辣都辣椒专业合作社遇到了税务开票难题,新蒲新区税务部门核定每家合作社开票限额为500万元,远不能满足合作社经营需求。
四、促进遵义市合作社健康发展的几点思考
1.补“钙质”,让合作社“底盘稳”。一是加强指导服务。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完善激励机制,引导县、乡基层骨干加入辅导员队伍。加强培训,大力提升县、乡辅导员辅导能力。二是完善章程制度。指导合作社完善章程,严格按章办事,规范“三会”运行。建立规范的财务制度,真实反映合作社运营情况。三是持续推进“空壳社”治理。做好数据库名录的及时更新和动态管理,对合作社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及时清理“空壳社”,规范提升正常社。
2.输“营养”,让合作社“脚力强”。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大力推动落实农民合作社在税收、用地、用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统筹涉农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合作社给予适当倾斜。加强用地、税务等政策滞后问题研究,抓紧完善政策、填补政策漏洞,切实解决合作社用地难、开票难、用电贵等实际问题。二是解决融资销售难。加强与邮政公司和邮储银行等社会力量的协作,应用“黔邮乡情”等平台帮助合作社销售产品,指导合作社利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等解决融资难问题。
3.强“筋骨”,让合作社“身子轻”。一是加强示范引领创建。重点抓好省级示范社创建、市级示范社申报与监测工作。二是推进联合合作。推动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综合体,推进农资供应、农业生产、精深加工、仓储物流、品牌创建、市场开拓等全产业链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