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强化水闸管理提高防汛抗旱能力

2021-12-11陈宝君

安防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防汛抗旱解决方案水利工程

陈宝君

摘要:水闸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了水工建筑物、闸门、机电设备等诸多内容,科学管理水闸,不仅是为进行水资源的存储和利用,更多的是为加强防汛和抗旱能力,确保下游居民的正常生活。水闸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设计过程中要从多方面展开研究,针对现存的安全隐患给出解决方案,以确保水闸性能的充分发挥,加强防汛抗旱效果。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闸管理;防汛抗旱;解决方案;

水闸在长时间使用中会受到水流流速、冲击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腐蚀、破损、裂缝等问题,使得水闸在开启关闭中受到阻碍,难以发挥实际作用。严重时还会因为水闸结构破损,导致防洪抗旱能力下降,威胁下游村庄及人们的安全。所以在日常运转中,要做好水闸管理工作,给出针对性的措施。同时,还应注重监督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水闸结构的安全性。

1水闸的结构及类型

根据水闸的使用目的可采取多样化设计手段,呈现不同的类型特征。现阶段按照结构和功能可将水闸划分为三部分:

一是上游连接段。具有引导作用,可将水流从上游段引导到闸室内,同时该段也起到防冲击和防渗漏功能,是重要的保护结构。上游连接段主要是由翼墙、铺盖、护底及岸坡这几部分构成的;二是闸室。是重要的控制结构,主要是对过闸流量、上下游水位、两岸与上下部分连接结构的控制。闸室内包括闸门、闸墩、底板、工作桥、交通桥、胸墙和启闭机这几部分;三是下游连接段。作为消除和控制下泄水流的重要部分,其通常会与下游河床结构连接在一起,以保证作用的发挥,规避大力度冲刷带来的危险[1]。该部分结构是由护坦、海漫、防冲槽、翼墙、护底及岸坡这几部分构成的。

在对水闸结构展开深入分析后可知,上游连接段因为具有较好的引导作用,可降低水流的冲击力,使进入闸室内的水流相对平稳,减少大冲击对闸室结构的侵蚀,确保闸室内部设施的安全性,提高运行效率;下游连接段则对水闸及其相应设施起到保护作用,能够及时吸收和化解水流量带来的不良影响,缓解压力冲刷,确保整个水闸结构的稳定性;闸室作为水闸结构的核心部分,在设计中需对底板结构予以严格把关,优化防渗和抗侵蚀功能,加大对水位和流量的管控力,增强防洪抗旱能力。

2强化水闸管理的措施与技术

2.1建立健全的维修管理制度,加强水闸管理

水闸管理需要有明确的制度作为支持,注重责任的明确划分,加大维修养护力度。水闸在日常维修管理中涵盖的内容较多,如水闸门、机电设备的防雷处理、定期检修等,工作人员要做到全面分析和把控,制定有效的计划方案,使设备设施正常运转,同时还要注意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引进,避免发生问题与故障。

2.2加强运维质量及安全监管力度

水闸内闸门、土工物、启动关闭设备及防雷设备在运行确保的过程中,要开展专项安全检查作业,安排专人在制度及规范要求下,进行设备检测,准确记录各项数据及具体情况,为后续分析提供依据。且在发现异常情况后及时商讨,给出针对性的方案,保障设备设施安全。监督管理应确保工程的各个步骤是否严格按照相关技术应用操作,合格后才能验收。这就要求质检人员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严格依照相应的管理制度监管水闸确保工程,规范水闸的运行确保。此外,保证监督的实时化、可靠化,对于发现的异常展开深入研究,以免发生安全事故,促进水闸的高效运转,增强防洪抗旱能力。

2.3日常水闸确保策略

在水闸日常确保作业中,因受到复杂性、综合性等特征的影响,使得该工作在落实上受到了诸多阻碍,增加了不必要事故风险。为此,在日常确保中,可采取以下措施手段,确保水闸及关联设施的正常运转,促使功能的充分发挥。

首先,对土工建筑物进行科学保护。在确保过程中,如果发现存在因雨淋导致的沉陷、浪窝或者填土区坍塌等问题时,应立即联系维修人员对其加以修补,并做好加固处理,避免同类情况的再次发生;如果发现存在水闸截面位置破损、混凝土表面破裂或露筋等问题时,要结合结构特点及所在位置提供有效的修补方案;定期展开地板、消力池等结构的清理工作,剔除内部杂质和污染物。

其次,闸门日常确保。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开展闸门门体、门槽、栏污栅等结构的检查和清理作业,防止内部含有水草、砂石、杂物等污染物;对闸门运行平衡性加以了解和掌握,在发现问题时及时上报解决[2]。常见的有跑偏、渗水、损坏等,加大修补力度;在风浪较大的环境下,注重防浪板的设置和稳固,避免意外问题的产生。

