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时代人的劳动本质的特点

2021-12-11王佳钰王潇

西部学刊 2021年22期
关键词:人的本质劳动人工智能

王佳钰 王潇

摘要:人的本质不是单一的、固定的,而是多方面的、变化发展的,劳动作为人的本质的基础和核心,随着社会形态和社会背景的改变而改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人工智能在我们的社会和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把人们从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一些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拥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全面发展自身,实现了从“消极的异化”向“积极的异化”的转变。人工智能虽然拥有较强大的运算操作功能,但其终是人的器官的延伸物,无法取代人,也无法驾驭人。人工智能作为一把双刃剑,既为人们带来了机遇也为人们带来了挑战,在智能时代下,人们需要团结起来,妥善运用人工智能以造福人类。

关键词:人的本质;劳动;人工智能;积极的异化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22-0144-03

引言

人的本质并不是固定的、永远不改变的,而是跟随着时代变迁而改变,人的劳动本质是历史的和具体的。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是其人学思想的核心和基础。人的本质被马克思规定为三个层面,即人的自由自觉创造性的劳动、人的社会关系以及人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孕育而生并且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人的本质也将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人工智能的大背景下,人们从事的体力劳动愈来愈少,人的创造性活动,如自主学习、有意识研究、自由创造、游戏娱乐、旅游休闲等日益突出。

一、人的本质的三层含义

(一)人的本质的第一方面集中表现在人的自然性,将充满创造性的人的自有意识发挥的劳动归结为人的本质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1844手稿》)中指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以此表明人与动物的不同之處在于:动物的行为仅仅是无意识的生理本能,是一种活动;人的行为则是在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实践活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即人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活动去改造自然,从而获得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并在一定程度上造福人类,因此劳动成为了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劳动下,人类逐渐产生了语言,组建了原始家庭,衍生了分工和私有财产,人类之间的交往活动日益丰富。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商业等领域交往日益密切,使生产不在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状态,而变成一个越来越密切的社会化生产。人类产生了与动物群落不同的社会关系,即人类社会。在劳动活动的基础上,人们生产出了社会上的一切物质生产资料和精神财富。通过劳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人所创造出的社会关系也更加丰富,自然的、感性的人逐步转变为社会的人。

(二)人的本质的第二方面集中表现在人的社会性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写道:“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劳动、交往都是在社会系统中进行的,没有脱离社会的人类交往。费尔巴哈把人建立在自然人的基础上,把人从神那里拉回了人间,自然界被放在理论的首要地位,完全忽略了人的社会性。马克思针对费尔巴哈感性抽象的人性论阐述人的社会性,提出人的本质是社会的产物,并且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三)人的本质的第三方面集中表现在人的需要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未来的某一个时间点,必要劳动时间会最大限度地缩小,人们自由的创造性的劳动时间会最大限度地扩大。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预言的一样:“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彼时,劳动将会使人快乐并感受到幸福,是人的思想的全面迸发和全面实现的活动。这种情况发生在自由王国,发生在物质生产力极大满足的情况下。智能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进步,人们所从事繁琐劳动的时间大幅度减少,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时间大幅增加。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进一步飞跃有重要意义。

二、人的本质的演变:异化劳动

从古至今,社会形态不断地发生着变化,随着形态的转变,人的本质也随之改变。原始劳动与社会分工前形成的原始社会是一致的。在这个阶段,劳动还处于极低的水平,只能自然地、本能地和自然统一起来,人们通过捕鱼、狩猎等劳动来维持自己的生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工业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在资本主义国家内相继发生。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西方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主义,登上了西方政治历史舞台。整个社会的阶级分化愈来愈趋于简单化,分为两大对立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掌握绝大多数社会财富,无产阶级则穷困潦倒,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命而出卖自己唯一拥有的商品——劳动力。工业时代的到来,大机器的广泛使用造成大量工人失业,资本家贪婪逐利之心进一步压迫劳动者。资产阶级雇佣无产阶级为其劳动,但劳动的成果并不属于无产阶级,而是作为一个异己物与无产阶级对立起来,并被资产阶级无情地占有。生产技术的进步成为了资本家谋利的工具,没有为大多数人民带来幸福,而是使他们进一步陷入了痛苦的深渊。人的劳动也不再是自由自觉创造性的活动,而成为了异化劳动。马克思在《1844手稿》中通过人的存在特征和现象来揭示人的本质,围绕着“劳动”和“异化”而展开,“异化”本意指转让、疏远、脱离等意。

