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需求视角下的新农科建设研究

2021-12-12张大千秦莹

农业与技术 2021年6期
关键词:农科研究生学科

张大千 秦莹

(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1 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传统学科往往把一个整体学科划分为若干狭窄的专业,各专业彼此独立,互不交涉,难以融合发展,往往导致传统学科注重深度建设而忽视广度发展,从而造成人们对所研究对象缺乏综合性和整体性认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当今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趋走高,在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提高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力,各高等农业院校开始探讨新农科建设,把做好新农科建设作为新时代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新农科”是一个与传统农科相比较的概念,是新时代背景下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而提出的。“新农科”是建立在新经济、新兴产业的基础之上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载体,多学科交叉融合是“新农科”的本质特征。新农科建设顺应新科技革命和新时代的社会发展要求,肩负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文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使命。

国内外均有对研究生自身发展需求相关的研究,国内学者对“新农科”建设的相关研究也逐渐丰富,如应义斌、梅亚明在2019年发表的《中国高等农业教育新农科建设的若干思考》中指出,“新农科”建设对学生的培养应以从偏重服务产业经济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转变,从单学科割裂独立发展向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转变,从专注专业教育向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高度融合转变,从专注知识本位向侧重个人本位转变这4个方面的转变开始。董维春、梁琛琛等学者在2018年发表的《从传统到现代的高等农业教育——兼论中国“新农科”教育》认为,中国高等农业的教育的发展,应面向经济全球化和正在兴起的第四次产业革命,从传统学科的改革开始,实施“新农科”建设。

王玉玫、吴淑娟等学者在2016年发表的《研究生学科服务需求分析及服务策略探究——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一文中指出,研究生的学科服务需求是分阶段的、多层次的,完善以研究生需求为导向的学科服务模式非常有必要。孙友莲在2014年发表的《试论新研究生教育模式构建》中认为,高质量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应该是重视和满足研究生需求的教育,重视和满足研究生的合理需求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Kazemi Ellie等学者在2019年发表的《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Readings Assigned by Accredited Master's Degree Programs in Behavior Analysis》中提出,研究生的成长对课程设计是有要求的,完善课程设计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Hai Doan在2019年发表的《Is a Master's Degree Right for You?》中认为,研究生教育是提升自我的有效途径,从读研目的来看,不能仅仅考虑行业需求,自我提升会更有利于未来职业的发展。

综上,学者们在研究生需求、“新农科”发展的方面均有研究,但目前学者还未从研究生需求视角对“新农科”发展进行研究,虽然认为研究生需求是发展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对“新农科”的研究仍是以自上而下、供给式的角度,所以本课题从研究生的需求角度出发自下而上的对“新农科”的建设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对“新农科”建设的认识,还可以对以往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增强“新农科”建设对研究生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助推中国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

2 入学时需树立“新农科”的“新农人”观念

“新农科”建设需结合研究生本科学科专业背景。研究生学科专业背景并不是单一的,其中不乏跨学科跨专业考研者,而以本专业读研者也并非完全了解农科的学科建设,因此在“新农科”的建设过程中需结合研究生本科专业,引导研究生思考本科专业与研究生专业的联系与契合点,从研究生熟悉的领域出发对农科进行理解,让研究生明确“新农科”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要怎样培养人才,从而形成上下联动,通过良性互动不断发展和完善“新农科”建设。

在入学阶段树立“新农人”观念。每个人都是农民的子孙后代,人们的生活也离不开农业的种植生产,作为涉农领域的研究生该如何去认识“三农”问题是应该被明确的。云南农业大学是一所农林类高校,自然注重于农业相关学科的发展,再结合目前的“新农科”建设,需要用全新的视角去看待涉农学科的建设和学农学生的培养。从研究生需求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就是在过去农科建设的基础上,以更大的格局和更前沿的视角去看待农科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从而带动农科的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在这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既是科技融入到农业的过程,也是改变人们对传统农业认知的过程,因为传统农科发生了新的变化,所以农科需要有新的建设,“新农科”的建设不仅是应用型的建设,要与社会发展相契合,而且是对未来型人才的培养,面对社会发展的趋势,需要培养新的人才去引领这个趋势。就种植而言,已经从传统的田地种植进入到城市的阳台、超市,这不但在空间上发生了转变,而且那些和农业相关的角色,生产者以及消费者对农业的观念和理解发生了转变。树立“新农人”的观念,需要具备“新农人”的素养,要有一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拓展研究生的认知范畴,从根本上提高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打造出符合新时代新要求的“新农人”。

3 学习中需多学科联手培养新人才

组建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团队,开阔研究生视野。在研究生学习的基础阶段最重要的是知识的积累,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团队对研究生进行指导可以极大地丰富研究生在学习阶段掌握的基础知识,在丰富知识体系的同时还可以学到更多的研究方法和模型,可以帮助研究生更好地找到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方向,还可以为科研阶段做更充足的准备,对于掌握更多研究方法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新农科”建设最大的作用在于开阔思路,对于人文社科类研究生而言,原有数据获取方式大多依靠社会调查,通过问卷等方式。而现在随着大数据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业数据直接可以从互联网获取,这就需要学习相应的清晰、可视化数据等相关知识,相应的就需要多学科的教师团队为学生灌输更丰富的知识,为研究生提供更多选择和可能。

