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诊断与防治
2021-12-10邹靖
邹 靖
(信阳市畜牧工作站,河南 信阳 464000)
鸡产蛋下降综合征是由腺病毒引起的一种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产蛋母鸡产蛋量明显下降的疾病。该病对任何年龄的鸡都易感,并影响整个产蛋期的产蛋率。此病多为垂直传播,通过胚胎感染小鸡,鸡群产蛋率达50%以上时开始排毒,并迅速传播;也可水平传播,多通过污染的蛋盘、粪便、免疫用的针头、饮用水传播,传播较慢且呈间断性。笼养鸡比平养鸡传播快。肉鸡和产褐壳蛋的重型鸡比产白壳蛋的鸡传播快。
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2020 年6 月息县曹黄林乡某养殖专业户饲养商品蛋鸡3 000 只,突然发病,产蛋率下降到85%,隔1 d 产蛋率下降到70%,又隔3 d 产蛋率下降到50%左右,有零星死亡,这个现象一直持续。病初无明显异常,精神、食欲尚好,产蛋量稍有降低,但病鸡两腿发软,不能自主,关节不灵活,软壳蛋和薄壳蛋的数量增加,随着病情发展,病鸡表现精神萎靡,嗜睡,行动困难,常常侧卧。有的体质量减轻,产蛋减少,腿骨变脆,易于折断。病情严重时可导致瘫痪和停产,食欲下降,精神沉郁,行动呆滞,缩颈,翅下垂。
2 剖检变化
剖检病理变化不明显,少数病鸡卵巢出血或萎缩,有的出现输卵管黏膜水肿或肥厚。组织学检查,可见输卵管腺组织萎缩,皱襞水肿。病重的鸡可见肋骨和胸廓变形,椎肋与胸肋交接处呈串株状,腿骨薄而脆,有的肾肿胀,肠炎等病变。肝脏肿胀、瘀血、质地脆弱,暗紫色,肝表面和实质内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坏死灶。胆囊肿大,充满胆汁。
3 诊断
凡是在产蛋高峰期产蛋率突然下降,异常蛋较多,特别是褐壳蛋品种鸡出现蛋壳褪色、变薄、变脆等现象,首先应考虑是否存在EDS-76 病毒感染。确诊应进行实验室检查。
3.1 实验室诊断
血凝抑制试验对该病检查较为敏感,在倍比稀释的血清中,加4单位的血凝抗原,在室温下作用15~30 min,加0.8%红细胞液,血凝抑制价在4 倍以上时为阳性。用EDS-76 红细胞凝集抗原对发病鸡的血清进行凝集试验,血凝抑制试验的凝集价低于1∶64则视为阳性。
病毒分离。病料可采集直肠内容物、输卵管上皮及白细胞、咽或鼻黏膜、粪便等,通过鸡胚肝细胞进行分离,鉴定分离出的病毒,需要做血凝抑制试验、中和反应等可以确诊。
3.2 类症鉴别
鸡脑脊髓炎和鸡败血支原体病:产蛋稍有下降,蛋重变轻,但蛋壳颜色、强度无任何变化。
传染性支气管炎:有呼吸道症状,产白壳蛋、沙壳蛋和畸形蛋,蛋壳粗糙、不光滑,有的蛋清水样化。
非典型新城疫:病鸡有呼吸道症状,食欲减退,蛋色不匀,软壳蛋增多,拉绿色稀粪,有的肠道有明显的出血性炎症,腺胃乳头水肿或出血点。
另外还应注意与饲养管理方面如缺水,喂霉变料,钙、维生素缺乏等原因引起的产蛋率下降相区别。
4 诊断结果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验,可确诊该病为鸡产蛋下降综合征感染。
5 防治措施
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引起的鸡产蛋下降,目前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法,常规抗菌、抗病毒方法无效。因此,在生产中,应采取发病的鸡全部淘汰处理,鸡舍和鸡笼全部清洗消毒。为避免垂直传染,应从非感染种鸡群进行引种。
5.1 加强饲养管理
防止该病的直接和间接传播,应采用全进全出制,增加鸡舍通风,时刻注意天气变化,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在饮水中添加VE,提高鸡群对该病的抵抗力。避免鸡群与鸭、鹅、野禽及其他家禽接触。
5.2 免疫接种
预防该病最经济的方法是疫苗预防,在蛋鸡开产前2~4 w,用鸡产蛋下降综合征油乳剂灭活疫苗或含有鸡产蛋下降综合征抗原的多联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免疫力至少可持续1年。