“劳动异化”表现为四个方面。其一,在劳动结果上表现为“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工人工作越努力,创造的财富越多,工人也就越与财富分离,愈加贫穷。处于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财富,然而这些财富并不属于创造者——工人,反而成为了被剥削者——资本家的私有物。其二,在劳动过程中表现为工人同自己劳动活动相异化。“劳动对于工人说来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本质的东西”。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工人在劳动中不断为资本家创造出进一步压迫自身的劳动产品,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不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能进行生产,而是为满足自己基本生活需求而进行的劳动。其三,表现为“工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所从事的劳动既是人自身的本有的类生活,也是作为人的对象加以认识,是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成为束缚人的工具,变成了人谋生的手段,使劳动失去了其本来“类”的意义。其四,表现为人与人相异化。私有财产作为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必然产物是对人的活动和人的类本质的异化结果,在私有财产的控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对物的占有和作为资本被占有的关系,使本应该丰富的、全面的、生动的人变成了狭隘的、消极的、愚蠢片面的人。

此外,在异化劳动的驱使下,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无产阶级不仅在物质生活中受奴役,统治阶级从思想层面上进一步对无产阶级进行压迫和剥削。人的社会属性愈加抽象化和对立化。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在操纵机器的同时,人也变成了有思想、整日重复同一活动的机器。

三、人工智能时代下劳动的特点

(一)新的主体的产生

人工智能时代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在人工智能时代会衍生出新的特点,产生新的主体。主体是指与客体发生关系,能够认识和作用于客体,具有一定能力的存在物。智能人作为新的主体,拥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在智能人的帮助下,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社会的发展更加高效,实现了从“推理”“知识”到“学习”的跳跃。首先智能人表现出了能与人类相媲美甚至是远远超过人类的思维能力,如通过计算机编码等方法进行语言学习,并且可以流利地和人类沟通。其次,智能人对客体具有一定的反应能力,可以收集客体各方面的资料,对客体展开评估。最后,智能人可以根据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综合判断,为实现目标规划出多条路径,并从中选择出最优的路径。在这样的背景下,智能人的主体性日益显露。智能人主体性的显现,并不意味着人主体地位的丧失。在人工智能时代,有很多人会担心忧虑智能人有一天会改变人、消灭人。实则不然,智能人由自然人所创造,而不是智能人去创造自然人,所以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智能人的产生并不影响自然人的主体地位。自然人具有智能人所不具有的意识,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客观物质具有反作用,掺杂着心里各种复杂的情感,所从事的实践活动也是在一定意识的支配下所进行的能动的改造活动。而智能人则是基于设定目标编定程序,人工智能受算法与程序的限制,无法得到人类思维力所能达到的自由自在。马克思关于人本质的思想是人自由自觉的劳动,从而实现人全面的发展。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要明确人的主体地位,防止异化的消极性,促使异化向积极的方面转变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复归。智能人的产生并不意味着智能人和自然人在地位上是同等的,智能人作为机器,从根本上是为了进一步地解放人,实现人的本质的全面复归而产生的,虽然智能人拥有强大的学习模仿能力,但并不是真正的人。

随着产业革命的每一次推进,劳动方式也随之发生变革,工业革命使人们从手工生产转变为大机器生产,信息技术革命则使人类劳动从体力劳动者向脑力劳动转变。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的一些劳动被智能机器所取代,使得人从某些领域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去从事一些创造性劳动,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人工智能在带来便捷和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忧虑,如一些工人失去了工作,失业率明显上升。历史事实表明,科学技术的每一次发展,都会伴随着一定的失业现象,分工结构的调整都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问题倒逼改革,工人的技术和劳动素质会进一步提高,社会的产业结构也会更加优化。

近年来,在互联网、高新科技等因素的不断推动下,人工智能的应用愈加广泛。人工智能促进了生产技术的巨大变革,成为实现人的本质的途径之一。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需要较强的生产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而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的要素,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的发展、社会形态的变更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为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与此同时,人工智能还有利于丰富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了社会关系中各个关系的重组。未来人机共生世界的理想状态,不是智能人和人拥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也不是智能人将自然人变成机器,对其进行控制和奴役,而是调研、发展、创造、提高人对智能人的使用能力。智能人奴役人的真实原因不是智能人本身的欲望,而是那些在私欲控制下操纵智能人的人。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些掌握了先进技术和生产资料的人被利益所驱使,通过机器将一些无产者变成了機器,使其为自己周而复始地运作来换取金钱,这种劳动异化的根源不是机器的产生、生产力的提高,而是人类通过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压迫和奴役同类来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如此,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变成一场噩梦。但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将会团结一致,让人工智能为人类服务,造福人类,共同建立一个美好的社会。

