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救赎有多远

2021-12-10辛泊平

椰城 2021年12期
关键词:陶子贺卡叶子

作者简介:辛泊平,70年代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诗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秦皇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在《人民文学》 《诗刊》等百余家报刊发表作品,并入选数十种选本。出版有诗歌评论集 《读一首诗,让时光安静》 《与诗相遇》,随笔集《怎样看一部电影》等。曾获 《诗选刊》 中国年度诗歌评论奖、河北省文艺评论奖等奖项。

对于“救赎”,只要读过几本书的人大抵都不陌生。尤其是在西方原罪说的文化背景下,人生而有罪,所以,所有人都需要用一生去完成生命的救赎。这是一种对生命的认知,是一种谦卑的态度,也是一种忏悔的心理。在这种心理机制的影响下,罪恶并不能彻底清除,但是,它至少能在灵魂的维度上,让善恶的界限保持一定的清晰度。当然,这或许也只能是理论上成立的逻辑。现实永远大于理论,现实永远有理论无法抵达的盲区,这也是一种常识。正因如此,“救赎”在许多时候,不是现实意义上的救赎,而是心灵意义上的救赎,是一种或许永远属于秘密的一种猜测,是当事人心里的暗道。正如周刚的短篇小说《勇往直前》中的主人公们。

故事从“我”回到曾经就读过的中学任教开始。“我”正在一种恍然如梦的状态下辨别回忆与当下的边际,“我”曾经的语文老师突然出现在了大雾中,和他一起的,还有他需要坐轮椅的儿子。这是一场尴尬的相遇,因为,老师并不是让人敬爱的老师,也不是让人痛恨的老师,他过于普通,普通得禁不住时间的打磨,经不住记忆的改写。而作为学生的“我”,似乎也和老师一样,既不是太过优秀的学生,也不是太过捣蛋的学生,无法在老师的印象中完成准确而又清晰的定格,而是需要试探,需要借助更多的提示才能让老师与名字对上号的学生。一句话,这次相遇注定是一种可以瞬间遗忘的相遇。然而,对于小说而言,对于小说中的人物而言,这次相遇却打开了似乎已经久远的人物谱系和曾經错综复杂的冲突。

在确认了学生的名字之后,老师并没有进入这个名字可能带来的记忆,而是转到了另一个他们都熟悉的名字——叶子。和“我”留下的浅层记忆不同,这个叫叶子的女孩儿,不仅是老师当年的课代表,而且,现在还在以一种世俗意义上的感恩方式回报老师——她每年教师节都会给老师寄贺卡,还有520元的汇款。而这种坚持,让一个普通的老师心心念念。依然是在尘世的层面上,这种带有个人印象的陈述让“我”不禁动情, 在现实与记忆的备忘录上留下了一行文字。于是,往事被打开,记忆有了速度,相关的人与事在记忆中再次闪现。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不仅仅是社会学上的论断,也是小说逻辑展开的前提。人必须在各种关系中实现自我的身份确认和形象塑造。在记忆中,老师,叶子,“我”,还有那个似乎在现实中消失的陶子不再只是名字,而是有了现实的血肉和可感可触的喜怒哀乐。在回忆中,老师虽然普通,却是一个负责任的老师,他捍卫自己学科的尊严,为此被学校边缘化;他关心自己的课代表的前途,力阻叶子和陶子的恋情,为此被陶子记恨在心。而“我”则在这多重关系中,扮演了一个见证者与陈述者的角色。就是这么巧合,多年以后,当这些已经天各一方的人们再次有了关联的时候,却是因为一次偶然的相遇,因为一张贺卡和一年一度的520元钱。

为了现世的备忘录,也为了心中的备忘录,“我”终于联系上了叶子。在叶子的叙述中,陶子的形象不再是高中时代的浪荡子和情种,而是一个自愿到边彊服役的军人,是一个不再儿女情长的沉默的男人。而她自己,也并没有按照老师的设计迎来自己美好的未来,她像大多数大学毕业的学子一样,一直在职场挣扎,一直在忙于生存。她没有心情给这个普通的老师寄贺卡,更没有能力每年给老师520元钱。至此,一个悬念出现了——究竟是谁给老师寄的贺卡和钱?那钱为什么不多不少,偏偏是一个超越常规的“520”?那个似乎受过伤的孩子为什么对“520”那个数字那样敏感?

