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东市大学生对新冠疫苗的认知度调查研究

2021-12-11刘宝璐徐志慧李乐张雪叶凤通讯作者:陈聪

安防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丹东市被调查者意愿

刘宝璐?徐志慧?李乐?张雪?叶凤?通讯作者:陈聪

摘要:目的 了解丹东市大学生对新冠疫苗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及疫苗的接种意愿情况,为高校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抽样的方法,对丹东市25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其对疫苗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及接种意愿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根据对新冠疫苗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分析,正确率较低。调查者基本已接种疫苗,对疫苗接种意愿较好。 结论  丹东市高校大学生对新冠疫苗知识了解深度不够,认知程度和接种意愿受专业类型、接种动机及了解途径等方面的影响。

前言:2019年12月底,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武汉市爆发,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流行。世界卫生组织对此高度重视并宣布新冠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截止到2021年10月,全球已有4794201人因新冠肺炎而死亡。由于新型病毒的出现,并无特效药给予治疗。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开发疫苗是解决新冠肺炎的最根本途径。2020年1月19日,国家成立攻关领导小组研究开发新冠疫苗,于4月12日开始在河南投入临床试验,12月15日正式启动了中国重点人群的接种工作,截止至12月19日,中国累计完成的100多万剂次的新冠疫苗接种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进入2021年,各高校大学生开始陆续接种新冠疫苗,截止至5月底,辽宁省丹东市高校大学生已大部分完成第一针的接种。在突发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下,相关临床接种所面临的伦理问题正在被讨论。如何能在突发的新冠疫情大范围流行的情况下,高效、快速地组织并完成疫苗接种工作,需要监管局、研究人员以及疫苗接种者共同合作。为了解大学生对新冠疫苗的认知度及接种情况,为有效控制疫情等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本研究以丹东市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6月至9月对丹东市高校大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对丹东市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医学类,非医学类各个年级的人群,共发放问卷262份,回收262份,有效问卷259份,有效率98.8%。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的问卷为非量表类,由课题组自行设计,问卷标明填写方式及填写要求,征得被调查者同意后采取匿名填写形式,通过微信、QQ两种途径进行线上填写与提交,其中新冠疫苗的认知情况包括疫苗的研发过程、接种意愿、接种动机、接种意愿度,疫苗种类等问题 ,设计为16个单选题,4个多选题,1个填空题。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调查研究的目的

1.1 通过对丹东大学生的调查了解大学生对新冠肺炎的认知程度及对接种新冠疫苗的看法。

1.2 汇总对新冠肺炎认识程度不同大学生的防范措施强度,为分析新冠疫苗普及程度提供数据支持。

1.3 分析大学生对新冠肺炎防护方面的认知从而通过互联网向大众普及接种新冠疫苗的利弊解决群众的疑虑,加强群众对新冠肺炎的防护意识。

2. 调查研究的意义

普及新冠疫苗的必要性,让群众对疾病的防护意识增强,使群众更好的认识疾病和保持自身健康,让符合条件的群众都能接种,构建免疫屏障,从而阻断新冠病毒在国内的传播,为丹东市有关部门对新冠肺炎的防控和控制提供相关群众数据。

三、研究结果分析

1.基本情况

1.1 调查对象的一般特征:

研究人群年级为大一到大五,其中男性130人(50.19%)女性129人(49.81%)医学类专业119人(45.95%)非医学140人(54.05%)

1.2 新型冠状病毒的认知情况:

研发进程关注度:关注程度较高(非常关注 比较关注)226人(87.26%)关注程度较低(偶尔关注 没有关注)33人(12.74%)

通过何种方式了解新冠疫苗:媒体宣传223人(86.1%)学校宣传187人(72.2%)新闻报道175人(67.57%)朋友介绍48人(18.53%)报刊31人(11.97%)其他途径1人(0.39%)

1.3 新型疫苗接种的意愿:259个调查对象中,已接种人数为246(94.98%)未接种人数13人(5.02%)

2. 疫苗相关知识回答的正确情况

259位受访者对新冠疫苗接种后注意事项这一问题回答较好,对于是否需要检测抗体这一问题掌握的情况较差,正确率为32.05%,掌握情况最差的是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或药物是否可以一起使用,正确率仅有29.73%

