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河流综合治理景观提升改造的常规经验
2021-12-10姚艳娜
姚艳娜
(广州珠荣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510)
1 中小河流综合治理不同发展阶段景观的地位
初级阶段的治理思路单纯强调功能性,忽视了生态和景观。“兴利除害”是传统水利的基本立足点,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要求,注重水旱灾害防御和防洪和排涝。治理后,水安全的形势发生变化,但隔绝了人与河道的天然亲密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河道内动植物的栖息环境,改变河道生态。
发展阶段注重河道综合治理的效果,逐渐关注滨江公共空间的景观提升。坚持系统治水,坚持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统筹的共同发展模式,改变以往的单一治理目标。政府对水生态和河道公共环境的关注,使景观与水利两个不同专业产生深度合作机会。
2 中小河流环境的典型问题及现状
2.1 水体的污染
最严重的水体污染为水体黑臭、水质劣。城市黑臭水体为城市建成区内,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和(或)散发令人不适气味的水体的统称。农村黑臭水体定义为各县(市、区)行政村(社区等)范围内,颜色明显异常或散发浓烈(难闻)气味的水体。
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认定d 城市黑臭水体约2 869条,其中完成治理2 313条、治理中556条。
城乡河道水体污染的基本现状为部分河段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达标排放,氮、磷、重金属等含量超标,导致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甚至出现黑臭水体等污染问题。
在农村河道中,农业面源污染、少数农村生活污水直排等问题造成水体COD、N、P含量超标,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功能缺失等问题。水体污染会严重影响生活环境和生活健康。
2.2 河岸的硬化、渠化
中小河流大多集中在乡镇和农村,河道两岸多是街道和农田。为达到相应的防洪标准,河道堤岸硬化较多或基本硬质化,河道自净能力不足,河岸河滨带、缓冲带缺失,部分河段富营养化严重,水生态系统退化。
2.3 河道两岸的用地情况
平原和丘陵型的河道,河流廊道土地胁迫指数较高,可能会胁迫农业用地或城镇开发用地,对河流廊道的建设极为不利。城市建设对河道蓝线的侵占十分普遍,严重制约河道生态环境和生态廊道的构建。
3 面临的主要目标和设计思路
3.1 主要目标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提出在2020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贯彻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关于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组织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解决农村突出水环境问题。改善水质,使水体恢复肉眼可见的清澈度,恢复水清岸绿的儿时回忆,确实改善河道的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周边土地价值。
3.2 百姓的诉求
通过河道清淤和截污纳管,可以使河道水质得到根本改善,逐步恢复与水相关的民俗文化,如划龙舟、烧番塔等传统民俗活动。对河道及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可以逐渐开展亲水的休闲活动。建设临水活动场所和相关的服务配套设施,如用于交流、休闲、散步、垂钓、跳广场舞的场地。
3.3 设计思路
(1)截污。
河道污水治理的根本在于截污,河道水体污染的污染源在岸上,需要完善污水管网建设,实现污水集中排放。偏远农村污水管网未能铺设的地区,集中收集生活污水,新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实现污水集中处理,沉淀后排入河中。
(2)污水治理的其他工程技术手段。