在明白了许多往事之后,“我”终于决定去看老师了。然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的电动车并没有把“我”载到我应该去的地方,而是来到了往事中,来到了始终隐藏在心灵深处的某一个地方,于是“数不清的蚂蚁,密密麻麻,它们不知从哪儿涌出,啃噬我的皮肤、肌肉和骨骼。我痛,痛。我挥挥手,试图将它们赶走,但它们像潮水,轻而易举将我覆盖。空中出现了一束光,凿开一条道,黑色的隧道,我孤独茫然地站在它面前,像等待判决的被告,别无选择。我知道,我终究会走进那条幽暗深邃的路。”

依然是记忆中的草蛇灰线,依然是记忆中的时间和地点,在那条幽暗的隧道里,“我”和陶子在密谋着什么,而老师骑自行车载着他的儿子伴着画外音从远处驶来,时间在那一刻突然凝固,又突然坍塌……而那一天,是5月20日。到这里,当下的疑惑有了过去的解释,人物的当下选择有了过去的注脚。一切都似乎明确——陶子为了报复老师,在2004年5月20日的那个月明之夜“设计”了老师,但老师并未受伤,受伤的是他的儿子。时过境迁,陶子心生忏悔,于是甘愿放弃似乎已经得到的爱情而“自我流放”,在自我流放中实现灵魂的救赎。在他充满愧疚的凝视中,那“520”既是纪念日,也是一条鞭子,在每一年的5月20日,抽向他的心灵。

这是一篇关于心灵救赎的小说。它有韩国悬疑电影的特质,尤其是最后部分,叙述的速度和情节的紧张程度都有。但它又隐去了那种拳拳到肉的暴力成分,让那扎伤读者也扎伤主人公的情节以一种象征的形式呈现出来。在小说中,幽暗的隧道不仅仅是现实意义上的罪恶现场,更是灵魂的阴暗空间。在那里,既有对往事的掩埋,也有钩沉;既有忏悔,也有刻意回避。然而,它注定无法消失,注定在某一个时刻成为一个人要完成救赎的必经之路。可以这样说,陶子已经上路,而 “我”才刚刚抵达洞口。在老师面前,“我”仿佛无辜者,但那只是表象,能撕下这伪装的,只能是反思的生命和忏悔的灵魂。 “有些东西过去就过去了,虽然它曾很美、刻骨铭心,但没有任何办法重温或复原,最理智的做法也许是做成琥珀,珍藏心底。” 虽然“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自欺欺人,但总会有一种神圣的力量,让“我”不得不正视自己曾经的罪恶,不得不接受心灵的炙烤与人性的忏悔。它可以有无限的距离,但最终必将降临。这是人道,也是天道。

总体说来,这篇小说完成得不错,那种灵魂出窍的感觉不时出现,让时间有了与故事相匹配的不确定性,也让主人公少年的个性有了合理的跳跃性。然而,人物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落到实处,所以,由此引出的各种事件缺少扎实的情节支撑,影响了小说的可信度;另外,小说的结构还不太匀称,有太多与主体故事无关的铺陈(比如陶子对爱情的幻想部分),从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叙事的平衡。而这两点,并非细枝末节,而是涉及到小说的内部逻辑与整体设计,是作者要必须要认真对待的材料取舍与肌理谋划。

猜你喜欢

陶子贺卡叶子
给妈妈的贺卡
特别的新年贺卡
一片翻转的叶子
舞动的叶子
陶子铖??《山水》
Word Fun
尴尬的电子贺卡
陶子的情感报告
叶子贤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