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航空制服设计分析与创新探究
2021-12-10穆雨萱田宝华
穆雨萱,田宝华
(西安工程大学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
1 航空制服相关概念界定及背景分析
1.1 航空制服的概念
制服是通过对社会需求的发现、分析、归纳和限定,按照一定的制度和规定使用的服装[1]。一般来说,不同团体的制服也有所不同,而同一团体内对不同性别或等级的人员所穿着的制服也会有所区别[2]。
航空制服则为航空工作人员的统一着装,在职业装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设计考究的航空制服无一不体现着航空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这其中不仅代表着企业公司的形象,更代表着国家航空工业的发展形象。在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对航空制服的制作设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2 我国航空制服设计分析
2.1 款式与面料分析
2.1.1 款式分析
服装的款式形态是按照人们的所需、所求和所感而形成的“人工形态”,是现实的也是可视的,它承担起表达情感和传播思想的作用,是一种可以用于交流的服装语言[3]。航空制服的款式设计是服装自身在丰富创造的一个过程,款式的设计改变是服装设计中最直观的变化。近些年来,我国的航空制服越来越有了自己的特色,这些制服就像是文化符号一样,诠释和传递者我国的文化,展现着我们的大国特色。
机长制服在春夏季的款式主要以单排扣或双排扣的翻驳领西装套装为主,冬季则是在西装套装的基础上则加入了适用于室外穿着的大衣或风衣,长短袖衬衫即为日常办公着装。空乘人员制服款式中,女装仍保留了衬衫、丝巾和马甲这样的套装款式组合;男装则为领带、衬衫和西装套装的款式组合。窗口服务人员及办公文员,男女装均以西服套装为日常办公着装。相比较于机长、空乘人员和文职人员,机务人员的制服在服装款式上更为休闲,以夹克为基本版型的春秋单层夹克、冬季棉夹层夹克和夏季的短袖夹克套装为日常工作着装。
2.1.2 面料分析
面料作为服装的三大要素之一,对服装的功能性与美观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航空制服作为航空工作人员在工作时穿着使用的服装,应适用于穿着者的职业活动、工作环境以及满足其所需的安全性与功能性[4]。
机长与空乘人员的日常办公穿着均以西服套装为主,西服套装主要给人以线条感明朗和精神挺拔之感。航空工作者不管是工作时间还是工作环境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服装舒适度与功能性的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弹性到透气性、从不起皱到不易变形,对服装面料的选择上就有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机务人员的制服面料,功能性则成为了最重要的要求。功能性服装对安全性、卫生性、美观性和实用性要求都很高[5]。从服装的透气性、弹性到安全性中的耐磨、耐热阻燃、防油、防静电、防毒和防腐蚀等,都在面料选择的考虑范围之内。例如:纤维混纺制成的防护工作服中,毛涤贡丝锦现使用范围最广,性能最佳[6]。
2.2 色彩与图案分析
2.2.1 色彩分析
职业装色彩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标识性[7]。在我国,航空制服的整体色彩基调基本是为了反映其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绝大多数航空公司都会选用沉稳且带有庄重感的纯色,并在服装合适的地方加入一些适当的点缀,增加服装的细节,以打消纯色服装可能带来的沉闷感。根据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的不同,在服装色彩的选择和运用上,跟机长、空乘人员较有不同的是,机务人员需要选择明度更高的颜色,使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带有警示作用,以提高工作人员在工作环境中的辨识度。
2.2.2 图案分析
我国航空制服在服装图案设计中,服装大多以纯色为主,在衬衫、丝巾和领带等服装细节部位会加以图案纹样的点缀,图案纹样多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或能代表企业形象的标识为主要灵感来源。
3 我国航空制服创新设计探究
3.1 职业装与时尚化
制服作为特定团体下统一规范的服装款式,绝大部份时间穿着于日常办公中,看似与“时尚化”这个带有标新立异与流行感意义的词汇联系甚浅,但实际上制服以职业特性、企业文化、年龄构成、体型特征和着衣习惯等为自身变化和发展的准则,在服装色彩、面料、款式、造型和搭配等方面不断探索与创新。
职业装设计的时尚化是一个必然趋势,时装张扬而个性十足的视觉体验,成为了职业装设计参考和借鉴的灵感来源。“在90年代末期,制服设计在保证其功能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穿着体验者的感受,更加注重人文特性,其渐渐与流行时尚的结合也标志着时尚职业装的到来。虽然制服的设计空间的确没有时装设计自由和开放,在款式、配色以及面料的选用仍旧有着属于职业装所特有的原则,但如今制服在款式风格的穿着方式上慢慢融入了流行的进程。”[8]我国的航空制服在设计上亦可与时装元素相融合,借鉴时装中的款式、搭配和细节,将时装的部分元素演绎在航空制服中,尝试突破并带来全新的视觉享受。
3.2 舒适性与功能性
职业装的设计就是要做到“以人为本”,将穿着体验感放在第一位。这种舒适性不仅关乎内在身体亲肤的舒适性,外在视觉印象的舒适性也不可忽视。在航空工作人员特殊的工作环境下,将服装面料对舒适度的影响最大化地展现出来,在满足美观性的前提下确保服装的舒适性。航空制服在色彩上的选用对视觉冲击则不那么强烈,在突出自身特色的前提下可选用更为柔和平静的色彩,不同需求的配色运用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即在服装舒适性方面,既要符合航空公司的企业风格、着装人员的心理舒适,也要让顾客的视觉感受达到一定的舒适性[9]。
保证服装美观舒适性的前提下,将功能性充分植入服装空间,使其合理和科学地加入服装美的展示中。我国航空制服对服装的矫正塑形和舒适性进行不断的改进和提升,机务人员这种较为特殊工作人员的制服创新主要集中在防护型服装,功能是为了对人体进行保护,避免在办公作业中受到各种外部伤害。加强服装的安全性要全面考量,尤其通过改变服装材料和款式来减轻服装压力,使得工作人员外出作业时,制服本身不会给工作人员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3.3 民族性地域性文化表现
地域性服装文化与艺术类似,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也却高于生活[10]。服装设计中,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一直都是灵感来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两者与现代服装的结合为服装本身增加了独特的魅力,为服装打上独一无二的标签。当今的航空制服设计也更注重对本土文化的吸收和借鉴,使之能够很好地融入到制服设计中,用本土文化的语言去阐述设计的理念,将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展示于世人面前。在服装颜色款式上,都可以将当地的特色元素融入到服装中。
民族性和地域性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力量”将一直推动着特色服装文化的前进,航空制服就像是一个载体或一个媒介,将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传递向世界各地。
4 结语
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航空制服积极踊跃地作出突破与尝试,呈现出不再只是具有统一感与功能性的职业服装。航空制服在设计上需要创新,寻找与运用新的元素,摒弃传统航空制服带给人的刻板印象,不断寻找新的语言组成新的服装元素。在色彩、搭配和款式等方面进行民族化与时尚化的设计结合,提高航空制服的审美性与标识性,尝试打造出个性鲜明又不失文化底蕴的航空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