四、问题讨论与总结

1.调查研究后发现的问题

1.1 部分受访者对新冠疫苗相关知识的掌握不够

通过调查研究可知,关于对疫苗认知部分的有关选择题,大部分都属于低认知人群,其中接种新冠疫苗后是否需要检查抗体答错率约战占总调查人数的60% ,对新冠疫苗里的成分及作用机制不了解的约占80% 说明丹东大学生对于新冠疫苗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不够了解。被调查者对疫相关知识的认知存在学习专业的差异,专业为医学的调查者对疫苗相关知识更为掌握而专业为非医学的调查者相关知识掌握不够。

1.2 部分受访者对新冠疫苗的接种意愿度存在差异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可知,大学生对接种新冠疫苗意愿存在差异。来自亲朋家人、媒体和专家的意见更多的影响了被调查者接种疫苗的意愿度,对疫苗相关知识了解更多的被调查者接种的意愿度更高,对新冠疫苗研发进度关注程度高的被调查者对于接种新冠疫苗的意愿更强烈,部分不了解疫苗种类或不信任疫苗的安全度的被调查者在考虑接种时更加犹豫,多持观望态度,主要由于未了解相关知识对其安全性或副作用等存在担忧。

1.3 部分受访者对新冠疫苗接种存在担忧

大多数问卷调查者对疫苗的安全性及其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表示担忧。据现有研究结果表明,进入三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疫苗均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但是受访者认为缺少新冠疫苗官方的具体资料,而且新冠疫苗上市时间还比较短,疫苗的安全性有待考量。本次问卷调查在2021年5-6月开展,开展过程中我国未成年及部分老年人尚未接种新冠疫苗,大部分接种人群是在18周岁及以上居民,现在逐步开展未成年人接种。这是因为在设计疫苗临床试验时,为了安全起见,先开展了18周岁~59周岁的试验,所以这个年龄段的数据和结果出来得最早,因此最先开展接种,然后才是60周岁及以上[]。但是目前,因为世界各国新冠病毒存在不同且正在不断变异,病毒存在特殊性,抗体有效时间短,所以部分被调查者认为接种新冠疫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疫苗有效性存在顾虑,可能会出现卫生总费用增加,资源浪费的现象。

2.总结

加大新冠疫苗接种宣传力度,打消群众心中顾虑。政府的引导是新冠疫苗接种知信行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加大新冠疫苗接种宣传力度,打消群众心中顾虑工作尤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在公众场合里运用更多的宣传形式来介绍新冠疫苗,通过更能够引起人们注意的途径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到新冠疫苗的接种意义。对于医院等医疗机构,可以在接种人员接种前及时告知新冠疫苗接种的基本知识,让更有权威的医护人员来增加群众的接种信心与接种热情,必要的话也可以印制更多的图册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向更多的人科普知识。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对新冠疫苗的宣传力度,加强公众对新冠疫苗的熟悉与了解,要及时对新冠疫苗的负面报道与夸大宣传进行核实、纠正[]。这是提高全民认知度增强接种意愿的根本途径。

通过进行此次关于新冠疫苗认知度的问卷调查,我们得到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对当下人们对新冠疫苗方面知识的了解情况有了认识。我们知道预防疾病对生命健康有重大意义,所以应该加大对新冠疫苗知识的普及,让大众更了解相关知识,消除他们心中的顧虑。此次调查活动也锻炼了我们的实践能力与统计分析的能力,更好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青,新冠肺炎疫情不同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比较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21,第11期.

[2] 老年人要不要打新冠疫苗,鄂尔多斯日报都市版,2021.03.16.

[3] 王志伟,李智,黄惠民,等.广州市居民对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认知与接种意愿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21,48(4):732-737.

[4] 张馨元,郑培林,新冠疫情背景下对特朗普民粹主义言论的解读,区域与全球发展,2020,第4期.

猜你喜欢

丹东市被调查者意愿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原来我挺厉害的
高三的笑脸
丹东市林地分类研究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调查报告
丹东市近20年内结核病集团感染与暴发流行调查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余姚市民幸福感民意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