(二)“积极”的异化劳动

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的本质的异化依然存在,集中表现为劳动的异化,体现为从消极异化向积极异化的转变。随着产业革命的不断推进,机器化大生产日益深入,加速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分化,阶级矛盾进一步加深。“异化”理论由马克思率先引入劳动活动的领域,“异化”理论指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人的本质的自然属性层面的劳动已沦为奴役、压迫广大无产阶级的“异化”劳动。“异化”劳动无疑是消极的和被动的,异化状态下的人的劳动本质成为维持人生存的活动,致使人和动物之间的最大区别丧失。人与人的本质相分离并且对立,人没有感受到自由并日益被奴役。人工智能时代使新的主体应运而生,但没有停止劳动的异化状态,但劳动的异化已经逐渐从“消极”转变为“积极”。

首先,人工智能执行了人脑的一部分功能,发挥了人脑理性思维功能,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创造出了一批高质量产品。“异化”劳动原本是建立在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以及两个阶级的阶级矛盾之上的,是资产阶级对人的劳动、劳动产品的占有,从而使人与自身以及人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发生异化。资本制度下的“异化劳动”中人脑并未和人的脑力劳动相脱离,而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异化劳动”,虽然不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奴役和剥削,但智能机器的使用标志着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脑进行部分脑力劳动,致使人的脑力劳动与人的意识的生理基础的人脑相分离,因而属于“异化劳动”。并且,人工智能的诞生使人与智能人共同存在,即人与机器共同存在,智能人作为新的主体使社会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人工智能时代下,对“异化劳动”的探讨也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首先,智能人的发展是以人的发展为前提条件的。如果人脑停止发展,那么就无法创造先进的智能人,也无法使智能人进一步发展换代,最终导致智能停滞不前,其所从事的工作也只能止步于此。由此可见,智能人虽然可以从事一些创造性活动,但智能人的一切活动都建立在由人脑所编制的数字编码上,智能机器的发展以及智能人的使用不是对人脑的控制,而是人脑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此外,虽然智能人和智能机器的使用使人脑与人的脑力劳动相分离,但智能人所从事的实践活动并没有压迫和奴役人类,而是进一步解放了人类,使人类能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创造性的活动。其次,人类依旧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和享受者,智能人拥有生产资料的使用权,通过使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活动,为人类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造福人类。再次,虽然在劳动活动中人脑与劳动产品或服务相分离,但在实际生活中人才是产品和服务的受用者,由人工智能创造出的产品并没有真正和人分离,而是转化为另外一种形式帮助人。最后,人工智能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难题,促进人和智能人之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使社会更加和谐亲密。

结语

人的本质的表现形式之一为创造性的劳动,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劳动有不同的特点。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为维持生存的劳动转变为异化劳动,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使消极的异化逐步转变为积极的异化,人不再是被机器捆绑束缚,而是通过使用机器,减少一些具有危险性的体力劳动和一些脑力劳动;为人们提供所需的物质生产资料,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创造的活动,从而造福人类。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当人们相互倾轧时,科技的进步将会带来一场灾难;但当人们团结在一起,共同努力设计和实践,去适应这个新开始的社会体系时,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就会为人们带来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因此,科学地理解人的劳动本质,正确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申小翠,洪致远.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特点及其意义[J].前沿,2020(5).

[2] 李海俊.人全面占有自身的本质: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趋势[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9(4).

[3] WUKUN.The Comprehensive Human Essence and the New Evolution of Human Beings[J].学术界,2019(8).

作者简介:王佳钰(1997—),女,汉族,河北邢台人,单位为河北大学,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王潇(1996—),男,汉族,河北邯郸人,单位为河北大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责任编辑:易衡)

猜你喜欢

人的本质劳动人工智能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热爱劳动
数读人工智能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再论唯物史观的人本思想
人不是什么:卡西尔批判式人学观探究
从“人的本质”看犯罪的刑罚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