在水资源丰富的区域,通过补水工程增加河道水流量,稀释污水,达到改善水质的效果。在河网众多的地区,做好水系连通,增加水体流动性。在土地资源丰富的地方建设人工湿地或沉淀池,湿地植物吸收分解部分氨、氮,通过过滤池沉淀,消解一定的COD、BOD后排入河内。构建湿地系统还可以优化滨水岸线,柔化硬质边界,河岸改造可为多级可淹没的梯田种植带,提高江岸界面亲水性。
(3)采用生态护岸。
格宾石笼:在护岸不高的情况下应用。
生态混凝土砌块:可以实现植生绿化、生物共存、水质净化等功能,应用场景为斜坡护岸。
生态复式断面:应用场景为自然岸坡状态无任何防护措施的河岸,采用干砌石挡墙和草皮护坡结合。在流速慢、水位变化不大的河道临水种植挺水植物,弱化岸线,构建生态岸线。
(4)营造滨水公共空间,引入慢行系统。
城镇河道可以满足水利基本功能,在用地条件允许的范围引入慢性系统和亲水步道,丰富滨水体验,满足市民亲水的需求,如图1所示。
图1 梅州市五华县增塘堤升级改造工程(一期)亲水步道
用地相对宽松的项目适当设置滨水公共空间、广场、民族特色园建,满足居民基本的社交功能需求,如图2所示。
图2 广州市南沙区灵山岛尖凤凰大道滨水景观带亲水小平台
城市重要地段的河道景观可以上升到城市规划层面打造城市地标性景观,大型滨水公共空间的打造可以增加城市的活力,提升滨江公共空间景观品质,改善城市面貌,有利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
(5)水文化建设。
南方水乡的典型村落格局特征包括祠堂,部分村落还保留关帝庙、古井和戏台。文化建设需要对祠堂周边环境进行改造,对场所重建和修复,恢复村落文化空间和淳朴的乡村风貌,提高文化的凝聚力。通过文化场域修复,植入历史格局,塑造特色文化的节点,融入水系空间形态格局,实现人水共生共融的生态堤岸策略。
4 项目建设过程的典型问题与经验总结
4.1 倒逼设计的主、客观因素
地处偏远或小城镇的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景观造价约为200 元/m2,可以选择低成本的耐用材料。施工单位的施工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施工单位只有水利工程施工经验,无市政工程或园林工程施工经验,避免使用对施工工艺过于考验的复杂施工方案,需要考虑景观持久耐用、低维护的现状。
4.2 河堤对植物选择的限制
河堤的首要功能是防洪,堤岸结构坚固安全是根本。在河道迎水面不易种植乔木,乔木的根系会破坏河堤安全,可适当种植地被和小灌木。在堤外背水坡种植浅根系小乔木,迎水面种植耐涝植物品,背水面种植耐旱植物品,可以实现遮阴和景观效果。
河道景观后期的养护通常达不到市政绿化养护的水平和频率,植物配置尽量选用低养护、粗生、耐旱、低养护的品种。
4.3 堤内河岸的材料选择
选择耐水淹、不易变形的材料,堤内景观被淹的概率较大,这种特殊的位置对工程材料要求有耐水性,避免用实木或泡水易变形的材料。挡墙、坐凳等构筑物的基础需要做防水处理,混凝土基础优于砖砌体基础。材料的选择尽量乡土化,体现地方特色,提高环保意识,尽量选用透水、环保材料,尽量不使用天然石材。
4.4 照明设备选择
在南方日照条件良好的地区,可以选择太阳能绿色能源灯具,降低后期运营成本,减少地方财政支出,符合国家提倡的使用清洁能源的政策。
4.5 其他设施
坐凳等配套服务设施,宜选择厚重、耐水淹、防水冲的材质;沿岸设置安全警示牌,起警示告诫作用;亲水步道间隔500~1 000 m设置安全台阶,方便居民在洪水季节的紧急情况时迅速撤离上岸。
4.6 遵循实用性原则
乡村河道治理及景观小节点的设计需要注重实用性。需要容易施工、预算合理、能够充分服务当地村民,建设有实用价值的景观。如堤顶的道路宽度和荷载设计尽量满足小型农用车的需求,休息平台处尽量种植庇阴的大乔木满足村民农忙时短暂的休息和停留。
城镇河道治理和景观节点的设计需要完善道路交通体系和服务配套设施。在用地允许的条件下设置跑步带以及亲水步道等慢性系统,合理配置驿站和公厕,满足市民休闲、运动、观景等基本需求。设计景观道路时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地面选择透水材料,让雨水渗入地下,自然积存,漫流给周边植被,提高土地涵养能力,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
5 结语
近三十年,各地的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城市绿道、碧道建设成果有目共睹,但也存在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城镇河道环境治理离不开全民的共同努力和参与,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也需要设计师具有高站位和格局。设计的切入点需要从文化、经济、人居环境、生态入手,落到实处,推进符合百姓需求的生态河道建设,早日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