以农科为出发点,发散思维,打破传统学科的局限性。在研究生学习的过程中是以农科作为基础,对农科进行探索,学习前人的理论和经验,在不断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思考,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农科,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开始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而分析问题的过程也是在巩固过去学到的知识又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在获取新知识时又会激发新的兴趣,但农科一直是作为基础存在的,支撑着农科研究生不断探索新的领域,“新农科”的建设对于研究生来说更重要的是起到支撑的作用,在“新农科”的支撑帮助下不断进取。因为农村已经不再是传统封闭式的农村了,农业生产也不再是封闭式的经营了,农科也应打破单一学科的局限性,从研究生的角度来说,农科的学习为研究生提供了接触涉农类科研的机会,在对本专业的某一具体方向研究的过程中,同时存在探索其它研究方向的机会,也就为研究生的成长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人文社科类与自然科学类合作,人文社科对具体事物的研究更加宽广,而自然科学类则更有深度。在农科的基础上,人文社科类研究往往在农作物的种植、栽培、品种选育方面较为薄弱,缺乏深度,不能从根本上了解到农作物的生长繁育问题,很难对农作物有较深入地把握,而自然科学类的研究则能较好地补充这方面的缺失,自然科学的研究对事物更加深入,但也存在过分依赖实验数据和结果的问题,实验数据和结果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在重视数据和结果的同时可以与人文社科进行跨学科合作交流,通过不同的视角去看问题,帮助思维的发散。

4 科研中需“新农科”专项助推新项目

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需要专业的跨学科团队进行项目指导。从研究生自身角度出发,需要有更多专业指导,因为在做科研项目的时候会遇到不同专业的问题,当遇到这些问题时只能从头开始进行探索,效率会降低。由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或同学组成一个团队,遇到问题时可以互相提供资源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共享的过程,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能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这是从一个研究者的角度出发。而作为被研究对象也有其自身的不确定性,被研究对象有可能是具体的也可能是抽象的,当被研究者是一个群体时,就像农民群体,现代的农民不再进行传统的封闭式生产,农民知道如何去利用互联网销售农产品,也懂得去选择经济价值更高的农产品进行生产,那么在研究这个群体的同时也可以去向其传授新的科学技术,或者提供新的销售模式,这对于单个的研究者来说很难,但对于一个团队来说是可以实现的,而且也更符合当下这个快节奏的时代。

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需要“新农科”提供申报课题机会。科研项目可以有效的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研究生的科研热情和学习兴趣,“新农科”专项类的课题申报可以有目的的引导研究生,针对当下研究生教育的薄弱环节,对研究生进行引导教育。在读研期间并不是每个研究生都有机会主持一项课题的研究,在读研过程中对课题的研究是重要的研究生成长经历,对于不能主持课题的研究生来说,参与课题的研究也是成长的一种途径,但目前参与者主动性并不高,没有发挥出研究生项目促使研究生由被动为主动的参与到科研活动中的作用,因此在“新农科”专项为研究生提供课题申报机会的同时,也应积极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模式。

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需要基础设施支撑。对于自然科学类研究生来说,设备的好坏不仅影响实验数据和结果,还会降低科研效率,科研设备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工具,而且是吸引优秀人才的重要措施。不仅对于自然科学类研究生,人文社科类研究同样需要基础设施的支撑,方便快捷的学习环境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节省时间和经历,去做更多有价值的研究。但相对需求而言,高校基础设施仍需“新农科”提供支撑,这对建设学科、培养人才均有益处,在研究生认知水平提高的同时,基础设施水平也要相应提升。

5 毕业前需院所联合培养提高社会竞争力

加强社会实践能力,院所联合培养,提供实践机会。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不仅能够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而且对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农林人才有积极影响,研究生可以接受到多方面的教育,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研究生的社会竞争力,符合“新农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其作用不仅体现在人才培养上资源可以共用,有利于打造新型农林人才,还体现在科研方面可以优势互补,研究成果可以共享,研究生在院所联合培养的过程中,也满足了实践的需求,可以获取更多学科更多专业的知识,真正实现跨学科合作。研究生在步入社会之前需要院所联合培养,更早地与社会接触,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了解市场的需求,对自己的不足进行补充。

人才培养契合社会,打通校企合作平台。目前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一岗难求,反而忽略了人在企业中的成长,但是要真正做到发展自己,企业的发展空间反而更大。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因此需要提前去适应岗位;做就业指导、就业规划或职业生涯规划,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时不一定要用学校的老师,可以将校企合作打通,请一些企业的负责人来讲授,更有说服力,也更符合市场需求,以用人单位的角度来做这些职业生涯规划更能展现社会的现状。教育的本质是一个输入与输出的过程,输入的内容好不代表输出的结果是好的,因为实际过程中忽略了用人单位的需求,学校培养的方式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研究生社会竞争力提高的同时也要关注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自己。

专业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细分领域专业适当合并。研究生教育应明确方向,目前,农科研究生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是研究生录取率的升高并没有带来高就业率,反而出现了农科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因此,“新农科”建设就必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而就业率的提高就需要进行教育改革,使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技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6 进一步建设“新农科”的展望与总结

加强对“新农科”理念的宣传。研究生对于“新农科”建设要有自己的理解,要知道“新农科”建设是为了什么,或者说可以做出来什么,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清楚“新农科”理念在向学生传达的过程中要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传达,或者要传达什么样的内容,这个非常重要。“新农科”建设起到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传播群体与受众群体以此划分,高校教师便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再按照学科建设的途径来说,即“新农科”怎么建设,建设途径有很多,不论是以教育的方式,如直接通过高校教育改革,或者是学科设置、课程设置、项目设立等,通过这些方式可以迅速让学生了解“新农科”理念。

为研究生科研成果转化提供“试验田”。研究生在进行科研实践时得出的结论与成果很难有验证的机会,虽然研究生阶段的科研成果尚不成熟,但不进行验证便不清楚自身科研成果是否有用,不能感受成功的同时也不能有深刻的教训,这是研究生不能快速成长的原因之一,因此“新农科”建设应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建造模型,以虚拟的方式或小范围试验的方式为研究生提供科研成果转化的机会。

猜你喜欢

农科研究生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