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粮食会展经济功能助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1-12-12郭靖

中国粮食经济 2021年5期
关键词:会展经济粮油会展

文/郭靖

(作者单位:河北省粮食交易中心)

粮食会展经济是以会展业为载体和依托,通过举办小包装粮油产品、粮油加工机械、行业科研成果展示交易和各类型会议论坛活动,形成人流、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推动粮食产销合作对接,助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种经济活动。近年来,随着国家粮食安全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粮食会展经济也实现了迅速发展。目前,国家和地方所举办的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中国国际粮油产品及设备技术展示交易会、中国国际粮油精品产业博览会、黑龙江金秋粮食交易暨产业合作洽谈会、福建粮食产销协作洽谈会、山东粮油产业博览会等,已成为展示粮食行业改革发展成果的盛会,成为粮食系统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的重要载体。

粮食会展经济的功能

(一)有效带动举办地粮食产业经济发展

以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为例,黑龙江、河南、福建三省通过承办展会,全面提升了粮食购销市场化水平和粮食产业竞争力。2018年黑龙江省粮食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36亿元,同比增幅27%,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2019年河南省与全国18 个省(区、市)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每年调出约600亿斤原粮及其制成品粮食,带动了农民增收、促进了乡村振兴。2020年福建省“引粮入闽”蒸蒸日上,大会期间签订各类粮食购销数量449 万吨。

(二)引领粮食全产业链发展

国家局党组提出,要加快推进粮食流通现代化,着力建设链条优化、衔接顺畅、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粮食行业展会的参会主体涵盖了粮食种植、食品加工、销售服务等一二三产业不同领域的企业。除了粮油产品的展示交易,还重点展示粮食精深加工、主食产业化、机械装备等产业链配套服务成果。以“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为抓手,通过优化体制机制、延伸粮食产业链条、融合一二三产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加快吸收金融、科技、信息等多要素融合,实现粮食全产业链良性循环,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三)促进粮食产销合作

促进产销合作是粮食展会的永恒主题。一是搭建政府间合作平台,通过招商引资、政策扶持、融合发展等方式,探索建立产销合作协调机制;二是有利于组织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精准对接消费需求,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产销合作模式;三是可以借助展会的资源汇聚优势,打造稳定的粮食供应链,助力“北粮南运”,为产销合作创造必要条件;四是通过展会直观展示企业形象,有助于提高合作的洽谈效率,降低“走出去,引进来”的成本。

(四)促进企业品牌的宣传推广

随着优质粮食工程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中国好粮油”和地方特色优质产品涌现出来,粮食展会可以有效满足企业品牌宣传推广的需求。吉林大米、山西小米、荆楚粮油、齐鲁粮油等一大批地方公共品牌亮相各粮食展会,各级政府和粮食部门领导纷纷助力推介,企业也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架起空中销售平台,部分粮食机械制造企业还利用粮食展会召开新品发布会。企业依托粮食展会的平台和舞台,打响品牌知名度,较好地树立了优粮优价导向,推动粮食生产从增产转向提质,有效地促进粮食消费需求升级,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需要。

粮食会展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重视市场的引导作用

粮食展会不同于其他行业展会能够轻松实现高利润和高附加值,所以,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粮食展会的支持和引导。一是要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对粮食会展活动的科学规划和宏观指导。二是要为粮食展会探索一条符合市场规律的发展道路,提高会展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避免出现展会的低水平重复。三是要继续保持对“公益性”粮食展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实施出台相关规章制度,合理引导粮食展会健康有序发展。四是要对展会销售的产品质量进行监督管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保障公平的市场秩序。同时,粮食展会也要顺应市场规律,注意树立品牌意识,打造会展金字招牌,提高参展商的准入门槛,明确展会主题,增强展会特色。

(二)提高会展的品质和内涵

一是提升粮食展会的社会影响力。发挥好粮食展会产销合作的平台作用、产业链和供应链衔接的“纽带”作用和科技创新成果、品牌形象展示的窗口作用,对展会进行新闻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吸引更多主体参会。二是着力提升粮食展会专业化水平。以需求为导向,坚持总体设计高标准,场馆搭建严要求,展览展示有新意,注重同期会议和粮食论坛等展会核心内容建设,做好对参展企业和参会人员的全程跟踪服务。三是跳出“米面油”老三样的传统思维,展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发展成果,展示大国粮仓规范、精细、科技、智能的仓储管理系统,展示保障粮食安全的具体举措,积极回应社会关注。四是结合“爱粮节粮”“科学储粮”“健康烹饪”等主题,展示粮食周边产品,传承粮食文化,讲好粮食故事。

(三)数字化创新引领

发挥数字化技术优势组织粮食展会,既是适应互联网发展新趋势的需要,也是当前一段时期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新要求。要通过建设展会网站和信息化系统,优化展会服务,培育发展新动能。利用网站实现发布消息和收集信息,通过信息化技术对展会流程和各关键环节进行梳理,提高办展效率。针对参展企业和人员,要重点识别专业观众和采购商,收集意向需求,做好展后的跟踪服务。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VR 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举办线上展会,创新展会营销渠道,实现参展商和采购商预约、参展流程管理、数据追踪等展会服务功能,倡导参会主体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开展云展示、云洽谈、云签约等,打造“一直在线”的粮食展会。

(四)加强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

加强会展理论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是粮食会展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会展理论研究有很强的实践性,深化理论研究与加强人才培养是相辅相成的。要开展包括形式内涵、运行保障、组展布展、受众群体、经济成果、效能评估等内容的展会理论研究,建立健全会展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加大对复合型会展人才培养的投入,完善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管理模式。努力培养出一批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既懂粮食又懂营销,既会品牌推广又有办展经验,既能组织协调又能服务接待的全方位复合型人才,为办好今后的大型粮食行业展会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会展经济粮油会展
会展经济发展现状与风险管理分析
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征稿简则
欢迎订阅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
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协调互动初探
推广优质稻 种出“好粮油”
国内11月底主要粮油价格
对中外会展经济的比较分析
广西会展经济与东盟主题经济的发展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