最后加强防雷接地保护,做好机电设施的日常确保。对水闸内机电设施予以检查,确定绝缘保护、接地保护是否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检查设备表面电气接头位置有无松动或脱落现象,机电设备及电路所处环境是否干燥。定期清理配电箱和开关盒,开展防雨防潮处理。开关和继电器也要时时清洁,定时观察接触点与接头是否连接,经常测定电动机绕组的绝缘值大小。在发电机的确保工程中要严格依照规定程序加以确保,包括蓄电池组的充电、试验发电机的运行情况等,定期检查防雷设备,一旦发现断路或者对地电阻值变大,应予以及时解决。

3提高防汛抗旱能力的方法与技术策略

3.1完善管理系统,提高防汛抗旱能力

随着洪水干旱灾害发生频率不断上升,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经济发展及人们的安定生活,水利工程的建设虽然起到了防洪抗旱的作用,但因为管理上的不严谨,使得其功能的发挥受到一定阻碍。尤其是对水闸的管理,存在较多问题。鉴于此,需要根据目前水利水闸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系统,充分调动相关部门,加大协作力度,增强管理的有效性,促进水闸的正常运转,发挥水利工程的最大作用。同时,在管理体系构建中,还应明确责任及权属的科学划分,合理安排作业人员,规划作业任务,以此推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再者,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应急管理体系的構建,编制应急方案,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工作,以促进防汛抗旱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还需结合现有经验对现有政策措施展开不断调整,提高防汛抗旱的科学性、有效性,最大程度的控制灾害发生,发挥系统的功能与作用。

3.2融合预测技术,做到提前防控

在现今科技的快速发展下,为增强水闸管理及防汛抗旱能力,应该加大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力度,做到提前预测和防控,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和威胁。为此,要选择较为先进的预测方式,开展数据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工作,预测洪水和干旱等灾情发生的可能,及时实行预警处理,提醒相关部门和地区做到提前防范,降低损失。再者,专项部门还应对现有的资料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对灾情发生频率加以预估,提前完成人力、设备的配置和优化,保证在灾情发生时能够快速处理,加快救援速度,减少伤亡。在灾情预测中,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影响范围及蔓延速度展开提前预测和分析,并做好规划作业,掌握灾害可能引发的问题,进行提前警示和防控处理,以此减少灾害发生带来的危险和损失,同时这也可为相关部门提供更多可靠的信息资料,做到提前防范,给出专业的改善意见,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

3.3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化技术科学处理水资源

现代科学技术在水闸管理及防汛抗旱功能提升上起到了显著作用,同时通过现代技术的运用,能够增大水资源利用率,加强水源调度的可靠性、科学性,降低洪水干旱带来的威胁。水利信息化技术作为目前较为先进的现代化技术种类,在治理和防控上有着突出作用,对于水闸管理及水资源利用带来较大保障。水利工程应当从以往的只注重水资源的开发、使用和治理,转变成关注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就是在以往的基础上做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大节约力度,同时运用先进的净化技术改善水质,进一步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调度水平,增强水闸管理的有效性。

此外,水利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也可更好地发挥水闸等水利设施的功能,在水利信息化系统的推动下,实现对降雨量等信息的实时收集和分析,判断洪水和干旱灾害发生的可能,做到及时预警,从而加大防控力度,为相关部门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和支持。并且在该技术的作用下,关于防控措施也可提出新的思路,使其灵活性更强。

4结束语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虽然当前水闸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管理复杂性较强,影响因素也逐渐增多,但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人员綜合素质的加强,这些问题也将得到更好的解决和控制,避免洪水干旱等灾害带来的威胁,确保现代社会的稳定发展,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徐群飞.中小型水闸管理与提高防汛抗旱能力浅析[J].华东科技:综合,2019(2):1-1.

[2]吴艳涛,刘冰.浅议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及加强建设管理的思考[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9,000(010):74-74.

[3]李春红.防汛抗旱与农田水利管理研究[J].农业与技术,2020,40(20):2-2.

[4]王晓.强化水闸运行管理提高防汛抗旱能力[J].河北水利,2017(01):24.

[5]李青山.试论路桥施工技术与安全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2):44-45.

[6]郭淦诚.刍议如何强化水闸管理提高防汛抗旱能力[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4):215.

猜你喜欢

防汛抗旱解决方案水利工程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简洁又轻松的Soundbar环绕声解决方案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浅析水文情报预报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作用
农田水利防汛抗旱管理措施探讨
防汛抗旱与农田水利管理的探讨
4G LTE室内覆盖解决方案探讨
安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创新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